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邢佳妮

  [摘 要]大数据开启了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海量信息流入传播领域,这就给科学传播活动带来了明显的改变。这种变革在主体多元、传播高效、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等优势凸显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细分的基础上,从传播主体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科学传播;新媒体;科学传播主体
  [中图分类号]NO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61 ― 02
  “大数据”时代是当前备受追捧的一个概念,它“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1〕大数据时代是一场信息革命,随着这种“数据量大、类型多、增长速度快、存在未知相关”的信息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进入传播领域,整个传播活动面貌焕然一新。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以科学为传播内容的特殊传播形式,也会在海量信息涌入的过程中发生巨大的变革,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科学传播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充分利用数据优势,推进科学传播的持续发展。
  一、 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的转变
  对科学传播的广义界定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正规的科技教育、非正规的科技教育及科普工作、技术传播等”〔2〕几种形式,而狭义的科学传播主要指科普基础上的科学与公众的互动。
  传统的科学传播以科技新闻、科技出版、科技信息、科学普及、科技写作等形式为主,借助传统媒体进行科学思想传播,以此促进社会普遍科技素养的提升,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公众理解科学。而随着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人类无疑进入了一个网络和移动通讯为核心,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基本载体传播科技的新媒体时代”。〔3〕这种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上的应用恰逢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海量的信息通过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呈现。科学传播的主旨由公众理解科学向公众参与科学转变,并且分析整个传播过程,传受主体、传播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传播理念的更新:公众参与科学、公众与科学的互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1995年英国公众理解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但是其在实践领域却存在着困境。一方面是普通公众没有获取科技信息源的途径,另一方面是获得的信息没有便捷的传播途径。然而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媒体科技传播却克服了这两个制约因素,使得科技传播活的的指导理念发生根本的转变。
  第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已经极大地拓展了公众参与的空间,公众开始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但是公众在信息获取源上却存在着源头缺乏、核心消息难以获取的情况,因此,权威信息的发布仍然掌握在媒体的手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开放、权利的分散化、数据分析主体多元、信息源头多样化导致了传播主体的多元。普通大众也能够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不再是科学家及科普作家的孤军奋战。
  第三,目标受众的针对性:信息高度个性化已经成为现实。数据挖掘的技术可以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模式预测其信息的需要,过滤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更方便高效地搜索他们需要的信息,为其进行个性定制,配送个性化的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众传播,传播的有效性被最大限度的提升。
  由于每个用户的兴趣都会不同,所以,数据分析必须高度个性化。通过数据记录的每位用户的个人兴趣爱好数据分析,准确定位用户诉求,当用户使用时,向用户提供某一方面的或全部的感兴趣的信息,以期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由于人的兴趣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数据系统及其分析必须是长期的、智能的,记录用户的兴趣转移,并且开发其潜在兴趣,探索引领其新的兴趣指向。
  第三,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一直以来科学传播活动主要以科技节目、科普书籍和科普网站为主,并且由于传播内容的专业化,传播主体相对单一,科学传播作品不足,达到的传播效果更是有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形式也必然呈现多样化,以数据模拟演示或是各种科学实验的动画替代传统的文字说明和简单的图片,给人以更直观的印象,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外,网络和移动通讯设备成为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科普博览、果壳网等受到科普爱好者的钟爱;很多科协也都在网上开通了网络科普社区,方便与受众的即时互动;并且很多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都可成为传播科技信息的途径。通过互联网络构筑的科学传播平台,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双向实时互动,改变了传统科学传播的线性模式,使得传播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
  第四,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传播渠道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广大受众有机会接触大量数据和信息,并能够将信息及时的反馈、传播。仅以科普作家为主的科学传播是有限的,但是能够运用海量数据挖掘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科技知识的广大受众的力量却是无限的,数据分析主体多元,创新也呈现出大众化趋势,从而可能使数据信息的挖掘更加丰富多样和海量,更多的我们身边的科技信息将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公众。
