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易伟义 余博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 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是推进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拓展、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必然选择。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应遵循“常态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思路,从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创办综合服务网站、建立创业服务中心、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等方面构建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籍此影响学生创业活动,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与择业的选择,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 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思路;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60?03
  近年来,高校管理类专业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指导和帮助,这对提升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创业的情况,如何为创业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创业的成功,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对高校管理类专业而言,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是推进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拓展的必然选择
  对管理类专业而言,创业教育的开展、创业实践的尝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但如何通过创业意识的培育、创业技能的提升促使学生走向创业之路,并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就对建立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出了要求。事实上,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能够为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提供切实的支持,有利于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获得专业性指导。这种支持和指导对于管理类专业深入推进创业教育、创新和拓展创业实践的模式和方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是提升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始创业的探索和实践,但创业不是“纸上谈兵”,需要遵循创业的程序和步骤,需要聚集和整合相关的创业资源,需要将理想化的创业计划落实为具体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实施。而学生缺乏相应的创业经验和创业历练,如何推进创业,如何规避创业的风险,都需要专业人员给予及时有效的服务和指导。建立创业服务体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创业困惑,及时解决创业难题,正确实施创业决策,科学进行创业企业管理。科学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创业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1]。
  二、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路探讨
  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关键是能够为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实时、有效的创业服务,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难题,推动创业企业发展。为此,本文认为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应遵循“常态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思路。
  (一)创业服务常态化
  创业服务常态化就是让创业服务成为一种经常性、平常性的活动,创业学生可以突破空间和时
  [收稿日期] 2014-03-18;[修回日期] 2014-05-19
  [基金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1〕315号);湖南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校教字〔2012〕43号)
  [作者简介] 易伟义(1956-),男,湖南攸县人,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创业与创新管理;余博(1976-),男,河南南阳人,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业与创新管理.
  间的限制,及时获取或接受到期望的创业辅导和创业支持。对创业学生来说,创业服务常态化意味着创业活动随时可以得到预期的指导,创业过程中的难题能够得到及时指点,创业已不仅仅是个体行动,而是有强大体系支持力的协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自信心会被更大程度地激发,创业成功的概率也将大大提高。对高校管理类专业来说,创业服务常态化需要高校充分认识创业服务的重要性,愿意在平台建设、机构设置、人员落实等方面积极投入,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激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服务成为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自然延伸,创业扶植成为高校管理类专业鼓励学生创业的明确目标和行动指南。
  (二)创业服务专业化
  创业服务专业化就是让有专业背景及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学生创业提供专业辅导和专业指导。服务专业化意味着创业不同环节、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专业问题都可以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意味着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要考虑到创业涉及的各个环节,还要考虑到创业企业的不同类型及创业问题的不同性质。如创业企业设立、审批方面的问题由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给予指导、融资方面的问题应由银行或财务方面的专家给予指导、发展战略的问题由战略管理方面的专家给予指导,等等。专业化的创业服务有助于提高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学生可以根据创业过程的服务需求,寻求相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对高校来说,可以按照专业背景的不同,组建多样化的专家服务团队,打造专业领域宽、覆盖面广的创业服务网络或创业服务平台。
  (三)创业服务协同化
  创业服务协同化就是让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创业服务能够有效整合、协同运作。对学生创业活动来说,一些问题可能属于某一专业领域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特定专业领域的创业服务和指导。但也有一些问题并非涉及到单一的专业领域,而是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创业企业的盈利状况不理想,这一问题可能不仅仅涉及到成本控制问题,可能还涉及到市场营销问题、管理机制问题等其他方面,对问题的准确查找和正确辨析,可能需要专家团队的集体诊断。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能够融合多领域专家的创新服务机构或创新服务平台,并使诸多相对独立的创新服务机构或创新服务平台能够协同运作,共同发挥有效作用,直接关系到创业服务的效果和效率[2]。   三、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的途径
  本文认为,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从基地打造、平台建设、机构设置、专家培育、宣传推介等方面入手,为学生创业企业的组建、运行及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方面:
  (一)打造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孵化基地的打造是开启学生创业之路的基础,目前很多高校都积极探索在校内打造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并依靠创业孵化基地招募创业扶持基金,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创业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并非仅仅是一个孵化创业企业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导向、筛选、扶持等内在功能。导向功能即创业孵化基地能够为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方向引导和行动引导。筛选功能即创业孵化基地能够在众多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扶持基金投放选择等过程中,实现对有价值创业项目的优先选择和优先支持。扶持功能即创业孵化基地能够在落实创业场地、招募创业基金、项目审批与优惠政策落实方面为创业项目提供实际支持。对高校来说,创业孵化基地的打造应同时重视软硬件建设[3],并且要突破高校自身的局限性,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有效支持。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积极重视创业基地的办公场所、启动基金等硬件建设,另一方面重视基地运行管理、项目科学筛选、完善激励机制等软件建设。同时,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与建设要设法取得当地劳动就业局、地方政府团委等的支持,并与当地企业广泛联络,争取设立创业公益基金、创业扶持基金,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切实支持。
  (二)创办综合服务网站
  综合创业服务网站能够全面整合与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步骤、程序、市场信息、创业动态、成功案例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上掌握创业知识和信息,激发自己的创业构思,修正自己的创业行动。同时,创业服务网站应具有互动功能,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疑惑、疑问、困难和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网络留言、在线咨询等方式,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和有关专家,或者通过在线网络讨论,集思广益,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对高校管理类专业来说,综合创业服务网站的建立可以采取联合共建或资源共享的方式,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使之由初期创业引导功能不断向后续创业服务功能逐渐转换,成为学生创业服务的网络阵地。综合创业服务网站在创业政策、创业法规、创业程序等信息共享上可以采取开放性的形式,但在个性化指导、创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应该主要面向校内学生创业团队,做到服务对象明确化、服务方式公开化、服务内容明晰化,真正实现对学生创业活动的适时指导、集中指导及多对一指导。
  (三)建立创业服务中心
  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常设性的校内创业服务机构,对探索和构建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创业活动或创业尝试往往具有对政策法规理解不够全面、对创业程序步骤了解不多、项目投资小、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所以高校内的创业服务中心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创业的特点,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组织架构,推出相应的服务内容。对管理类专业而言,创业服务中心一方面应具有创业服务的一般功能,能够实现从创业培训、创业咨询到创业引导、创业帮扶、创业指导的功能。另一方面,创业服务中心应能够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如侧重于创意挖掘、市场推广、宣传推介等内容,侧重于争取优惠政策、优选创业方式、科学设计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在具体的创业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创业的规模、数量、层次、涉及行业、企业类型、服务需求等具体情况,逐渐完善创业服务中心的内部机构、不断丰富创业服务的内容和层次,形成与学生创业活动相适应的创业服务组织。同时,为做好创业服务、提升创业服务效果,学校内部的创业服务中心必须与当地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劳动就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团委及社会上的有关企业、公益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以充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和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四)组建专家服务团队
  专家服务团队是创业服务的具体执行者,服务团队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创业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对高校管理类专业而言,高水平的专家服务团队组建一方面可从具有创业经历或管理实践的专业教师中筛选,另一方面可从政府或企业聘请行政管理、法律、财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形成来源领域多样化、知识水平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团队[4]。专家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还取决于知否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如何使专家团队愿意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帮助、愿意毫无保留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策划、诊断等方面的服务,需要积极研究和不断探索。因为,一般情况下,为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并不能得到合理的物质报酬,必须探索更为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比如聘请专家为创业服务中心的导师或创业企业的顾问、为他们发放聘任证书、在网络媒体上予以报道等,让创业服务专家得到更多的荣誉上或精神上的回报。此外,鉴于创业服务专家的来源多样化及时间安排难以统一化,应探索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到校指导与上门咨询相结合、定期指导与不定期指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有效发挥创业专家服务团队的作用。
  (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对学生创业活动的专业性指导和服务固然重要,但宣传推介创业典型及其创业企业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因为对大部分学生创业来说,并不能通过创业获得很多经济回报或很大成功,但这种积极的创业探索及创业尝试仍然值得肯定和赞赏。在学校媒体或地方媒体上,宣传推介创业典型及他们的创业事迹,一方面能够扩大学生创业的知名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助推这些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同学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形成创业探索的热潮。当然,宣传推介必须体现对创业活动的正确引导,应避免过度宣扬、过分宣传,防止出现为创业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引导学生更多关注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活动,从事低成本、低风险以及以创意创业、智力创业为主的创业活动。事实上,创业活动代表着开拓创新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即便这些学生未来通过就业走向其他工作岗位,这些创业尝试及创业实践也能够让他们具有更丰富的专业实践,具备更强的岗位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宣传推介已经突破了学生创业活动本身。
  四、结语
  越来越多的管理类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对高校构建科学完善的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提出了客观要求。形成创业服务的有效方式和科学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需要高校管理类专业不断探索和积极尝试。无论如何,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发展引导和专业指导,都需要高校管理类专业主动参与。高校创业服务水平和创业服务层次的提升,将通过影响学生创业活动,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与择业的选择,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及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春,宋成.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7):174-176.
  [2] 王博.如何提升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实效性[J].现代交际,2013(2):202-203.
  [3] 范海昌.完善河北省高校创业服务体系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3):116-119.
  [4] 朱峰博.美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5):227-228.
  [编辑:汪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149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