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先兵

  [摘要]对话式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反思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现存的问题:浅对话、假对话、空对话和放任性对话,有助于提出对话式教学的改良策略:激发学生兴趣,激起探究欲望;搭建民主平台,开展丰富对话;提高自身素养,引领对话文本;倡导个性阅读,把握价值取向,以提高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语文;对话;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21-03
  [作者简介]袁先兵(1979―),男,江苏宝应人,本科,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对话式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处于平等地位,以民主、平等为基础,以对话、再创造为特征,以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交流为目的的教学形式。这种理念和教学形式早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并接受,但是不少教师对对话式教学存在不同的误解,导致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良的策略。
  一、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问题及分析
  (一)浅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对话式教学理解不够到位,甚至把对话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于是,课堂上教师一个接一个地提问,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回答不到位的则由其他同学或教师本人来补充作答。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醉翁亭记》。
  师:这篇文章作者是谁?
  生:欧阳修。
  师:他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家?
  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师:他字什么?号什么?
  生: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师:他的生卒年代分别是哪一年?
  这种对话式教学课堂氛围非常好,师生互动性强,的确进行了对话,但毫无疑问这种以显性知识为问题的问答确实是一种“浅对话”。它通常停留在简单知识的对话中,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深入引领,缺少与学生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是流于浅表的对话。
  (二)假对话
  教师依靠教参来备课,以“标准答案”为最终目的,却不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对话。当问题抛出后,教师就采用“请君入瓮”式,诱导甚至强制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迈向教师设计的陷阱中。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苏轼此时的心境。一个学生回答:“悲凉。”老师不满意,又一个学生回答:“悠闲。”老师仍不满意,第三个学生的答案是“欣喜”。这时老师急了,又请第四位学生,答“豁达”,老师满脸无奈,只好鼠标一点,闪出标准答案――“达观”。
  这种生拉硬拽,以预设的答案来“请君入瓮”的对话,未能以师生的民主、平等为基础,是教师课堂上“霸权主义”的表现,是假民主,“假对话”。
  (三)空对话
  实施新课程以来,不少教师意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却常常忽略文本这一沉默的主体。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一两千字的文章,学生刚浏览一分钟,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与感悟。有的老师干脆将书放在一旁,针对文本中无关紧要的、无价值无意义的内容大加追问。
  案例三:一老师上《羚羊木雕》。一学生突然举手问:“非洲带回来的羚羊木雕不一定很贵吧?”这位老师马上说:“这个问题有意思,到底是这羚羊木雕贵还是小藏刀贵呢?”于是,学生就开始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地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不了了之。
  对话式教学的内容应受文本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是漫无边际的胡侃滥谈,否则就像此案例中教师将文本弃之一旁,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的主题。这是偏离文本的“空对话”,没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的熏陶、阅读能力的培养,就统统会落空。
  (四)放任性对话
  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但要防止脱离文本随意发挥,话题提出之后,对于学生的发言需要恰当的点评或小结,不能一味地默许、肯定或表扬,对作品的价值取向需做正确、积极的引领。
  案例四:一老师上《皇帝的新装》时,面对众多骗子、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等,同学们都认为他们罪有应得,但在谈起骗子骗皇帝时,大家都拍手称快,一学生说:“他俩真是骗得好,骗得妙,骗得还非常有技术含量。”另一学生说:“其实生活中并非不能骗人,关键要看对什么人行骗,怎么去自圆其‘谎’。”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还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则成为一个忠实的听众,不住地微笑、默叹。
  本文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员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诚然文中两位骗子的行为并不让人特别憎恶,但学生却“创造性”地大赞两个骗子,并提出生活中也可以骗人,还要提高骗的技术含量,能自圆其“谎”。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幌子下,放任学生“自由发挥”,甚至有违正确的价值取向,而自己直接沦为无立场、无原则的“看客”。
  从以上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还相当普遍,想要真正落实对话式教学理念,推进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认真反思与剖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其改良的策略,以达到真正促进教学的目的。
  二、改良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激起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激发对话的激情和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关于作者欧阳修的对话,往往会陷入知识性的浅对话当中,此时教师不妨进一步追问:“古人通常只有一个号,欧阳修号醉翁,为什么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教师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勇于探究,深入发现,自我提升,一下子就能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原来是欧阳修在63岁那年写的《六一居士传》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兴奋点的创设,即使是学生不太喜欢的课文,只要寻找到兴奋点,就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搭建民主平台,开展丰富对话
  在过于强调知识性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往往退化为知识的传递者,“真理”的代言人,而学生也相应地变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师生关系则演变成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是缺乏民主、平等和沟通的关系,完全失去了对话的平台。对话的双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粗暴的否定、命令式的语气会打消学生情感交流的欲望,使对话中断,因此,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对话的前提。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敢与老师说真话,乐于和老师讲心里话;其次,减少霸权主义,对学生的回答不要轻易、粗暴地否定,甚至是“请君入瓮”式的诱导,而应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最后还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成功的喜悦,不能总以“标准答案”评判学生的劳动成果,而应仔细倾听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打开对话的心扉,丰富对话的内容,享受对话的喜悦。
  (三)提高自身素养,引领对话文本
  师者,人之楷模也。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自身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效益,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更是需要教师与时俱进,终生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基础,是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正确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真切体味文本的文学韵味,深入领悟文本的文化内涵,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紧扣文本内容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而不是将文本抛在一旁,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天马行空地讨论,进行背离文本的空对话。教师对对话中价值不大的或游离文本外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拦截和引领,对学生的对话进行恰当的点评或小结,将对话拉回到“语文”课堂中来。
  (四)倡导个性阅读,把握价值取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不应直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虽然学生由于在认知水平、思维品质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难免产生偏差,但仍然表现为学生的真实体验,尽管往往“真实”不全等于“正确”,不等同于主流价值观。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权利,但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应仔细研读文本,驾驭文本的价值取向,在对话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偏差,采用“精读感悟、观点辩论、问题探究”等策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方向上来,让学生真正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总之,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浅对话、假对话、空对话和放任性对话等种种误区,作为教师应用一颗真诚的心、智慧的头脑进行教学,及时纠正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中存在的偏差,提高对话式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徽,李冲锋.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假对话” [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6).
  [2]姜洪根.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反思及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07(1).
  [3]陈璐.对话理论影响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 (5).
  [4]尤焕婷.对话式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行为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1).
  [5]黄福艳.关于语文对话教学的再思考[J].语文建设,2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310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