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干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毕剑波 李黄杰

  摘要:目的 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从本院抽选2013年整年间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632例,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85例发生感染,将632例患者分成两组,视合并医院感染85例患者为观察组,没有发生医院感染54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调查及分析,发生感染部位分布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发生感染的因素和患者年龄、病程、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等相关。结论 心内科住院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对于感染症状不典型患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情况,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尽量控制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不良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心内科;医院感染;特征;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是住院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医疗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在此分析了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抽取2013年1月~12月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632例(男350例,女282例),年龄35~86岁,平均(58.5±1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依据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632例患者中,有冠心病患者34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2例,扩张性心肌病99例,心肌梗塞58例。他们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为:Ⅰ级83例,Ⅱ323例,Ⅲ164例,Ⅳ62例。
  1.2方法 仔细查阅并分析每例患者的病历,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细菌培养情况、体温单等各方面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把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视为观察组,没有发生感染的患者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心功能情况、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计算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院2013年间共收治心内科住院患者632例,有85例发生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5%。
  2.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85例感染患者中,有53例患者为呼吸道感染,占了62.5%,有12例为泌尿道感染,占了14.1%,有8例为胃肠道感染,占了9.4%,有7例为手术切口感染,占了8.2%,有5例为血液感染,占了5.8%。
  2.3病原菌分布情况 85例感染患者中,一共分离出88株病原菌,其中有革兰阴性菌66株,占了75%,有革兰阳性菌16例,占了18.2%,其余的6例为真菌,占了6.8%(见表1)。
  2.4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主要有:患者高龄、病程时间长、心功能不佳、同时合并其他较严重疾病、侵入性操作及较长的住院时间等(见表2)。
  2.5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观察组85例发生感染患者中,有10患者发生死亡,死亡率为11.8%,而对照组547例20例患者发生死亡,死亡率为3.7%,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P<0.05)。
  3 讨论
  在医院的心血管科室,患者都会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心功能不全,从而引发器官或者组织血液灌注不足[2]。对于医院来说,心内科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阵地,从本研究可以说明这点,我院心内科医院感染率呈较高状态。
  从本研究分析结果看出,心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发生医院感染和多种因素相关;②部分医院感染症状不典型,而且感染部位比较多,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抗感染控制;③在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占的比例最高,这和肺部滞留细菌或者受到感染、心力衰竭时心脏扩大给气管带来压迫以及实施吸痰、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有着直接关系;而泌尿道感染位居第二位,这是由于前列腺肥大或者窦房结功能下降长期服用阿托品类药物引发尿潴留,从而造成泌尿道感染等因素相关;消化道系统感染是由于患者心力衰竭,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等相关;④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没有明显效果,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⑤心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多,本研究分别为25%和17%。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首先要纠正患者心力衰竭,对原发病积极治疗,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尽量增强患者免疫力,将心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晓云.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2]黄伟丽,孙迎娟.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3.
  编辑/苏小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565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