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70岁以上老年COPD患者心理疏导与护理质量相关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柴恭敬 程义局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状态与临床护理质量相关性。方法 通过2年的病例统计,分期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与治疗疗效亦呈正相关,加强心理疏导后,临床疗效改善,护理质量及患者心理状态均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高龄COPD患者,在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疗效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护理质量,心理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伴有气道阻塞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吸烟室其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流行病学数据的不断完善,近年来COP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外,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及社会负担的加重亦促使医疗工作者对该病加大重视力度并尽可能完善诊疗及护理。诸多文献表明[2]COPD患者的心理因素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甚至可影响疗效及远期预后。有鉴于此,我科通过2年共两期的临床观察并通过观察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疗效的相关性及改善护理方式后疗效的改变对老年COPD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综合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8月~2013年8月2年>70岁高龄COPD患者103例。患者的诊断、治疗均严格按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进行。疾病严重程度按下列标准进行评估:Ⅰ级(轻度组):FEV1/FVC%<70%,FEV1%Pred≥80%;Ⅱ级: FEV1/FVC%<70%,50%≤FEV1%Pred<80%;Ⅲ级:FEV1/FVC%<70%,30%≤FEV1%Pred<50%。研究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对高龄COPD患者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入院期间、治疗后1月COPD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进行监测,并通过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上述指标的差值评估改善程度,此外,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10分表示非常满意,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采用焦虑白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两两评估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第二阶段始末时间为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对护理进行针对性改进并加强心理疏导,并比较改进前后的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幅度及满意度、SDS、SAS积分。
  1.2研究指标 研究指标包括患者临床特征、不良事件类型、发生率、不良事件患者的临床特征、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为:①针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②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进行检测,P<0.05视作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软件为SPSS13.0。
  2结果
  2.1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第一阶段共收集病例54例,第二阶段共收集病例49例,性别方面两组均以男性居多,患者合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吸烟者占多数,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例、合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既往吸烟史比例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两阶段患者具有可比性。
  2.2第一阶段相关性分析结果 Pearson法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时,患者满意度与PaO2增加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443,P<0.05;患者满意度与PaCO2下降幅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15,P<0.05。相类似结果亦见于SDS、SAS积分,两者与PaO2、PaCO2变化幅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0.521、0.611、0.503(P均<0.05)。
  2.3第二阶段护理改良措施 ①增加健康宣教次数,由入院时宣教1次,改为每天巡视时宣讲2次(早、晚巡视病房时)。②加强患者及家属个人卫生管理,专门指派两名护师+护工每日对病房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对于未按照我科健康管理要求进行护理的患者予以劝说及督促(包括手卫生、口罩、饮食隔离等)。③加强心理疏导,对老年CPOD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每日评估。
  按患者受教育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别为≤初中组(n=144)、>初中组(n=99)。其中,≤初中组PaO2增加值为(8.50±2.46)mmHg,>初中组PaO2增加值为(11.41±4.13)mmHg,>初中组PaO2增加值优于≤初中组(t=7.211,P<0.001)。≤初中组PaCO2降低值为(5.12±1.13)mmHg,>初中组PaCO2降低值为(6.68±0.91)mmHg,>初中组PaCO2降低幅度大于≤初中组(t=4.341,P=0.031)。
  2.4第一、二阶段结果比较 第二阶段高龄COPD患者动脉血气PaO2增加值(9.15±2.36)mmHg明显高于第一阶段(7.84±1.97)mmHg(T=4.739,P<0.05),第二阶段高龄COPD患者动脉血气PaCO2降低值(6.15±0.99)mmHg高于第一阶段(5.51±0.78)mmHg(T=5.53,P<0.05),第二阶段患者满意度(9.74±0.17)高于第一阶段(9.07±0.11)(T=4.54,P<0.05)、SDS积分(35.88±3.12)、SAS积分(33.85±3.89)低于第一阶段(41.27±6.13)、(44.14±4.09),P均<0.05。
  3讨论
  尽管对于COPD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护理仍是COPD治疗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老年患者是COPD的主要发患者群,而高龄老年COPD患者的发病仍日趋增加。既往护理仅局限于普通的健康宣教及针对疾病本身,但对于患者的心理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则认识相对较薄弱[3]。所幸近年来,心理关怀及疏导已越来越引起重视[4]。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与治疗疗效亦呈正相关。而护理质量亦可影响治疗疗效。因此,在积极宣教、对患者进行机体健康护理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疏导及关怀亦非常重要。在我科改进护理方式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反应心理状态的指标亦得到改善,其直接表现为患者临床疗效的明显改善。高龄COPD患者在长期患病后,容易产生悲观、抑郁的情绪,该情绪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而长期患病可导致患者机体功能逐渐减弱,从而与心理上的悲观因素形成恶性循环,并影响疗效及远期预 后[5]。
  通过本研究对高龄COPD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对于高龄COPD患者,在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疗效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Tang WE, Dong L. Applying Mastery Learning in a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Program for Primary Care Nurses.J Contin Educ Nurs. 2013 Oct 22:1-6. doi: 10.3928/00220124-20131015-13.
  [2]Sundh J, Osterlund Efraimsson E, et al. Management of COPD exacerbations in primary care: a clinical cohort study.Prim Care Respir J. 2013 Oct 10. doi:pii: pcrj-2013-06-0082. 10.4104/pcrj.2013.00087.
  [3]Utens CM, Goossens LM, et al. Evaluation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role transi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hospital-at-hom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s: a survey study.BMC Health Serv Res. 2013 Sep 27;13:363. doi: 10.1186/1472-6963-13-363.
  [4]Nguyen M, Chamber-Evans J, et al. Exploring the advance care planning needs of moderately to severely ill people with COPD.Int J Palliat Nurs. 2013 Aug;19(8):389-95.
  [5]Rbrugge R, de Boer F, Georges JJ. Strategies used by respiratory nurses to stimulate self-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OPD.J Clin Nurs. 2013 Oct;22(19-20):2787-99. doi: 10.1111/jocn.12048.
  编辑/肖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650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