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元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对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适当、系统的通识教育,对于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乃至良好的个人品质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的建设对于大学是必要的,同时,需要有更深一步的实践探索。我国大学应确立旨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策略,一方面要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指导通识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关键词:人文素质;通识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6-0241-02
  在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启蒙阶段。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实质化发展阶段,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还是不够的。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匮乏,然后是理想信念的淡漠,还有心境的失衡以及缺乏对精神家园的建设。这就需要以通识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元素。
  一、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元素
  (一)人文素质是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精神是核心。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现代成功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当中,智力因素仅占20%,而80%则来自于非智力因素,即一个人的意志品格、道德心态、情感情绪、人际交往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身体状况等。人才质量不仅体现在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也体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上,其中基本素质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比,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要更长远、更持久。因为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任何一种技术,任何一门专业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在学校学习的任何一门专业技能都不可能保学生一辈子,只有素质是持久的。如果我们“授之于渔”,必然强于“授之于鱼”,就会为学生开启另一扇大门,打开另一个新天地。而这里“授之于渔”的“渔”就是指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质功底,教给学生更新知识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实现社会价值
  各个国家对职业能力都有独特的理念和实践,很多国家提出“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y)最早由德国提出,是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跨岗位、跨专业、跨职业的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能力。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能力、交际能力、社会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关键能力根本而言是一种素质,如“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力”等等就与我国提出的人文素质相近。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指就业创业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人文素质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从事职业工作的技能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这是就业创业的前提;方法能力指的是学生所需的从事职业工作的工作和学习方法,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这是就业创业的关键所在;第三个部分是人文素质和社会能力,指的是学生所需的从事职业工作的人文和社会行为能力,包括在文化上的、审美上的、人际交往上的、合作以及适应等多个方面上的能力,这是就业创业能力的核心能力。
  人文素养不仅对就业会产生很大影响,对整个的人生,以及提升全民素质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要通过提高人文素质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能力,进而实现社会价值。
  二、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元素
  (一)通识教育的出发点
  通识教育源出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大力提倡的“liberal education”(自由教育理论),得到纽曼(Newman,1801-1890)等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大力提倡通识教育,实行新生入学不分专业的制度,采用通识课程打破了专业的界限,旨在培养通才。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早已强调过融通文科和理科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学术界也渐渐地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我国大学应确立旨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策略
  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全面推行的数十年间,均对建立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等均为我国通识教育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此类研究型大学,由于其教育资源充沛,无论教学科技研究、教学制度的改革均已达到相当水平,并且在具备成熟的校园文化和高素质生源的前提下,开展并实行博雅式的通识教育改革相对难度不大。但我国各级各地高校由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育资源等诸多条件的不同,要想做到文理并重、专业通识并用,并不容易,需要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实行具体建设,定位不可盲目追求高大全,应针对各大学具体情况,务求稳扎稳打,从统筹规划和学科精华入手。为了确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体系,大学首先需要进行详尽的社会和校内调查,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考量全校的学科门类种类及人才培养体系偏重,把握全校各学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需求比例及教学资源及教学能力,站在大学层面上,对于该校的各学科通识课程,尤其是自由选修式通识课程的建设数量、质量、比例等做出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该校通识教育系统的相对合理性和完整性。
  1.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指导通识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导致的。只有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本质,确立通识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指导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各个高校应进一步确立清晰的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以引导和推动。只有把通识教育作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才能有力地指导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需要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负责制定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及其评价、经费的援助和政策的支持。其次,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各个高校领导及教师的力量。各个高校应当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设置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课程,教师也应当注重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为了确保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应当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三、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人文素质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吸取,它更是一种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通识教育并不简单就是一般的知识教育。它的特点正在于“通”字――通识教育强调文理汇通和古今中外汇通;而知识和素质的差别,不应该导致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立,两者可以合而不同,相互促进。因为,知识与素质固然不同,但较全面知识的深度学习和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或者一个文化知识不健全、不扎实的人会有较高的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综合提高,正是此教育目标使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成为必须和可能。因为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文理通识教育,并以此为渠道奠定全体学生共同的人文、科学和精神价值基础。贯彻人文素质育人理念的通识教育课程将会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更加广阔和坚实的平台,以此将培养人文素质确立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元素。
  参考文献:
  [1] 徐 东.现代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2).
  [2] 董凌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课程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3] 陶 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26).
  [4] 纪宝成.加强通识教育 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J].北京教育,2007(7).
  [5] 刘钧燕.通识教育,抑或专业教育的补充―对北京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6(1).
  [6] 刘 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责任编辑:方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775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