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紫砂壶的命名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紫砂历史的长河中,各种壶名被赋予各种优雅的解释,人对待美学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展现。
  紫砂壶审美,人们首先是观其形、审其美,然后才是喝茶,象形的起名最为多见。一般而言,紫砂陶器分为光器类、花货类和筋纹器类,光器又分为圆和方器。在此大类下,很多命名令人一目了然。例如,传统素器里的“掇球壶”,即因壶形似两球相累而名之;而“四方”“八方”“砖方”“升方”壶则是直接描摹了方器的壶形。对很多从自然植物里得到灵感的紫砂艺术品,尤其是一些筋囊器,象形命名则更为多见,例如僧帽、合梅、南瓜、龙头八卦一捆竹、鱼化龙、玉兰六瓣、菊花八瓣等,读者一听到这些名字就能很自然联想到紫砂壶的造型。在此基础上,壶艺的某种装饰也能融进壶名之中,如“八卦彩绘大壶”“开光彩绘紫砂方壶”“四方彩绘壶”等壶名中,既点出壶形(大壶、方壶、四方等),又指出了装饰特点即彩绘;而如“锡包壶”“包锡罩壶”在壶名中点出了包锡装饰工艺;如“红木镶嵌御包壶 ”“贴花四方开光壶”“泥绘束腰圆壶”“绞泥莲子”则分别在壶名中点出了红木镶嵌、贴花、绘泥、绞泥等装饰手法。
  紫砂壶里有一款叫“博浪锥”,取材自秦末汉初典故,高祖刘邦谋士张良策划反秦,遣友苍海公等刺杀秦始皇未遂,海公慷慨就义,后世人因此创造此壶。还有一款“东坡提梁壶”,相传是大文人苏东坡设计的,东坡曾客居阳羡,且好饮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佳话流传,后人加以附会,便把提梁壶命名为东坡提梁壶,使之更加厚重。
  象形命名是一种必然延展,就是从物形中得到超脱物象的人意。就比方说“井栏壶”,原本只是形如古井,但人们从“井”联想到“饮水思源”,就很容易理解为何这类同样形状的壶,又可被命名为“思源”壶。而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紫砂壶,又可以名以“高风亮节”“劲节清风”“傲冠群芳”等拟人化的叫法。著名紫砂艺人朱可心将自己创作的梅花壶命名为“报春壶”,使人联想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词句,还有人将松、竹、梅“岁寒三友”浓缩于一壶,称为“三友壶”,这些壶名由象形而引申,相对含蓄,符合文人雅士的需求。
  由象形而引申再到更富文人化的命名,必然是由于文人的参与而导致的。比如在曼生壶之前,紫砂壶形制主要传承了壶具的历史形制,它主要传承和模仿着陶器、青铜器、瓷器的形制。曼生壶则大胆地突破了这一传统。这种对传统形制的超越,完全能从相传的曼生十八式以及那些壶的命名,加之其壶铭中寻找答案。
  有一款曼生壶,叫“合欢壶”。合欢是四川南部一县名,赤水河和长江在此汇聚,“合欢”之意是两人共同欢乐。为何欢乐呢?曼生素来仰慕东坡,东坡有《汲江煎茶》说:“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活水在古代经常被意指合江之水,那么最好的茶饮之趣无疑就是用好水(合江水)沏以名茶(阳羡茶)的欢乐,“合欢”因此便对应着那把曼生壶的铭文:“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一呼一应,别有情趣。
  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命名,来自日本的奥玄宝,他将砂壶当成有生命的人而加以命名。例如“梁园遗老”“萧山市隐”“独乐园丁”“卧龙先生”“凌波仙子”“浴后妃子”“铁石丈夫”“风流宰相”。不仅如此,这些壶还有姓、名、字,如“方山逸士”姓区,名瑞,字元正,而“红颜少年”姓殷,名妍,字倩兮等等。其实说通俗点,“方山逸士”就是砖方壶;“卧龙先生”就是曼生的“箬笠壶”,“凌波仙子”就是筋囊器“水仙六瓣”,而“红颜少年”就是朱泥壶。
  这些名字丰富了人们对茶具的美学想象,也映射了文人雅士们别有情趣的闲赏生活。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280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