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浚

  【摘要】本文主要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进行论述,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作出以下探讨,希望能给予相关专业读者借鉴。
  【关键词】路基 排水 防护 处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公路不管崛起,在公路工程中路基工作是公路施工的重要内容。是道路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做好该项工作尤为重要。在公路工程中,影响公路的好坏的原因众多,路基是其中的一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工程质量,路基又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所以其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其施工质量,这也是确保路基工程质量的关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1.1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 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的 路 床 填 料值应大于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1.2路基压实。
  现在的大型机械用在路基上较为广泛,普遍都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的效果当然是很明显。在压实效果来讲,有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在95%以上,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对于特殊的潮湿地区,压实路基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 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 3个百分点; 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而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又大于18的粘质土, 若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就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 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和生石灰,这也是不错的方法。同样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1.3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⑴黄土路堤施工时,首先要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纵向),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就可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
  ⑵黄土含水量过小,就可配水后在进行碾压;若含水量过大,则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再进行碾压。另外,也可掺入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⑶对于老黄土来说,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是他的特点,大块的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就应通过试验决定的措施来施行。路床填料时不得使用老黄土。新黄土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将大块的打碎,并在接近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
  ⑷对于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流槽,要根据实际的设计情况来建设,从而将水引至坡脚以外,对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应按设计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
  ⑸黄土地区的路基排水,对于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其主流、防冲刷、防渗透、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2、路基排水
  公路排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地下排水和路面排水。地下排水就是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二是路表排水就是将路面和地面的水迅速排出之后,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损害,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
  2.1地下水排水设计。
  可以考虑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的办法。在工程施工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又在路基的底部掺加低剂量的石灰来处理,并预留40cm厚的稳定层等,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2路表排水设计。
  (1)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设施,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
  (2)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
  (3)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
  (4)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2.3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
  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3、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且路基又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不断接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主要有三个方面:
  3.1坡面防护。
  其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岩土的风化导致的路基损害。通常的做法是石砌圬工防护,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存在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现在,种草防护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边坡较高则采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通行的办法是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长成草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和坡面防护的三重效果。
  3.2冲刷防护。
  通常此法用在沿河地区,采用的传统方法有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防护,改进后可以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聚酯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3支挡防护。
  (1)重力式挡土墙,石砌的,用于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
  (2)垛式挡土墙,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易于调整墙的高度。
  (3)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应用比较广泛。
  4、路基裂缝防治的施工技术
  4.1整体道床基层裂缝的控制
  在做道床基层工作时要考虑选用收缩性较小的水泥,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泥类稳定材料产生裂缝的机理。它产生收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温缩和干缩,而这两者又与材料的含水量和塑性指标有关,选择材料时要对材料的塑性指标进行试验。材料的塑性指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方可采购;在施工中可通过采用缓凝减水剂等方法,尽量使水泥达到最佳含水量,使裂缝的产生率降到最低。
  4.2整体道床面层裂缝的防治
  沥青整体道床非荷载裂缝是低温和疲劳裂缝二造成的,它与沥青的品质有关系的,主要是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针人度。国内外多项试验表明,针人度指标越高,温度敏感性越低。高粘度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较低,在选择整体道床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因为裂缝出现后,雨水就会沿裂缝下渗,侵蚀下面的结构层,降低它的强度,从而出现严重的整体道床损坏。
  5、结束语
  以上是对路基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总结,施工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以应用,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施工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施工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894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