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自产业集群理论产生以来,产业集群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产业集群的理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群;概念;类型;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7月21日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关于集群的概念不同学者的理解和定义不同,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波特首先提出来的,Porter(1998a)指出集群是相关企业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集中现象。集群由一系列相关联的企业和其他对竞争有重要影响的实体组成。Crouch and Farrell(2001)认为,一个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由于共同性和互补性,由相互联系的企业和相关的机构所形成的一个地理上集中的群体。Rosenfeld(1997)指出:集群仅仅被用于代表那些因为地理集聚性和相互依赖性而能够协同生产的企业的集中,即使它们的就业规模可能并不突出。Feser则认为,经济集群不仅是指相关的和支持性的产业和机构,更应该指那些由于关联性而更有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机构。1996年,Swann and Prevezer提出,集群在这里被定义为基于一个地理空间上,同一产业内企业的群体。1998年,他们又加以补充和完善,认为一个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相关产业的一个大企业群。Simmie and Sennett也曾指出,我们将创新型集群定义为:主要通过供给链,并在相同市场条件下运作的,具有高层次协作的大量相互关联的产业中的企业和(或)服务性企业。Roelandt and Den Hertog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集群的特征是在一个价值增殖生产链中相互联系的,具有强烈相互依赖性的企业(包括专业化供给者)组成的生产者网络。Van den Berg,Braun and Van Winden认为,目前流行的名词“集群”是一个主要与网络中地方或区域维度相联的概念……大多数定义都具有这一观念:集群是那些生产过程由于商品、服务和(或)知识的交易而紧密关联的专业化组织的地方化网络。Enright则认为,一个区域集群是一个产业集群,其中成员企业相互之间紧密集聚。
  (二)产业集群的类型。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研究的视角不同,定义也就不同,对集群类型的划分也有所不同。Markusen(1996)依据产业区结构特征,把产业集聚划分为:马歇尔新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产业平台、政府定位型产业区。Tichy G.(蔡宁,杨闩柱,2003)依据产业生命周期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四个阶段: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McCann等(2002)从一个交易成本的视角,根据集群中企业特征、集群内关联和交易的特征将产业集群划分为:纯粹集聚、产业共同体和社会网络。Guerrieri and Pietrobelli(2000)也从企业间关系出发,提出将产业集群分为:(偶然的)企业的地理集群、马歇尔式(意大利)产业区域、存在某种领导者形式的企业网络。从价值链的治理结构角度,Gereffi也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划分:纯市场结构、科层结构和三种网络结构:标准型或模块型、关联型和俘获型或被控制型。罗若愚(2002)等,也依据集群形成方式将集群分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原生型”产业集群)、广东外向型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及国有企业衍生形成的产业集群(“衍生型”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经济理论和内部经济理论,他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指产业发展的规模,他称之为外部规模经济,这是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着很大关系的;第二类是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称之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通过研究工业组织,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马歇尔把这种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称作“产业区”。他还用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的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集群现象。因此后来,克鲁格曼就把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关于集群理论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马歇尔的理论并没有考虑到区域内企业的成长以及区域之间企业的迁入迁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韦伯认为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与成本的对比。他认为企业为了追求集聚所带来的好处而迁移,且只有当所增加的运费小于或等于迁移后集聚节约的成本时,集聚才有可能发生。韦伯把产业的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集中化;第二阶段是由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的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的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认为集群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自发形成的,并不需要政府这种外部力量的介入。韦伯虽然运用模型对产业集聚的优势因素进行了量化研究,但是也只是一种纯理论化的研究,他对于集群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历史因素,只是单纯地从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其研究缺乏一定的现实基础。
  (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概念的提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地方,然后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佩鲁把这些点称为增长极。增长极通过其推动性产业以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和扩散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后来,保德威勒又对增长极理论加以补充,使得增长极的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把增长极的概念延伸到了虚拟空间经济的发展。指出推动型产业能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列昂惕夫乘数效应,这是通过现有经济部门的相互关联性而导致的经济效果快速膨胀;二是极化效应,这是随着推动性产业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导致的区外其他关联活动形成时,极化效应才发生。   增长极理论强调政府在产业集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当政府对某一推动性产业进行扶持时,就会产生围绕这个推动性产业的集聚,形成创新能力,再通过乘数效应及扩散效应,推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
  虽然在马歇尔和韦伯时就已经产生了产业集群,但那时的理论还偏离主流经济学。直到迈克・波特提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概念才又重新受到重视。之后,克鲁格曼又对波特的理论加以补充和完善。波特和克鲁格曼提出产业集群的理论,标志着产业集群理论的正式形成。
  (一)波特的“竞争钻石”理论。波特提出了“产业集群”这一概念,并通过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等10个国家的研究,提出了“钻石”模型。他认为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六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有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以及政府和机遇。他认为正是这六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多个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的产业集群从三个方面影响竞争:一是提高区域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这种理论认为,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企业数目达到最初的关键多数时,就会触发自我强化的工程,而新的产业集群最好是从既有的集群中萌芽。
  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过于强调国家和政府在集群中的作用,并且把复杂的经济活动简单地归纳为六个要素,这与实际情况有些不符。
