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太极拳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庆华 单桂萍

  摘要:太极拳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功能、健身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的有效举措,可以有效推进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目前,太极拳已经列入国家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对太极拳也作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编写了一系列规范、统一的教材,有配套的太极拳书籍、挂图、音像制品等,使太极拳在发扬传统、百花齐放的基础上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的现代体育道路。文章着重分析了如何进行太极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练习太极拳来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兴趣,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太极拳 教学 理论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60-03
  1 前言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的增强,全民健身计划广泛施实开展,人们终身需要体育锻炼的意识日益增加。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终身进行锻炼的项目,其具有强健身体、防治疾病、延缓衰老、调节身心的功能和疗效。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太极拳、太极剑列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这不仅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有着积极作用,加之在练习中倾听中华传统音乐,亦是一种艺术加体育的高雅享受,太极拳有益身心健康、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从长远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角度考虑,太极拳符合人的自然成长规律,使之终身受益。然而太极拳的教学和其他的运动项目一样,在教学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教学难点和问题,为了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掌握太极拳和通过太极拳教学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对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学生心理特点、教法的运用、教学规律加以探讨研究。
  2 教学对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太极拳教学的对象是在校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对太极拳的了解非常少,仅仅是通过影视作品知道太极拳这一拳种,或者是在公园社区等见过老年人健身时打一些太极拳。然而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其爱好广泛,具有较高的求知欲,对太极拳的学习普遍有着较强的兴趣,同时也普遍有着怕因为没有基础,而难于学好太极拳的心理,对今后的学习大多缺乏信心。
  (2)学生初学太极拳时,都会疑惑这么几个问题:例如,学哪一种太极拳好?是不是拳、剑、扇等会的越多就证明本事越大?太极拳养生能不能做到百病不侵?太极拳高手实战有多厉害?怎样才可以快速成为高手?对于各种太极拳而言,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在于是否适合自己。学生学习太极拳的重心是“科学健身”,运动养生,增加自身机体的免疫力。很多学生会因为练习太极拳以老年人为主,从而产生太极拳是老年人用来锻炼身体的误区。其实太极拳是属于武术范畴的,而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性”。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其技击含义更胜一筹。
  (3)太极拳是由几十个单动作按照一定的连贯顺序组合而成。单个动作的名称往往是模仿动物形象或其他动作而定名,从动作的外部造型看和名称很神似,其动作柔和、缓慢,在练习的时强调“心静体松,意到身随”。太极拳行动路线方向变化莫测,熟练掌握全套动作需要较长的教学过程并不断的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与练习都比较枯燥,而教学对象是广大的青年学生,他们的耐性比较差,在刚开始学习时,对新事物的兴趣,会使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学习比较认真,动作掌握得快,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教授的动作增多,兴趣减弱,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下降,上节课教过的动作缺少练习,遗忘成为必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太极拳拳意的真正理解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法的运用,这样必然会出现不良的结果。
  3 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
  太极拳教学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是自觉积极性原则,做到活跃教学氛围,带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直观性原则,包括直接示范、语言讲解、口令提示、辅导纠正、录像、挂图、观摩等。最后是循序渐进原则,学习内容的安排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学习基本动作、后组合套路。
  3.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之初通过高手示范等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奥妙。而在教授过程中,可以把一些养生理论或是一些武术基本常识贯穿其中,即可以保持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热情,亦可以成为学生拓宽知识的一条新纽带。
  3.2 根据太极拳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情况加强基本功教学
  扎扎实实练好太极拳基本功,既可以为学好太极拳的全套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在教学初期应从练好基本功人手。其基本功主要包括:手型、弓架、步型、身法等,其中腰、腿以及弓架是太极拳基本功的最重要的环节,腰是人类上下肢体连贯之处,腰的灵活性直接影响到各种动作的变换;腿是打好太极拳的根基,不论是进退还是重心的移动,都需要依靠腿上的功夫;弓架直接表现了太极拳的动作含义,在今后的动作教学中应注意腰、腿和弓架的基本功训练。
  3.3 结合武术的攻防含义进行启发式教学
  众所周知,武术项目与其他的运动项目的内在区别是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一定的攻防含义,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未予重视的。现在使用的教材中只有动作做法的说明,却没有攻防招式的讲解,如果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去进行教学,教师先对单一动作讲解示范,然后在前领做,学生自行模仿练习,只能是照猫画虎,其动作做出来一点生气也没有,仅仅是摆了个架子,多数学生也只是应付了事。只有让学生去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太极拳中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才能使学生充分表现出太极拳的精神,不论是形体还是动作,打出太极拳的意蕴。因此,在太极拳的教学中运用通俗易懂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一边教授动作一边剖析太极拳种每个动作的攻防作用,并让学生做一定的攻防模拟示范,既可以加深对太极拳拳意的理解,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们的形象思维,在练习过程中他们也会主动地去思考比划每个动作,使太极拳的动作做得更准确、更规范。这种教用相结合的教法,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住动作的施展和行功路线,提高教学效果。   3.4 利用集中教学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跟随教师的带领不断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去掌握正确的动作,还要求学生理解体育教学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完每一组动作后要为学生们创造可以边练习边思考的条件。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完一组动作后,让队伍自由组合几分钟,由学生自由组合或者单独行动,一边练习一边思考,相互间提示切磋。实践证明,这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新学的动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动作和拳意的理解,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5 培养优秀学员,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
  良好的视觉角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而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领做的位置直接影响学生们的视觉角度。为了让学生看得清,看得准,看得真,教师就必须始终保持适当的位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常常是跑前跑后,既费时又费劲,否则就会发生乱队的现象。另外,对学生的错误动作看不到,影响教学效果。现在培养体育骨干,充当小教员,根据动作行走方向路线和学生视觉角度的需要,保持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的位置,两人同时领做。在复习时小教员还可以直接带领全体练习,教师在一旁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6 优化教学条件,激发学习热情
  3.6.1 利用影视作品营造氛围,提高学习紧迫感
  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好胜、上进、爱美”的心理特征因而在每个教学段或几个教学段后放映一些有关太极拳的录像或者影视作品,让学生仔细观看,从中获得太极拳动作美的感受,如知名影视作品《太极张三丰》片段――李连杰扮演的张三丰在恬淡舒缓的背景音乐下演练太极拳。利用明星效应及影片中艺术化的太极动作营造浓厚的武林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引导出学生的成就欲。增加学生们学好太极拳的紧迫感和增强学习信念。
  3.6.2 利用音乐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太极拳的教学时配上恬静的音乐伴奏,可以有效提高套路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控制练习的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带动学生的情绪,在练习过程中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以及美的享受,使学生加深动作的记忆效果。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们的思想集中专注,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更好的表现出太极拳“沉”的效果,同时可以延缓疲劳的产生,提升太极拳的练习效率。
  4 结语
  总之太极拳十分注重教师的教学引导和学生的课外拓展。由于课时限制,把大部分技能训练内容都展开到课外进行,需要精心策划以及学生的配合,希望通过各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情绪调节等多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著名的内家拳种之一。近百年来,太极拳运动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现在已经成为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武术运动。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势势相连,绵绵不断。是一种既有益于健康,又能抗暴自卫,并具有极高哲理、生理和技击力学原理的拳术。太极拳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统一,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了解武术的简单规则、术语,懂得武术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有利影响,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贯彻教书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和自我体育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进行运用,使之终身受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542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