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实践“三证合一”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苏省是全国较早在省级层面推行“三证合一”改革探索的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总体框架的设计,按照积极稳妥、简便高效、依法行政的原则,积极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一、统筹谋划,高度重视,充分做好改革推进前的各项准备
  “三证合一”改革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促进投资便利化,打通部门间壁垒、健全联动监管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三证合一”专项改革领导工作组,建立了高层次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跨部门的协调推进机制;印发了《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以及《江苏省“三证合一”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全省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设计改革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确保江苏省“三证合一”改革统一有序地开展。
  二、点面结合,鼓励创新,突出化解改革中的难点问题
  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起部门之间联动简便审核、信息互通共享的有效机制。江苏省从2011年开始按照“提前服务、一窗办理、一次填报、信息共享、共同审批、全程监察”的要求,搭建起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平台,该平台可横向支持14个部门、27个项目的同步审批,纵向可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应用,为全省开展“三证合一”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化保障;重点支持宿迁市开展“一企一码”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即将原有的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和税务登记证号,改为按一定规则重新编制的独立登记代码(即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作为法人和组织唯一的、终身不变的主体标识代码,并逐步在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市场交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中推广使用,被国家工商总局、中央编办等部门联合调研组评价为“全国‘三证合一’改革的生动实践范本”。
  三、纵横联动、平稳过渡,改革实践初步取得成效
  为了确保“三证合一”和“一证一号”的改革探索既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又能符合现有法律框架和行政管理要求,一方面,统一省级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并联审批平台的升级进度和数据接口标准,将省、市、县区、乡镇的软件系统进行上下联动调整,确保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宿迁在推行“一表申请、一窗收件、核发一照、加载一号”的同时,实施“新老码二路并行”,在改革过渡期内,可以对登记人同时赋予“老码”,或由工商、质监等部门提供新老证号提醒卡和证明卡,方便企业办理银行开户、增值税发票开具,以及到“一证一号”试点地区以外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
  截至目前,全省9个市27个县(区)已实现“一证三号”登记,已发放“一证三号”营业执照4312份。宿迁自4月15日正式启动试点,共76家单位,包括53家市直部门和首批23家社会应用单位,直接参与了“一证一号”改革,其中80%以上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一证一号”,其中“单一运行”的有22家,“二路并行”的有27家,暂不用录入新码的17家。新登记的企业或非商事社会主体凭借18位新码以及并行使用的组织机构代码,可以顺利地办理税务登记、社保登记、车辆及不动产登记、银行开户、水电气热开户等运营手续。
  通过探索实践,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效:一是促进了创业和投资便利,有利于加快建立程序更为便利、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新模式;二是优化了行政监管体系,通过推行“一码制”,有效打通部门间的壁垒,实现软件系统的有效对接,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三是有利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可有效化解由于发证主体不同,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登记号码不统一、软件系统不统一,导致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兼容难度较大的难题,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建议
  从江苏省“三证合一”和“一证一号”的改革实践看,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税收征收管理法》、《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对制发税务登记证和机构代码证都有具体规定,改革存在与现有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此外,虽然江苏省文件规定,在省内对“三证合一”新证要予以认可,但部分企业反映,存在到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基本账户登记、到公安部门办理企业车辆相关手续,新证仍然不被认可,企业还需重新办证等问题。
  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向纵深方向推进“三证合一”改革,建议:一是加快顶层设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部门较多,既有10多个发证机关,也有70多家使用部门和社会应用单位,地方协调难度较大,需要从中央层面加快推进顶层设计;二是推进高位修法,建议修改《组织机构代码证管理条例》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改革提供法律支持;三是开展全国的相关操作系统和信息平台研发工作,并加快推进系统对接耦合,为改革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758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