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3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兰岚 王健 谭一菁 谭双桥

  摘要: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住院的134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心脏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致病微生物及临床特征。结果 基础病因方面,先天性心脏病比例最高(46例,占34.3%),其次是风湿性瓣膜心脏病(40 例,占29.9%),再次是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23例,占17.2%);患者临床表现方面,发热最常见(112例,占83.6%),其次为贫血;血培养阳性率56.9%,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23例,占39.7%),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占25.9%);134例IE中84例(62.7%)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0.4%,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结论 IE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先天性心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及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及栓塞最常见;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临床特点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指因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常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心血管手术和有刨性检查技术的广泛开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及临床表现发生了变化。本文对13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病理及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4例IE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39例,男女之比2.4:1,年龄在5~73岁,平均(38.3±12.2)岁。
  1.2方法 据临床诊治中要点回顾性分析,诊断标准采用Duke大学诊断IE新标准[1]。
  2结果
  2.1基础心脏疾病 13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原有基础心脏病116例,占86.6%,先天性心脏病46例(34.3%),其中以室间隔缺损20例(14.9%)和主动脉瓣先天二叶瓣16例(11.9%)最常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0例(29.9%),其中以联合瓣膜病22例(16.4%)最常见,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3例(17.2%),其他心脏病7例,占5.2%,无基础心脏疾病18例,占13.4%。
  2.2 IE临床表现 134例IE的临床表现中,发热最为常见(112例,83.6%),其次为贫血(92例,占68.6%),脏器栓塞(28例,占20.9%)和肝脾肿大(14例,占10.4%),其它临床表现比较少见,见表1。
  2.3 IE病原菌构成 134例IE中102例进行血培养,其中血培养阳性58例,阳性率为56.9%,其中检出链球菌29例,占50.0%,葡萄球菌22例,占37.9%,具体见表2。
  3讨论
  3.1 IE基础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基础疾病,其中以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瓣先天二叶瓣最为常见,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非风湿性心脏病。
  3.2临床表现 在所有症状中仍以发热、贫血最常见,其次是脏器栓塞、肝脾肿大、皮肤黏膜瘀点,以往IE的特征性体征如Osler结节、杵状指、皮肤黏膜瘀点、肝脾肿大等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这可能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因此,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而心脏体征轻微者须与伤寒、结核、上呼吸道感染、肿瘤、胶元组织疾病等鉴别,排除之后应高度怀疑此病,及时做相关检查,尽量早诊断早治疗。
  3.3血培养分析 血培养阳性是诊断本病的最直接的证据,而且还可以随访菌血症是否持续。本组血培养阳性率56.9%,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检出链球菌29例,占50.0%,葡萄球菌22例,占37.9%,与近年国内相关报道[2,3]较一致,与陈国伟[4]的报道相差较大,但仍然是以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有少量阴性杆菌或真菌感染的IE患者。培养阳性者应作各种抗生素单独或联合的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临床更应当关注血培养阴性的IE患者,多次、长时间培养阴性的患者应结合临床相关表现、症状及超声检查,多次做血培养,以免漏诊。
  3.4 IE治疗预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建议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按照医生的医嘱。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漏诊,及早选用强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或必要时选用手术治疗,对改善本病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Durack DT, Lukes A S, Bright D K. New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utilization of specific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J]Am J Med,1994,96(3):200-209
  [2]陈凯明,钟焕清,黄志辉,等.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J].现代医院,2010,10(2):13-15.
  [3]李英,张晓娟,佃少娜等.感染性心内膜炎170例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142-1144.
  [4]陈国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变迁[J].新医学,2006,4(4):264-265.编辑/申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685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