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孝道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乔敬修

  摘 要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尽孝道就是报答养育之恩,人人都应当有报恩之心,乃至报效国家,报效人民。只有继承和发展孝道文化,全社会都注重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才能形成尊重老人、孝敬老人、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风尚。在促进社会和谐的当下,继承、发展和弘扬孝文化,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无疑将会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孝道文化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说文解字》中解释:孝,善事父母者。道,即道理。孝道即孝顺的道理。它是中国古代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这就是孝道的基本含义。 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孝道含义加进了符合自己需求的注解,扩充了孝道文化的精神和内容。《孝经》中说:“孝民亲爱,莫善于孝。”即国君想教育人民相亲相爱,没有比国君自己行孝道、孝敬父母更好的办法了。这就提出了国君必须带头行孝道的要求。儒家著作《孝经》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孝道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一是把孝道作为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提了出来,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二是分别论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庶人这五种贵贱不同者孝行的不同要求,统称为五孝。如要求天子“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意思是说,竭尽爱敬去侍奉自己父母,再以道德教化施行于华夏百姓之中,并以之作为四方各族的榜样法式。再如要求诸侯“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意思是说,花费节省,生活俭朴,虽然财富溢裕,仍不可奢侈腐化。这种要求作为当今干部的廉洁标准也不为过。又如要求庶人“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这更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大力提倡的美德。三是通过孔子对孝道的论述和圣明天子以孝治国的史实,来阐述孝道的政治意义和作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还说:“人之行,莫大于孝。”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只要做到孝,就国泰民安了。四是具体论述如何行孝。《孝经》提出孝子在侍奉双亲时要做到“五要三戒”。即在日常侍奉时要竭尽恭敬,在平常供养时要表现出快乐,在父母有病时要很忧愁,在办丧事时要极度哀痛,在祭祀时要表现严肃。身处上位时戒骄傲,身处下位时戒作乱,身处贱位时戒忿争。在当今,这“五要三戒”,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五要三戒”,社会的道德风尚将会更好。五是论说君主如何利用孝道治理国家、感化民众。据有关文献记载,孝道的形成与道德意识,传说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周初制定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法家都讲孝道,在秦统一以前,孝已成为当时诸家公认的一种道德观念。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孝道正式成为统治者的立国根本和治国武器,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渐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各民族之间和不同地域之间都有不同的孝道礼仪,地方孝道礼仪是地方孝道文化的重要特色。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便从儒家的思维角度出发,制订了一整套规范的孝道礼制,他提出了“孝为道之本”。在新社会我国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已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朱总司令《回忆我的母亲》,拳拳孝子之情,溢于言表;陈毅元帅帮母亲洗衣的故事已被载入小学语文课本。还有一代名将许世友将军“生为国家尽忠,死为老母尽孝”的肺腑之言,令人强烈地感受到伟人们崇高的孝道。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开展“孝道”教育,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还能大大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而且在很大层面上能极大地提高全体公民的整体素养,“孝”永远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
  由于市场化改革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商品拜物教使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有被冲淡的危险。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呈现出疏离趋势。父母与子女分居已成为普遍现象,分居的子女感情上与父母比较疏远,成年子女一年里看望不了父母几回,不愿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科技的飞速进步使传统生产方式中的“老把式”失去了权威地位,父母很难再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老年人信奉的那一套被年轻人所鄙弃,代沟在拉大加深。一项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回答“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这个问题时,美国学生把父亲排在第一,母亲排在第三;日本学生排第一的也是父亲,第二是母亲;而中国学生却没有一个人将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的前十名。所以,今天,我们既要看到传统孝道维护亲子人格不平等和为封建统治服务等负面因素,也应看到孝文化作为家庭粘合剂、社会稳定剂的作用。建设和谐家庭,必须有新的家庭伦理道德作为支撑。这种新的家庭伦理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从丰富的传统孝文化宝库中寻找资源,通过重构孝文化而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良好家庭伦理。纵观孝道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孝道的核心是敬老尊老,而这一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不仅能被历代统治者和普通百姓所认可,而且能够形成社会的共识,因而也就能沉淀为一种文化心理,产生一种共鸣力。在建设现代物质文明和和谐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已摆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使我们更要大力倡导孝文化,努力宣传孝文化,使人人有了孝道的规范,处处都有孝道的氛围,对实现党风、民风、社风的根本好转,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确实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孝道文化内涵,提升孝文化理念,不断使传统的孝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人类文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614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