  二、 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海量数据的开放使受众获得了丰富的信息,新媒体的应用畅通了受众发布信息的渠道,架起了受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但是大数据在带来难以预期的价值,为整个社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其带来的挑战。目前大数据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数据获取的法律权限、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以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还都存在不足,这些也会使大数据时代下不断变革的科学传播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信息的准确度值得怀疑。由于传播主体的转变,以职业科普传播者向大众化方向转变,职业的科普作家往往需要雄厚的专业知识,才能把枯燥的科技常识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作为新兴传播主体的公众却不一定都具有专业知识,很多人只是“土根专家”, 传播内容科技含量低,其传播信息的准确程度更是无法保证。尤其是以传统形式进行的科学传播,或者是书刊杂志的出版,或是电视广播节目,都有着一定的新闻把关,进行多层次的严格审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剔除伪科学的成分,但是大众科普却是没有“把关人”的自主传播,伪科学可能趁机占领科学传播的领地。   其次,存在信息泄秘和信息骚扰的隐患。大数据的隐私保护技术还不成熟,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以及进行何种程度的公开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一方面,对于涉及科学保密和技术专利的信息,如果不当的公开,不仅传播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个人的隐私保护技术也不够成熟。科学传播过程中会通过对用户分析,发送推送信息,有些可能并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或是发送时间和形式不符合用户的偏好,造成信息骚扰。而且,随着科学传播主体的多元,完全以提高公众科技素养为目的的传播可能会被附着利益相关的传播行为排挤,打着科普旗号的广告和宣传会混淆公众的视野,将推送信息通过科技常识和软新闻等形式传播出去,对公众造成误导。
  第三,信息海洋的泛滥。大数据包含着海量的数据,通过分析更是可以得出各种各样的信息。随着公众参与的加强以及传播的即时性,科技信息会成指数倍增长。很多信息会被重复报道,内容同质化严重,一些无价值的、甚至是虚假的科技信息也会进入公众的视野,公众往往会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科技信息数量的增多只是给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但是也增大了搜索和选择所需信息的困难性,而且面对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科技观点,更是会莫衷一是,反而削弱了传播的有效性。
  第四,传播过程缺乏系统策划。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和分散,媒体进行整体策划的科学传播行为将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由分散的个体根据各人的兴趣点进行的传播行为。这种传播缺乏整体的策划,传播内容往往是碎片化的,对于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进行部分肢解,缺乏系统的整合,相关知识点的报道之间缺乏逻辑条理性,很难以一定的科技内容为中心,形成专题形式的科技知识体系,帮助公众了解某一知识点的全部科技信息。
  三、 科学传播的改进对策
  为迎接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在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下推进科学传播的发展,提升普遍公众的科技素养,需要积极地解决和应对新形势下科学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加强公众科技传播能力的培养。随着数据的开放和权利的分散,公众在科技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信息的可信度、表达的准确度、以及传播的适用度都是无法保证的,因此有必要对热衷于进行科技传播的公众进行培训。在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上就开辟了专门的“科学传播训练营”,设置了在线课程,方便有兴趣的受众学习科学报道的方法,还设有实战练习等互动环节,培养科技传播人才。这种对科技传播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借助科技传播网站的平台普遍展开,对于科技传播主体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强化信息把关。针对科技信息准确度降低的情况,信息平台有责任对科技信息的报道进行严格的把关。通过提前审查、专家审稿等形式,过滤掉那些夸张、曲解、误传乃至杜撰的科学信息,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对科技事件进行分享报道,才能发挥科学传播的积极作用。同时公众也应增加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能道听途说,发表不负责任的科学信息,误导他人,而应步步求证,以科学的严谨态度进行科学传播。
  第三,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为使得新形势下科学传播可持续的发展,增强传播效果,必须健全相关法律,避免不合理的获取信息。大数据发展的背后有着利益的驱动,往往掌握的数据越多,分析得到的结果就越精确,掌握的有价值的信息就越多。充分保护公众的隐私权,避免不合理的数据滥用,公众应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设置“隐私”和“信息”的开关,自主决定隐私的保密度及信息的获取倾向,并且还要进一步细化,可以公开的隐私是何种程度的公开,面向谁的公开,信息推送的形式、内容、时间、长度等等。这些的实现,都需完善相关技术,强化信息保密和屏蔽功能,限制对信息的不合理利用,使用户可以真正地掌握科技信息获取的主动权,杜绝信息骚扰。
  第四,整体策划,优化编辑。为了进一步强化科学传播的功能,还应强化传播的整体意识,优化编辑,可以模仿重大突发事件时的专题形式,在科普栏目内设置专门的知识专题,通过整合相关知识点的多种素材,分门别类,进行精心策划,呈现系统化的,具有逻辑相关性的新闻链接,梳理清楚繁杂的科学事实。避免简单的复制粘贴、随意堆砌、重量不重质的报道,要综合多种表现形式,使得抽象的理论联系日常生活,通过可视化的模拟程序展现给公众。同时强化互动板块,促进公众的阅后研讨,使得一次性的知识学习达到全方位的效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 考 文 献〕
  〔1〕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与教育,2013,(04):47-49.
  〔2〕黄时进.科学传播导论〔M〕.上海: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3〕陈洁.新媒体时代下的科技传播发展之探究〔J〕.科技通报,2013,(11):26.
  〔责任编辑:陈玉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891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