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菁,江丰

  摘 要:导师团队制是新时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客观需求,它可以通过校内、校校、校所、校企四种模式进行组建。导师团队制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导师团队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健全导师团队的遴选机制、明确导师团队的责任机制、完善导师团队的评价机制和构建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62-02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年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2013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更是突破了180万人,然而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长。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我国有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人[1]。每位导师的精力有限,指导研究生人数过多,分配给每位研究生的时间不足,对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单导师制占主体地位,即一名研究生由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因此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固定跟随一位导师学习不利于研究生学术视野的扩大,容易阻碍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单导师制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局限性日益凸现,对其进行改革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探索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求。
  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模式
  研究生导师团队是由知识互补并负有共同责任、共同目标的人员组成的集合,它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模式进行组建。
  (一)校内组建模式
  即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校内教师相互间比较了解、沟通交流也较便捷,可以依托已有的科研项目或实验室进行组建,推动研究生的团队学习和学术交流。
  (二)校校组建模式
  即本校与其他大学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该模式的其他大学不仅局限于国内,也应放眼于国外,旨在利用其他大学的优秀师资力量,丰富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开拓其学术视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三)校所组建模式
  即学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一般而言,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承担的课题众多且研究经费充足,但是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校所间科教结合、优势互补,有利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四)校企组建模式
  即学校与企业的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该模式特别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可将产、学、研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显著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架起企业和学校间的桥梁,使培养的研究生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二、研究生导师团队制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
  交叉学科是学术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及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近百年获得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34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2]。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成员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通过培养研究生这一共同目标,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和方法相互融合,从而增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关注以往被单一学科所忽视的研究领域,甚至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形成新的学科概念、范畴与方法,取得重大的创新突破。
  (二)有利于导师队伍的建设
  导师团队是由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组成,这其中既有思维敏捷但阅历不足的青年导师,又有经验丰富但精力有限的资深导师。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青年导师在资深导师的“传、帮、带、导”作用下,迅速成长,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资深导师在和青年导师的共同工作中,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维的碰撞,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团队导师制下,不同学科的导师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加,有利于导师知识面的扩展,创新思维的开拓,激励导师不断努力提高学术水平。
  (三)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导师团队里每位导师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改变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下带来的专业领域过窄、思维方式局限的缺陷,打破了原有专业学科间的森严壁垒。研究生可以博采各位导师所长,既掌握本学科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及时追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可接触跨学科的知识。导师团队制下,每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论文选题、开题、课题研究和答辩等培养环节均是在多位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多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使研究生培养的科学性大大提高,并能有效监督培养方案的落实情况。即使团队内的个别导师因为出国、进修等原因无法亲自指导研究生时,其他导师也能够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连贯性。团队培养下,导师与研究生、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可以较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引导研究生对自身研究领域的深层次思考,互相激励,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三、研究生导师团队制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导师团队的遴选机制
  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影响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所以其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关键作用,导师的学术水平和人品道德直接决定研究生未来的好坏[3]。因此,对研究生导师团队制的建设首要的是建立严格的遴选制度。完善的导师团队应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教师组成[4]。在学科和专业构成上,可将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但要以本学科专业的导师为主;在学历层次上,强调一定要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参加;在职称层次上,应将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相结合;在年龄结构上,应该考虑老中青的结合;在知识层次上,要充分考虑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相结合。同时,对导师团队实行聘任制和动态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并不断将有能力的教师吸收进导师团队,从而保持导师团队的活力。导师团队在正式上岗前,每位成员都要接受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系统培训。   (二)明确导师团队的责任机制
  在导师团队制下,首先要明确第一责任导师和每位成员承担的培养任务,必要时可以签订导师团队内部的责任协议书,规范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的管理责任,坚决杜绝出现名义上多位导师都管,但实际上每位导师又都不管的局面。一旦研究生培养过程出现问题,每位成员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责任导师要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协调好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处理好本导师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导师团队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兴趣、知识结构、研究方向共同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先进性、可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以及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进度安排等进行审议、讨论;认真落实中期检查,并及时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撰写提供有效指导;组织协调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等相关工作;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三)完善导师团队的评价机制
  在美国,199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修正案》为高校教师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20世纪90年代后形成了以学系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三大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了全面的、多元的导师评价制度。加拿大高校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进行评价,建立了学生、专家评价系统[5]。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导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导师团队评价机制,激励先进团队,避免出现导师团队虚化和流于形式。导师团队评价机制可以从导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创新素质等)、指导能力(包括教学水平、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等)、科研能力(包括承担的科研课题、发表的论文专著、获奖专利情况等)、管理能力(包括学科氛围、实验室管理、团队建设等)、已指导研究生水平(包括已毕业研究生的社会评价和工作学习现状等)多方面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为导师团队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构建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
  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包括导师之间的交流、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研究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加强导师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促进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消除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加强团队内部的联系性、稳定性,保证团队培养质量。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可以有效避免师生间的隔阂,使研究生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耶鲁大学每个实验室内部都有每周一次的实验室会议和读书报告,所有从事研究的人员轮流报告;每学期每位研究生都必须在全系汇报一次自己的研究进展[6]。参照耶鲁大学的做法,导师团队也可以建立定期例会制,传递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和信息,锻炼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团队成员和研究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此外,充分利用各种资助方式,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国内外进行研修,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举办学术论坛,扩宽研究生的科研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凤华,张华.研究生师生比:合理吗?――解读《关于 合理控制科技工作者指导研究生数量的建议》[N].科技 日报,2010-03-08.
  [2]肖定邦,辛华,吴学忠等.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探 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
  [3]李雅琳,周春阳.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保证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关键[J].药学教育,2012,(3).
  [4]孙郑荣.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浙江理工 大学学报,2006,(1).
  [5]李波.国外研究生导师制对我国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 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陈超.博士研究生教育施行“导师团队”培养制度的思考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195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