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见习护士的培养分析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维铭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是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乃至医院整体形象与信誉最直观、最普遍、最显著的体现。随着护理事业发展的需求,护理队伍的不断壮大,年轻的护理人员成为了护理团队的主体,由于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护理质量与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取决于临床护理水平、护理人员的思维与职业态度、护理管理等。因此,见习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作者就见习护士的培养总结、分析、综述如下:
  1 带教人员的选择
  带教人员的选择是根据个人的综合素养及工作能力、教学能力进行选择,选择表达能力强、热爱护理工作、沟通技巧较高的人员,在工作中能客观的自我评价,工作满意度较高,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带教。要求带教能利用临床带教过程中所遇到的病种采用契约学习方式,引导护士深入的思考问题,培养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带教人员应掌握王磊[1]等提出的叙事研究方法,这是一种质性研究的实际应用,即让护士回忆护理场景,主要讲述患者当时的状况如何,护士对患者进行怎样的整体评估与分析、发现的病情变化有哪些,当时的护理重点在哪里,对患者及家属做如何指导,向医生如何反映情况及与医生如何协商,怎样根据病情准确判断护理问题并果断处理。在带教的过程中引导见习护士总结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共同制定与完成学习计划。
  2护理人员职业态度
  2.1 定义 吴雅文等撰文指出,护士职业态度就是护士本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基于对护理这个特殊职业认识和情感外露,从而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对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劳动特点的认知,通过整体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行为倾向[2]。
  2.2 护理人员职业态度结构要素及影响因素
  2.2.1 结构要素 护士职业态度主要由认知、情感、行动三要素组成,认知过程是护士对护理专业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学科性质的综合认知与评价,达到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去获取相关的护理技能与知识;情感主要表现为护士在护理活动中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行为成分是态度与职业行为相联系的部分,是态度的行为倾向[2]。
  2.2.2 影响因素 护士个体因素、社会偏见与社会支持因素、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因素。
  2.3 护理人员职业态度的培养 因护理职业态度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多样,在见习护士入科时,护理管理人员和带教老师就应对见习护士的学历、对护理工作的志愿选择态度有初步的了解。李玲、林平[3]等研究结果显示,自愿选择护理职业其职业态度均表现为较高积极程度,这源于其对护理职业的热爱与兴趣、能更多更积极的投入自己的热情。有调查[4]数据显示,职业态度的影响主要源于择业原因,对于职业的喜爱程度是职业态度总分以及不同维度分值的保护因素;而遵从父母意愿或者出于就业压力而选择护理专业的护士,其职业态度总分以及不同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喜爱护理专业者。因此,带教人员在带教的过程中应巧妙地、深入地与见习护士进行沟通,了解其对自身职业的看法,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正确看待社会偏见与如何取得家人、同事及朋友、社会对自己及对本职业的认可,正确对待来自自身职业特有的压力,疏导职业态度,从工作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满足感。
  3 护理临床思维
  3.1 定义 护理临床思维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健康状况的评估、诊断、护理、预防等思维过程或思维活动。另有学者认为护理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智力和经验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决策能力。
  3.2 护理临床思维 沈雅芬[5]在从整体护理的现状分析中指出:临床护士思维方式表现出单向性思维,封闭式思维,求同排异性思维和机械性思维。
  3.3 护理临床思维的转变
  3.3.1 单向性思维的转变 单向思维偏重于感性和经验,具有直观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往往经验层次成分多于理论层次,护士的思维受这种经验的指使[5],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思考问题不能从整体出发,不能很好的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综合考虑问题缺乏,无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作支持。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见习护士"四轻四重"现象(即轻观察、重操作;轻无形事物,重有形事物;轻实质、重表象;轻分析思考,重机械观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广泛占有合乎实际且丰富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6],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情的变化是动态的,本质总在不断的表现出来,即不断的转变为现象,使临床观察到的现象呈现多样性,使我们的评估资料更完整,临床护理更具整体性。
  3.3.2 封闭思维的改变 封闭思维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遇到问题不是主动思考,深入研究,潜心解决,而是依赖权威和行政指令。要学会从封闭到开放,科学的态度是必须摒弃封闭、保守和单向的思维方式学会质疑问难,在批判中学习、进步。
  3.3.3 求同排异性思维 在封闭性思维的框架下,急于制定规范或各种表格加以统一,使原来很不成熟的实践在未经检验情况下急于做出硬性规定,表面看起来规范,实践上并无太大的价值 [5]。
  3.3.4 机械性思维 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在工作处于流水作业,巡查患者流于形式,护理记录千篇一律。改变机械性思维就必需使临床的感性认识通过理性的分析对资料进行综合和科学的论证。如我院在实行人本位护理中聘请院外专家进行以问题为本的示范护理查房,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问题发生的能力。
  4 管理人员责能
  4.1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是管理的本色 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关注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改善护理职业环境等与其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
  4.1.1 关注护士工作生活质量 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我国台湾学者林雅文等(2004年)对医院员工工作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把工作生活质量定义为组织员工对于组织所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及工作生活之感受,显示出各人的需求被满足的程度[7]。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在保持护理工作基本需求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护理管理氛围,关注不同护士群体的差异性,优化护理职业环境。同时要不断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创造力,增强他们主人翁意识和职业操守,以保证组织目标高效完成[8]。   4.1.2 改善护理职业环境 护理职业环境是指护士在为患者及其家属或其他人群提供健康服务时,所处的空间,时间、位置,所接触到的人物、事物、物体等信息构成的环境。范巧珍[9]分析了影响护理职业环境的外在因素及内在因素并提出改善护理职业环境的对策:合理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是改善护理职业环境的保证。现代医院管理要求护士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医院为护士提供人性化管理。相互关爱,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护士心理压力等护理管理者的支持是护士在工作中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影响着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忠诚度和团队归属感。
  5 总结与展望
  在现代的护理工作中满足日常工作的基本所需是良好的医院领导层支持临床一线护士的首要行为,同时也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护士工作潜力的前提基础[10]。管理者在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的同时应深入了解每个护理人员的特性,通过职责重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年轻护理人员工作、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其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鼓励护士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让护理成为更具魅力的职业。
  参考文献:
  [1]王磊,蒋晓莲.叙事研究:护理质性研究的新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2-354.
  [2]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定义的理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68-169.
  [3]李玲,林平,胡楠,等.哈尔滨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404-406.
  [4]赵光红,阮满真,邱丽丽.护士职业态度现状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23(1):1-4.
  [5] 沈雅芬,临床护理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34-35.
  [6] 侯栓.护理观察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1(10):929.
  [7]林雅雯,黄圣娟,黄惠玲等.医院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之探讨:以某区域教学医院为例[C].台湾:健康管理学会暨学术研讨会,2004:37-56.
  [8]贾海薇.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J].华南农业大学学校,2003,2(2):134-139.
  [9]范巧珍.改善护理职业环境的若干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02-403.
  [10]马库斯·白金汉,柯特·科夫曼.首先,一切打破常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编辑/许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37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