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俊

  [摘 要]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抑制田间扬沙、保持水土和防止农田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现代化新型耕作方式。多数研究认为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耕作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引起栽培技术的改变,尤其保护性耕作会引起早春地温偏低回升较慢,影响作物出苗。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总结出了以少耕、免耕和秸秆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始在美国大面积推广。我国的保护性耕作研究近几年才真正开始,通过一些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项技术较常规垄作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新式保护性耕作,必将带来一场耕作制度的革命。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31-01
  1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分析
  保护性耕作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或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要求在作物生育期间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或完全免耕,从实际效果上分析,较传统垄作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1 采用平播可有效抗旱保墒
  传统耕作的地表裸露面积大,秋耕或耙地很容易造成土表水分蒸发而遭受风蚀。测试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春季土壤耕层含水量(0-20cm)较常规种植增加了12.39%;保护性耕作平均出苗率为97%,常规种植平均出苗率为92%,保苗率提高了6%左右。特别是2009年,伏旱严重袭击了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玉米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而保护性耕作由于地表蓄水多,水分蒸发少,相当于增加了50mm降雨量,旱情远小于常规种植,保护性耕作显示了明显的抗旱能力。
  1.2 秸秆覆盖地表,减少了风蚀和水蚀
  由于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减少了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因此提高了土壤吸水保墒能力。与未实行秸秆覆盖的地块相比,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含水量增加了2.14%,耕层多蓄水8.3m3/hm2。
  1.3 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实现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由于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使土壤有机质绝对增加0.02-0.05个百分点,同时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进而增强了土壤肥力。耕层厚度达25cm以上,提高了土壤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1.4 减少生产投入,节约成本
  保护性耕作技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同时完成,减少了整地、打垄、中耕等作业环节,减少了了机械作业次数,减少了清理秸秆等作业过程,节省了工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公顷可节约成本1100元左右。
  1.5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由于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状况良好,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各项理化性状得到了改善,因此增加了作物产量,平均可增产10%左右。2009年严重干旱,保护性耕作显现了巨大的优势,在相同品种、同一块地、相同施肥量的条件下,保护性耕作比常规垄作平均增产15.7%,最高增产24%。
  总之,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保护土壤结构、增加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两化”、提高蓄水保墒能力、节约资源、解放劳动力等方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2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措施
  目前在东北地区实行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玉米全覆盖免耕模式,它的关键技术是:改垄作为平作,改清理秸秆为秸秆全部覆盖还田,多次耕作为少耕或免耕。技术流程是:
  第一年:旋耕→播种施肥→喷除草剂→防病防虫→机械收获(同时秸秆全部覆盖还田);第二年:免耕播种施肥→喷除草剂→防病防虫→机械收获(同时秸秆全部覆盖还田);以后每年都与第二年相同。技术措施是:
  (1)精选种子和种子包衣。由于保护性耕作的播种是精量播种,对种子的质量要求高,不许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选种,去除杂粒、小粒、破损霉变粒,保证保苗率和出苗整齐。种子精选后要进行包衣,用克百威含量7%以上的种衣剂进行包衣,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旋心虫。
  (2)肥料选择。免耕播种机对肥料比较高,选用的肥料必须颗粒大小均匀,光滑度好,不宜使用颗粒大小不一、结块或面状肥料。为了保证下肥通畅,可在肥料中拌适量的滑石粉。如果在肥料中拌药剂,可使用颗粒剂,不能用水剂。
  (3)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同时完成施肥、镇压等作业。
  (4)化学除草。以播后苗前土壤封闭为主,除草剂一般采用阿乙合剂,每公顷使用50%阿特拉津5-6千克,90%乙草胺2.5-3千克,混合后喷于地表。机械喷药效果好于手动喷雾器。为提高药效,可用温水在小容器中将原药稀释,再倒进喷雾药筒中用凉水稀释到适宜浓度。喷药时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以提高除草效果。
  (5)中耕追肥。对保水保肥好的地块,可使用缓释肥进行一次性施肥,不必追肥。对保水保肥不好的地块,应进行追肥,使用专用免耕追肥机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作业,每公顷追施尿素或复混肥400公斤左右。
  (6)防虫防病。主要防治玉米螟和玉米蚜虫。防治玉米螟主要采取田间释放赤眼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或杀虫剂颗粒剂进行防治。防治蚜虫主要在玉米抽雄期喷氧化乐果、氯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7)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有玉黄金、玉米壮丰灵、磷酸二氢钾等,可根据玉米长势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达到降低株高、防止倒伏、提高结实率、促早熟等作用。
  (8)适时晚收。在玉米完熟期采用机械收获,同时进行秸秆还田。
  玉米保护性耕作不仅是一项新技术,而且是一场栽培制度的革命。保护性耕作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国家一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人们对保护土地资源的认识的增强,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的扶持和投入,这将有效地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也将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165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