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是进行企业经营行为、管理行为重要的方式之一,通过自我评价发现一些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措施来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为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做铺垫。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评价内容与评价结论关联性较弱,忽视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评价,评价过程中的定量评价缺失等不足。应通过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增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影响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行为的执行力,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等途径加以完善。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评价方法;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6-0229-02
  我国专门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相关理论研究数量并不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企业的发展不能处于一个消极的位置,而是要以相关的经济政策为契机,对经营行为与未来规划进行科学的评价,保证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机制十分关键,是企业主动剖析现状、改进经营模式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的不足
  (一)评价内容与评价结论关联性较弱
  当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自我评价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评价的内容与评价的结果关联性较弱。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评价的结果内容也比较模式化。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结论与控制目标上是具有重合性的,但是其进行自我评价的信息也仅仅通过内部控制的几个要素做了相关的描述性评价,在描述的过程中也没有建立与控制目标的联系,导致逻辑关系的断层。而在最终结论中,“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总结却缺少完整的论证支持,逻辑连贯性较差,整个证明过程存在问题。企业自我评价结果与评价内容需要符合逻辑关系,并且保证各个要素的证明力较强,论证内部目标的控制结果,将二者构建的模型联系起来。可见,评价内容与评价结论关联性较弱的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内部自我评价的准确性。
  (二)忽视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评价
  其次,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自我评价内容,往往忽视企业文化。根据自我评价报告,企业文化主要是作为内部环境的一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并没有单独评级企业文化的内容,而且最终的评论结果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当下的经营理念、获得的嘉奖、内部的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等,并没有详细分析企业文化的内容,具备怎样的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如何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对长远的规划有怎样的影响,这些内容都没有涉及到。笔者认为,企业文化需要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进行深入剖析,仅仅作为内部要素是很难评价其重要性的。因此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因素中,企业文化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评价过程中的定量评价缺失
  最后,企业在具体评价中,定量评价缺失。通过对企业披露的信息的分析,企业当下进行的自我评价多数是定行评价,很少进行客观全面的定量评价。评价报告的结论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化。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自我评价是展现企业发展情况的基本参考,投资者在了解了不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后,很难通过简单的定性评价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但是也有反对的观点认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本身就是通过企业的视角,不同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同,评估内容也有很大差异。但是对于企业投资者而言,不同企业之间的内部控制水平是十分关键的。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的选择,要参考各个要素的指标,提高对内部目标控制的合理性,保证其每个要素的基本比例。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包括算数平均法、风险等级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每种方法倾向的重点不同,在内部控制的结果中也会有一些差异。算数平均数法在定权重的时候不够准确,风险等级法需要将每个要素进行量化的等级评定,在具体操作上有很大难度。层次分析法是以多个要素为主题内容,操作相对简单,通过指标的两两比较,构建矩阵,通过数学分析法来处理各个要素之间的权重问题。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选择要结合公司的要素现状,并且将各个内容最大程度细化,根据控制目标的基本要求,由评价主体做出综合考量。一般评价很难精确到准确数值,属于一种模糊性评价。因此笔者选择层次分析法与数学平均数法,最大程度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与科学。
  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与自我评价,首先要构建专门的评价机构。企业的自我评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进行全体员工与管理层级的共同参与,笔者认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利,是权利部门、管理部门与审计部门的员工。专门的评价机构要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级具有领导职权,通常由董事会与审计人员组成。中间的主要是由管理层与内部控制部门组成的实施层,最底层则是由员工组成的执行层。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要根据专门的程序进行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二)增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影响力
  其次,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需要增强市场影响力。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管理行为的根本目的是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且通过评价报告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如果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得不到其他经济主体的肯定,那么企业在市场上便会很快失去活力。提高影响力可以通过加大宣传的方式,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稳固的地位,在行业竞争中也能够脱颖而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既要得到市场的肯定,也要向其他企业展现自己的发展潜力,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企业只有认识到披露信息的重要,才能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行为的执行力
  再次,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行为的执行时,仅仅凭借完善的《基本规范》,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力,也是毫无意义的。执行的落实需要一套完善的规范性流程,其中前期的讨论与科学性论证,并且能够将具体的责任内容落实,后期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高效的执行可以将企业的各个要素转为发展的动力,为内部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同时也能向企业展现更好的发展前景。由此一来,就能妥善解决当前自评报告中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在操作上则可以从战略、人员和运营上着手,提高对内部控制法规的执行力。
  (四)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
  最后,企业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实施统一的量化标准,并且根据要素的性质,定量评价,避免出现评价结果无效性的情况。如果企业各自设置一套评价标准,最终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很难进行同类别的比较,在判断内部控制效果上也存在障碍,不利于评价内容的开展。因此,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决定评价质量的重要环节。
  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关系到企业市场定位,对于投资者而言,也能够从评价内容上来判断企业的发展情况。因此企业要重视评价的方法与内容,选择合理的评价途径,提高企业内部各个要素评价的科学性。在具体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通过构建专门的评价机构,提高内部控制的市场评估水平,并且将控制内容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执行动力,不断优化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申小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4).
  [2] 杨凌雁.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5).
  [3] 王楠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5).
  [4] 李 娜.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3(5).
  [5] 魏向阳.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4),01.
  [6] 张 键.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3(1).
  [7] 王攀峰.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6).
  [8] 宿伟娜.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4).
  [责任编辑:庞 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775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