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未独立提出虚拟资本理论,而是在论述信用制度和银行资本后,提出了虚拟资本理论。文章主要从虚拟资本的起源及产生、内涵及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一方面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为实体经济增加动力。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预防泡沫经济的出现。
  [关键词]马克思;虚拟资本;实体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114
  央行2014年11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1.2倍。央行降低存款利息以来,中国股市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开始了新一轮的牛市。据有关数据显示,股票基金6个月涨幅超154%。券商银行股领跑上涨,多日券商银行板块股票涨幅超过10个点,大盘也从2800多个点上涨到最近的3200多点。2013年,证券市场对GDP的直接贡献达239077.19亿元,占同期GDP的0.9%。除1998年外,证券业对经济增长是正向拉动,且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力越来越大。虚拟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由1.9%上升到5.4%。自2015年8月2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已提出了100多年。但马克思所揭示的虚拟资本的实质并没发生根本的改变,相反,更加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虚拟资本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银行家威里瑟姆提出的。他提到了“要判断汇票有多少是来自实际的营业,有多少是人为地制造的,只由空头汇票构成,这是不可能的。空头汇票,是指人们在一张流通的汇票到期以前又开出另一张代替它的汇票,通过单纯流通手段,就制造出虚拟资本”。“在货币过剩的时候,这个办法被人使用到惊人的程度。”他认为虚拟资本是可以加以创造和利用的。马克思由此创建了虚拟资本理论。
  1 虚拟资本的起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在深入分析生息资本、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虚拟资本的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第一,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信用发展的产物,是生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其主要形式是股票等有价证券;第三,其价值有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虚拟资本代表着现实资本,以现实资本为基础。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会引起虚拟资本价值的变动。
  1.1 虚拟资本起源于货币的支付手段
  虚拟资本的萌芽状态表现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关系也发展起来。等价物-商品和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买卖过程。货币只是执行观念上购买的职能。由契约规定所卖商品的价格,契约以债券的形式代替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由出售商品得到的债券本身取得了信用货币的形式。这种债券又因债权的转移而流通,随着信用事业的扩大,信用货币产生。
  1.2 虚拟资本是由生息资本演化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信用货币取得了货币资本形式。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单个资本的积聚已经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日益完善使得一部分货币资本可以由银行家贷给职能资本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通过特殊形式转让,并获得利息,使自己增殖,因此成为生息资本。”在这里,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G-W-G”简化为“G-G”,没有借助任何中介就实现了价值的增值。这种自己对自己本身的关系――当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看作整体和统一体时,资本就表现为这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上,资本就表现为会生出货币的货币。生息资本就成为一种虚拟的资本形式,即虚拟资本。同时,生息资本的形式产生“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的结果”。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利息再成为产生这个货币收入的资本,利息会表现为本金。同样,能够获取固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也取得了虚拟资本的形式。
  1.3 信用制度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虚拟资本的规模
  在论述虚拟资本的产生时,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他在分析虚拟资本以发达的信用制度存在为前提时,指出:“真正的信用货币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虚拟资本是信用被使用到惊人程度的结果。同时,虚拟资本是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实现的,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货币资本商品化是信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金融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货币资本化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变成了商品,“货币取得了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作为资本职能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转化为资本而生产的利润。就它作为可能的资本,作为生产利润的手段的这种属性来说,它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
  2 虚拟资本的内涵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给出虚拟资本的概念,而是从狭义和广义上以银行资本的组成论述了虚拟资本。银行资本是为经营银行业投下的自有资本,以及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狭义上,虚拟资本主要是以股票形式存在的资本。它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领取收入的凭证,是资本的一种纸制复本;只是对其所有者来说是资本,实际上是收入的资本化。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收入资本化。广义上,虚拟资本是指银行的借贷信用、有价证券等形成的资本的总称。银行家资本都是虚拟的。所有这些证券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或者像国债那样不代表任何资本,或者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它们自身没有内在价值,不能直接作为现实生产要素发生作用,而只是所有权证书,反映着债权债务关系。它们只有通过作为资本投入,才能转化为一个自行保存的价值。
  综上,马克思所认为的虚拟资本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是以现实资本为依托的,通过投入实际的生产过程而使货币资本所有者获得资本所有权收入,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其次,虚拟资本是幻想的产物,当它完全不作为现实生产要素或资本发生作用,只是作为一种投机手段时,具有纯粹的虚拟性。
  3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由虚拟资本的双重属性可看出,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虚拟经济是一柄双刃剑,既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为实体经济增加动力。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必然带动社会生产的过度膨胀,促进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4 结 论
  虚拟资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害。对于股市的大涨,我们要加强监管,预防股市失控,预防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盲目的扩大规模。虚拟经济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泡沫经济,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在虚拟资本的发展逐渐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相脱离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虚拟资本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尽量消除其消极影响,大力促进虚拟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不断汲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精髓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刘俊民.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国际经济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4]林增进.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虚拟资本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5(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117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