  (二)克鲁格曼的产业集聚理论。克鲁格曼把空间思想引入正式的经济分析,是马歇尔以后第一个把区位问题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关,能够导致收益递增。克鲁格曼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趋势,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他还指出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起了很大作用。1991年,克鲁格曼在一篇文章中把地理因素重新纳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中,并且通过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这就使得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选择那些市场需求大的地点,而大的市场需求又是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最终形成中心――边缘模式。克鲁格曼还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的,而且空间集聚一旦形成,就会自我延续下去。
  克鲁格曼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学者称之为新经济地理理论,他将运输成本因素考虑进来。这一理论为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会促进地方集聚的产生。
  四、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进展
  由于所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学者有自己的见解,不过较为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
  (一)新产业区理论。新产业区的概念是由意大利学者巴格纳斯科首先提出来的。巴格纳斯科认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1990年,巴卡蒂尼进一步指出,新产业区是一个社会和地域性的实体,它是由一个在自然和历史所限定的区域中的人和企业集合的特征所决定。新产业区的首要标志是本地化网络,也就是区域内行为主体之间的正式合作联系以及其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关系。巴卡蒂尼虽然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但却是因为皮奥勒和撒贝尔提出了弹性专精理论后才让这一理论引起关注。皮奥勒和撒贝尔认为,以弹性专精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柔性加专业化。所谓柔性指通过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不断改变生产过程,专业化指这种资源的再配置是在有限范围内进行的,因为进入某一产业界的企业都认为“他们的行业”是生产此领域内的产品而不是其他领域的产品;二是限制进入。一旦形成产业集群区,则区外的生产者无法享受区内的各种资源及制度性供给;三是鼓励创新和竞争但限制过度竞争。因为恶性竞争如工资等工作条件的竞争会阻碍技术进步。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科斯和威廉姆森。1937年,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是作为价格的替代物而产生的。1975年,威廉姆森出版了《市场与科层》一书,随后,又在1985年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威廉姆森在这两本书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他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来解释经济活动的体制结构,并且提出了“中间性体制组织”的概念。这里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就是指产业集群,这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纯层级组织之间的组织形式。这些中间组织的存在,是其本身从效率的角度或者说是“生存能力”的角度内生性决定的。根据这一观点,可以把产业集群理解为:产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是介于纯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这一组织形式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交易成本的降低,达到追求区域范围经济的目的。
  (三)新社会经济学派。新经济社会学有三个基本主题:根植性、社会网络和制度。新社会经济学派是从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引入了社会结构,并且还发展了根植性、经济的社会结构、网络理论等思想,从而在经济决策时,充分地考虑到了社会、文化、权力、制度、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把经济学和社会学较好地结合了起来。
  (四)区域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的这一思想是由熊彼特首先提出来的。之后,欧洲GREMI小组是从社会文化环境这一角度来分析集群的。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创新环境从广义上指的是产业集群所在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一般意义上是指在集群所在地促进创新的各种制度、法规、实践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
  另外,有的学者从产业集群的内在推动力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把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分为:(1)从竞争的角度:这种观点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代表人物是波特和Chintz。波特讨论了竞争产业结构,并指出在一定区域的产业集中指数并不能代表公司间的竞争程度,产业内的竞争风气要比产业集中指数更能说明这一点。Chintz则最早进行了市场结构和地理集中的联系的分析,认为企业间的联系和产业间的组织共同影响着区域发展路径,公司结构和竞争区域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2)从合作中的竞争角度:这种观点认为是企业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是集群产生的原因,强调在竞争中找合作。主要人物:迈克尔・恩赖特、Carlos Quandt和Meyer-stamer;(3)从创新环境的角度:从创新环境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认为创新环境是企业进行创新的约束系统,是一个学习系统,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创新环境”是由艾德洛特(1984)、梅拉特(1986)提出的,后来,卡玛格尼进一步发展,于1991年提出了“创新网络”;(4)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这一理论是从知识内生和知识扩散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的,主要贡献是知识和人力资本集群的新视角来研究,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可以扩展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边界,进而形成总体规模报酬递增;(5)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社会资本理论从网络、信任、信息等方面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认为集群中个人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而企业之间的隐含合同实际上是信任的替代品。并且通过所暗含的合作互利的假设前提来说明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个人系统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上述关于集群演进的理论由于分类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分类方法的相似之处,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产业集群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在研究时要仔细分析其异同,可能会从中受到不少启发。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都不同,研究学派众多,已有的研究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也引起了更为严重的混论和困惑,产业集群的许多问题都还没有形成定论,关于集群的理论成果也都太成熟。而且,集群的理论是针对西方国家的问题提出来的。所以,在应用产业集群理论时,要求学者尤其是政府要持谨慎的态度,根据各个地区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谢贞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5.
  [2]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3]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N].山西师大学报,2005.11.
  [4]范晓屏.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5]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3.
  [6]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136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