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陇南康县气候特征及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向南

  [摘 要]陇南市康县是一个农业贫困县,有相对恶劣地方性的灾害性天气,对本地的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带来诸多的危害。为保障农民农业生产和特色产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陇南康县为例,就康县的主要气候特点对当地的自然天气灾害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预防灾害的方法,从而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关键词]天气气候特征;灾害性天气;危害
  中图分类号:S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52-01
  前言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每年遭遇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雪)、寒潮、大风、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在灾害发生时给予政府和社会公众足够的科学避灾指导,是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必然选择。
  一、康县的概况
  1、地理概况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区域位置优越。东邻陕西省略阳县,南接陕西宁强县至阳平关,西与陇南市武都区毗连,经文县可直达九寨沟,北以西汉水为界,可经成县、天水直至兰州。幅员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高达70%,总人口20.32万人,平均海拔高度1184米。
  2、天气气候特征
  康县属典型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就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东北、北、西三面为海拔2000-4000米的秦岭山脉环保,特殊的地形造就康县森林茂密,植被覆盖良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色,春季多春旱,秋季多阴雨天气,冬季漫长。
  年平均气温10.9度,最冷月平均气温-0.4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1.2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6度,极端最低气温-16.7度,年平均降水量757.3毫米,但降水分布不均,其中5-9月降水量570.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5.4%,日最大降水量147.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最小相对湿度7%,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03天,全年日照1658.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8.4%,年平均风速每秒1.6米,最多风向为东风,年平均蒸发量为1062.4毫米,年雷暴日数为16天,主要灾害有倒春寒、干旱、连阴雨、暴雨、雷暴、冰雹、大风等。
  康县的连阴雨和干旱相对出现频繁,范围宽广,灾害深重,影响时期长,均超过其它灾害。
  二、 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危害
  1、连阴雨
  连阴雨是连续性出现在5天以上的阴雨天气。连阴雨使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饱和造成农作物种不下去,又收不回来而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群众称为“霖雨”。依据康县气象部门观测气象要素数据统计分析,连续性的降水使一部分高寒阴湿地区低洼田块土壤持水量处在过饱和状态,而且温度偏低,光照不足。给当地农作物和林果产业带来以下不利因素:
  首先是对夏、秋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形成,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而造成秋播工作进展缓慢。因降水偏多,导致夏秋作物发生早衰现象,造成农产品的品质不佳,产量下降,再就是持续性阴雨天气产生的降水使康县主导性干果产业核桃,发生落果现象和果仁瘪瘦、虫害果仁及病害果仁等不良现象。
  其次就是持续性阴雨天气,造成温度偏低,积温减少,积温条件不能满足玉米等大秋作物的生长发育后期的需求,推迟了收获期。第三就是连续性的阴雨天气,造成光照不足,起不了很好的光合作用,影响了农作物和林果的产品和质量。
  2、干旱
  自l994年以来,陇南连续4年干旱不雨,旱魔肆虐,热浪逼人,给全区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1997年春旱达到9县,初夏旱达到7县,伏旱达到9县,秋旱达到9县。有4个明显的少雨干旱时段,即冬束春初,春末初夏,初夏,伏旱,秋旱其中以春末初夏和伏秋干旱尤为严重。
  康县旱情主要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全县降水极少,降水量只有I6-20mm,与常年相比,降水量至少偏少4成,根据干旱指标均达大旱标准。在6月份以后形势就有所缓解。
  危害:4至5月份康县春玉米,洋芋等作物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然而这场“卡脖旱”使全县秋粮大幅度减产。根据农业部门统计,秋粮减产I6409万斤,减产幅度达21.9%,致使全年粮食比上年减产l3319万斤,减幅为9.6%。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陇南冬小麦相继成熟的主要时期,是冬小麦能否高产的关键期。康县由于前期干旱少雨,县内主要河流整体水位下降,许多支流相继断流和基本断流。致使玉米,洋芋等作物错过高产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暴雨
  暴雨是降水强度很大的雨。
  危害:2010年8月12日,甘肃省陇南市连遭暴雨袭击,316国道沿线大山坝、麻沿乡、筛子坝等多处通讯光缆被山洪冲断,公路40余处出现滑坡、泥石流,通信、交通、电力中断。据甘肃陇南官方发布消息称,截止12日22时,甘肃陇南市特大暴雨灾害已造成8个县区15个乡镇20个村受灾,10人死亡,12人失踪,10000人被困。强降雨还造成陇南市徽县交通设施极大损坏,徽县城通往主要乡镇的交通、通讯及电力中断。316国道徽县段至少有五处桥梁垮塌。此次降雨还造成康县至成县的成康公路发生山体滑坡,滑坡量近四万立方米。
  4、冰雹
  冰雹俗称“冷子”。康县水源丰富,植被茂盛,地面不易受热,冰雹次数较少,但降雹之地的农作物受灾比较严重,是一种局部性的灾害性天气,一般受灾面积不大。1958年至1985年的28年中,只有7年降雹10次。冰雹多发生在4-8月,尤以7月发生次数最多。
  康县境内无冰雹发源地,雹云多从西北转入康县境内,经明月山、万家大梁而加强。据考察冰雹路径有三条:第一条由西和县入境,经太石乡的太石山、平洛镇的黄龙山、白草山、大昌山、中寨村和望关乡的徐罗村、贯上村移至武都区;第二条由西和县入成县小川镇、经康县豆坪、寺台、大堡等乡镇,然后移至云台镇的关沟;第三条由武都区的甘泉乡入境,经康县长坝镇的龙王山、巩集乡的蔡家坝向大堡镇的尹家沟移去。
  危害:2013年5月22日凌晨4时至6时左右,陇南市康县地方出现雷电强降水天气。据康县气象部门记载,康县碾坝乡降雨量达55.9毫米,局地暴雨并伴有密集的冰雹,致使农房、基础设施、农作物、经济果树受损严重。据统计,此次暴雨、冰雹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0568.57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1957.2万元,基础设施损失8561.57万元,家庭财产损失49.8万元。
  结语: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的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并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以及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建设显得十分迫切。本文根据对陇南市康县天气气候的特征分析,得出康县是灾害性天气的多发地区,并就灾害性天气对康县农业带来的危害进行了阐述。由此可知,康县的有关政府部门只有做到正确的指导,才能有效的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智.浅议陇南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志录.二月上旬陇南市局部地区的旱情将持续[N];陇南日报;2009年.
  [3] 肖志强.陈俊.樊明.马敬霞.尹翔.魏邦宪等.陇南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小麦白粉病流行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4] 2009年康县灾情的数据摘自于康政发[2009]72号文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497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