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实施绿色信货政策和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绿色信货政策
  一、绿色金融的概念
  绿色金融是一个新兴概念,又称环境金融,最早约出现于1997年。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4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提供的定义:环境金融(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瓶颈
  我国相当多的中小型污染企业采取民间融资或自筹资金,基本不向金融机构贷款或很少贷款,又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因而难以对这些数量大、涉及面广的中小型污染企业在融资环节发挥制约作用。
  (二)执行瓶颈
  目前,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金融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金融企业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因此,目前推行绿色信贷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标准也不完善。
  (三)信息瓶颈
  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性有待完善。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要求,影响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同时,商业银行不能提供环境信息使用的反馈情况,没有真正做到数据共享;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专门人员、机构及制度,信贷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制约了绿色金融的深入发展。
  三、发展绿色金融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
  我国作为以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为当前首要任务,以建立“两型社会”为奋斗目标的“环境大国”,完全有必要尽快组建一家以防止环境污染为主要任务的政策性“绿色银行”。
  (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
  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支持,实施绿色信贷政策重点是扶持发展循环经济。采取“停贷治污”是治理环保的有效措施,把环境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之中,推广绿色会计报表。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的贷款实施惩罚性高利率;对有严重污染的企业不对其贷款;对贷款之后才发现有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提前收回贷款;而对有良好环保记录的普通企业则提供优惠贷款;对企业贷款用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的贷款项目应该予以支持等等。以上一系列措施主要是通过融资环节影响企业资本成本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目的是要引导企业走向环保之路。实施绿色信贷需尽快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并建立长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此外,还要鼓励个人“绿色消费”,对个人消费品的信贷采取差别政策。对公众购买环保型消费品,如环保汽车、家电等,银行可联手商家推出贴息甚至免息的消费贷款鼓励其消费。但是,如果购买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如助力车等,则可以不予贷款,从而有效地抑制这类产品的消费。
  (三)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推出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保险也就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企业就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在保险公司投保,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与企业的赔付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在国际上,绿色保险已经是一个通行的保险品种,国内2008年上半年也出台了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但是,在推行绿色保险产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防范企业在投保之后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做到精细化、科学化。发行绿色证券产品。如果把环境质量评估作为企业上市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有很大的市场导向作用。企业上市融资或上市后再融资时,应审核其环保事项,环保不过关的不能上市或再融资。同时还可以发行绿色优先股,用于专门建立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体系。这样,从上市的角度,也能在环保方面,约束所有的上市和期待上市的公司。
  (四)建立相应的金融机构的监督机构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们愈发认识到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性。目前,对于国家去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只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少数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落实较好。这种状况就会导致污染企业即使在上述银行贷不到款,也能转移到其他银行进行贷款,因而也就达不到真正地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的目的了。所以,应建立相关机构,监督金融机构的环保措施、环保行为。比如,可以建立金融机构环境信用评级,将金融机构在环保方面的表现纳入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考核因素之中。对相关措施落实到位的金融机构给予较高的信用评级,反之,则降低其信用等级,以便从融资环节对金融机构施加外部压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盈利的角度看,金融业实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国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新金融投资理论等学术研究已经深入开展,并取得了相当成果,金融企业亦已行动起来实践新型的金融发展战略,将企业竞争力和改善环境联结在一起。反观国内,有关学术研究尚未真正开始,金融业和公共部门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也没有金融业的深度参与,绿色金融或可持续融资只能是徒有其表。因此,现阶段我们应首先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文化,加强全社会对绿色价值的认同感,增强环境责任感。同时,应借鉴国外研究和实践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具体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宫晓琳.宏观金融风险联动综合传染机制[J].金融研究,2012(05):56-69.
  [2]张成思,李雪君.基于全球视角的中国金融发展指数研究[J].金融研究,2012(06):54-67.
  [3]董晓林,徐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2(09):115-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674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