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的现状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豫 李海燕 罗渝川

  摘 要:自2015年起,中国民航局规定在招收飞行学生时必须进行心理健康评定,评定结果将作为招飞机构的淘汰依据,这是中国民航首次对招飞机构在招飞时进行心理选拔提出明确要求。该文对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应加大对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的重视程度,并建议航空公司开展和完善在职飞行员心理保健工作。
  关键词:民航飞行员 招飞 心理选拔 心理保健
  中图分类号:R741.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247-01
  1 飞行员心理选拔
  一战以前,人们认为,飞行员只要身体健康、发育正常就可以驾驶飞机。一战时的统计数据发现,各国飞行练习的技术停飞率高达60%以上,而飞行事故中有90%以上都是由于飞行员不适合飞行工作而引起的。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飞行员不但需要掌握飞行技术,还必须具备与飞行职业相吻合的心理品质,由此引发了飞行员心理选拔的产生和发展,二战后,民用航空的飞速发展,将心理选拔引入了民航领域,如今,心理选拔已经成为民航招飞的重要环节。
  民航飞行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高强度特殊工作,是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的敏感性职业,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高危性、职业技能的复杂性、要求飞行员不但能够在常规的飞行活动中表现稳定,还需要在特情状况下冷静而高效地解决问题,客观上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飞行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1],具体来说:(1)要求飞行员心理健康;(2)要求飞行员具备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空间定向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等一系列相应的信息加工能力;(3)要求飞行员在高压状态下能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操作能力。
  国内外通行的做法是在招飞阶段就对候选者进行心理选拔,以一定的比例淘汰掉表现较差的个体。这种“筛选―控制”的培养模式将选拔与训练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飞行员培养的通用模式,尤其适用于我国民航飞行员的培养。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年轻人普遍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心理选拔变得更为重要,通过入校前的心理选拔,既可以提高飞行学员入校时的基础素质,又可以降低飞行员训练的成本,最终达到保障飞行安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2 国内外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现状
  2.1 欧美各发达国家心理选拔现状
  决定是否应用心理选拔,目前的情况是,各航空公司具有自主权。几十年来,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和法国航空公司为代表的大量航空公司一直坚持招飞的心理选拔;美国各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有许多是从空军飞行员退役而来,也都经历过心理学测试[2]。现行欧美各国进行的心理选拔主要包括三部分:(1)认知能力,测试候选者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等,存在多个标准,通常通过纸笔测试或计算机测试来完成;(2)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候选者在实际操作仪器设备时的手眼脚协调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等,通常通过操作性的仪器测试来实现;(3)候选者的人格或性格特征,测试候选者的各项人格或性格特点,以确定是否适合飞行职业,通常通过问卷加上专家访谈来完成[3]。
  2.2 我国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现状
  2014年之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招飞心理选拔标准和要求,各航空公司是否进行、以及使用哪种系统来进行心理选拔,并无统一规范,甚至同一公司的各分子公司执行方式也各有不同。
  近年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一直把心理选拔作为招飞的必要环节,其心理选拔系统是在原德国汉莎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4],此套测试可以在初检阶段淘汰不适合飞行职业要求的考生,在正式体检阶段评定出适合飞行职业的考生。根据已有常模,按照选拔的不同目的,此套测试既可以做到“选优”,也能做到“淘劣”。近7年(2008―2014)来,此套系统已对1.4万多名飞行考生进行过测试。
  自2015年起,中国民航局规定在招收飞行学生时必须进行心理健康评定,评定结果将作为招飞机构的淘汰依据,这是中国民航首次对招飞机构在招飞时进行心理选拔提出明确要求,现使用的选拔方式为MMPI-2测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
  3 我国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的建议
  3.1 我国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现存的主要问题
  (1)在心理选拔的标准方面,世界各航空发达国家之间至今尚未形成共识,国内也未形成统一标准。
  (2)心理选拔的效果缺乏长期追踪的数据。
  (3)专业的航空心理从业人员数量较少。
  3.2 未来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的建议
  (1)加大对飞行员心理选拔的重视程度。
  建议从心理健康、心理品质和应激能力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进行飞行学员入校前的心理选拔,从而做到关口前移,提高飞行员培养效率,保障飞行安全。
  (2)航空公司应开展和完善在职飞行员心理保健工作。
  心理状态及其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除了在入校前进行心理选拔之外,航空公司还可以在入职后对飞行员持续进行心理保健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航空公司在年度体检中适当加入心理状态评估;建立飞行员心理档案,以便持续监控飞行员心理状态;建设飞行员心理状态监测、评估和干预平台,通过专业人员飞行员提供专业指导、培训或咨询,以帮助飞行员处置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飞行员的工作绩效,保障飞行安全。
  4 结语
  长期的飞行实践和近期的飞行事故和事故症候表明,保持和提高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飞行技术和飞行经验一样,都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管理机构、招飞单位、飞行学校和航空公司应通力合作,在飞行学员的招录环节做好心理选拔工作,挑选出适应飞行工作的候选者进入飞行队伍,还需要在飞行员的职业生涯中,进行系统的心理保健工作,保证飞行员队伍的稳定性,最终达到安全、高效、舒适飞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为民,罗晓利,扬虎.国内外飞行人员心理选拔研究综述[J].国际航空,1995, 40(2):28-31.
  [2] 王若竹.欧美飞行员选拔中各种心理测验有效性的综述[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20(3):17-20.
  [3] Damos D L.Pilot selection batteries:shortcomings and perspectives[J].International Aviation Psychology,1996,6(2): 199-209.
  [4] 肖玮,游旭群,苗丹民.德国汉沙航空公司和西班牙航空公司联合心理选拔系统简介[J].航空军医,1999,1(2):95-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079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