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对话的现状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的课程标准为学生定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样的目标,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得到了重视,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并且广为运用。“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文课堂对话模式的特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一定情感体验性,多维性与生成性等。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开放性、全息性、实践性、创造性为教学原则,以诵读、揣摩、体验、感悟、品味、质疑、探究等为主要方式的语文对话教学模式成为关注的热门对象。
  【关键词】教学模式;对话;情感体验;多维
  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状概述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某种教学结果,将一些具体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而形成的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口传式”为主导,它也是最远古也是最重要最神圣的教学模式,顾名思义,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口头传授为主,学生通过对所听内容心领神会,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抬高教师的角色为主,淡化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今天,它的缺陷是广受批评的。但是,不能否认,“口传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进行知识性内容的讲解时,这种模式是不可少的。如今,随着新的课程标准为学生定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样的目标,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得到了重视,新的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要乐于探究,要勤于动手并且要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了空前的提倡。于是,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并且广为运用。“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这种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话语活动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和谐统一在一起。同时“自主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自读课堂上也广泛运用,这种模式以学生自导、自学、练习、小结为主要步骤,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综合性学习课程中,“自主合作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合作的方式,由学生自编,自导,自发探究为主要特色。它的运用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这种教学模式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性,积极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精神。当然,随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不断有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诞生,在这个语文教学模式百花齐放的时刻,在讲读课教学课堂之上,“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所占的分量尤其重要。讲读课的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中非常之重,针对讲读课的创新探究尤其重要,且难度较大。“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横空出世,并发展至今,它一改独白式教学方式,以对话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在“对话”理念的支配下,教师由教学权威变成平等参与者,教师走下课堂,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达到较好的知识传授、人文熏陶的目的。为讲读课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所探讨的一种引入竞争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其实上也是一种课堂对话模式,是竞争性语文课堂对话模式。
  二、语文课堂对话模式现状分析
  (一)语文课堂对话模式概述
  对话交流早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尽管形式多样,但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它历久弥新,一再重现辉煌,可见人们确实需要对话,渴望有意义的交流。①“对话”是一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过程,真正的对话要求把灵魂敞开,彼此凝视。“对话”理论很早就在西方教育领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比如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根本上关心人的平等和思想的自由。巴西教育家弗莱雷则认为只有通过对话,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思考才能变得更加真实。英国著名学者戴维。伯姆认为对话过程正是对话双方思想之间的一种激荡、交流和创新。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可贵的。西方的对话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巨大。师生关系成了新课程改革下,大家关注的热门内容。这也为对话教学的成长提供了一片热土。
  何为对话教学?以对话为理念的教学在对话精神支配下的教学就是对话教学。②而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的教学正是一种人化的教育,侧重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照,同时,它也是一种心灵上的,精神上的,甚至是生命的交流和融通。因此,对话模式是语文教学的理想模式。语文的课堂对话模式,就是师生之间所发生的,有目的性的,有情境性的,有生成性的话语活动方式。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是师生之间有声的言语交互活动,也是无声的心灵碰撞的活动,它以问题抛出、互相倾听、共享心得、相互理解为要素,课文是对话和交流的主体。
  (二)语文课堂对话模式的特征及原则
  1、民主和谐性
  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对话教学的民主来源于一种真诚,相互信任,渴望共建的心理。而和谐则是对话的双方之间相处融洽,相互尊重,互相帮助。这是对话式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保证每一位对话者的对话利益的前提,讲诚信、讲道德、讲秩序的对话行为规范正是民主与和谐的对话模式特点所决定的。也正是因为“对话”课堂有着民主以及和谐的特点,当竞争引入其中时,它的长处才能得以发挥,而它的负面影响才能控制在最小。
  2、一定的目的性
  首先,课堂的“对话”不是盲目的,而是存在一个清晰的目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对话”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模式,以及采用怎样的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得到更丰富的体验,获得更深刻的感悟。所以,对话的模式可是是丰富的,但是目的性必须明确。其次,目的性还表现在,通过对话,拉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真正达到一种心灵上的沟通,让双方能够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教师和学生是“商谈”的关系,教师真正成为“引路人”而不是训化者,而学生也成为主体意识觉醒的,自主思考,自发体验的学习个体。再次,课堂“对话”目的性表现在通过平等的交流,各种思想、情感的撞击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输出工具,师生之间多维度的互答最终使学生变成主动的发问者、探究者。而在语文的世界里,每个人的体验都将是独特的,每个学生的语言组织方式都将是创造性的,所以,整个对话教学过程会是一个创新的平台。最后,课堂对话的目的性还在于它促成师生的一种发展性。“对话”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独特的知识、思考、经验和情感体验,在相互的激励中,教师和所有学生将获得自身的完善和超越,从而,“对话”的目的,即培养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具有积极向上心理的现代人也会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203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