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郑哲敏与他的“二钱”恩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荣伟

  2013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凭借他在爆炸力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从西南联大到清华,再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人生轨迹中,郑哲敏身上烙有许多“大家”的印痕。其间,郑哲敏与其两位恩师――启蒙老师钱伟长先生、博士生导师钱学森先生有着不解之缘。在这两位“大家”的引导之下,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做学问、做人的基本原则。
  启蒙老师钱伟长
  1943年,郑哲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昆明合办的大学)。1946年,钱伟长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回到清华大学任教,郑哲敏是钱伟长开设的力学课程第一班的学生。此间,郑哲敏在西南联大电机工程系及机械工程系学习。
  郑哲敏回忆:“钱先生那时刚从国外回来,他在机械系开了一门课,是给我们四年级学生开的,叫近代力学课,包括弹性力学以及一些流体力学和其他现代力学知识。钱先生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他在美国的工作,讲火箭原理等。”
  钱伟长授课时加入大量的海外史料加以佐证,引人入胜,尤其关于新工程科学的思想对学生很有启发,博得学子们的阵阵掌声。
  在钱伟长先生的影响下,从那时起,郑哲敏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力学。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给钱伟长做了一年的“工程力学”课的助教,补习了很多知识,同时自学库朗的微积分,旁听物理系王竹溪先生和外语系陈福田先生的课。
  “我和他及他夫人都很熟悉,他常约我到他家里吃饭。”郑哲敏回忆。在钱伟长的家里,郑哲敏认识了吴晗、赵九章等大家。
  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道,在这些大家中,钱伟长对他的影响最为重要,一是使他从此确定了研究力学的道路;二是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他影响很大;三是钱伟长是当时有名的“进步教授”,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还常跟学生讲对美国社会的认识,认为美国“虽有很多科学创造,但都不能为人民所用”。
  正是因为对钱伟长的钦佩和了解,20世纪50年代初,当听说钱伟长兼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主任时,远在美国留学的郑哲敏写信渴望到他的身边工作。
  钱学森的得意门生
  从1947年底至1948年初这段时间是郑哲敏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经过清华大学、北京市、华北地区及全国四级选拔,在钱伟长、李辑祥等人的力荐下,郑哲敏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
  “当时钱学森先生正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钱伟长先生也是从那里回来的,所以我就选择了那所学校。”郑哲敏回忆。
  1948年8月,郑哲敏由上海乘船赴美,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此时,钱学森已经享誉全球,连许多美国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大名。钱学森在美国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做报告,美国的《时代》杂志进行了特别报道,并登有钱学森的照片。钱学森的报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许多美国人争相目睹这位中国人的风采。
  郑哲敏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机械系应用力学小组读硕士,一年后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师从年长他13岁的钱学森攻读博士。1952年6月,郑哲敏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6年多的留美时光很快过去。作为钱学森的得意门生,郑哲敏本来已经在弹性力学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但在导师的影响下,他一毕业就做出了回国的决定。
  在“回国留学生工作分配登记表”中,郑哲敏写道:“回国本是一贯的主张。我们之所以获得教育,直接或间接的是由于全国人民的劳动,因此回国服务是不可推辞的责任。同时一个人如果不是在为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20世纪50年代,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等原因,美国当局禁止这些从事与国防相关的高科技领域的中国留学生离境。直到1955年2月,在与家人阔别8年之后,31岁的郑哲敏终于摆脱了美国政府的扣留与控制,取道欧洲,辗转回国。10月,钱学森也回到了祖国。
  当踏上祖国土地的时候,他对将要从事的工作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只记得临行前仍处于软禁中的导师钱学森专门找自己谈的一次话。
  “我离开美国的前一天晚上,钱先生请我到他家吃饭。钱先生说,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研究的问题也不一定能马上用得上,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此时,他的启蒙老师钱伟长正任中科院力学所的主任,郑哲敏“希望能够做力学研究工作”,就又投到钱伟长主持的力学室,郑哲敏开始在他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当时,我国工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缺少万吨水压机,无法把加工工艺水平提高上去。郑哲敏认为,既然爆炸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何不利用这种力量,把需要的零件痛痛快快地炸出来呢?在这个思路下,他开创了爆炸力学这个专业,这一专业在当时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而爆炸力学这个专业的名字还是钱学森给起的。
  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中科院力学所的篮球场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当响声、硝烟和尘土消散之后,一片薄薄的铁板炸成的一个小碗出现在围观人群的面前,引发了一阵欢呼。
  这是郑哲敏和他的研究人员做的一次爆炸成形实验。它的结果让特地安排了这次实验的钱学森兴奋不已。钱学森激动地拿着这个小碗绕场一周,给众人传看。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而他的得意门生郑哲敏,则是创建这个专业的最佳人选。
  此时,我国的航天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从事着“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但由于加工工艺的落后,火箭里面很多形状特殊的关键零件很难制造出来,即使制造出来了,也达不到要求的精密程度。这成了火箭上天的一大障碍,也成了郑哲敏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此时起,郑哲敏在研究解决爆炸加工、爆破、核爆炸、穿破甲、爆破安全、高速运动的稳定性以及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质等应用问题中,对创建和发展这门学科,为中国导弹上天、改变中国常规武器落后状况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4年2月,郑哲敏出任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与恩师钱学森在回国后的50多年岁月里,师生俩一直“如影随形”。钱学森的工作魄力与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郑哲敏的研究方向和治学风格。
  在郑哲敏的身上,有许多同时代科学家的共同烙印:聪颖好学、名校出身、游学西方、归国报效、成就斐然……但对于这一切,他只是淡淡地说:“都是机缘和运气。”
  现在,年近90高龄的郑哲敏依然每天奔走在力学所的各个实验室里,带博士生搞研究。由于国家需要,郑哲敏近几年又开始了可燃冰开采的研究。
  给郑哲敏带来莫大悲痛的是: 2009年10月31日,郑哲敏的恩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10年7月30日,郑哲敏的启蒙老师、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841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