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在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材与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整合综合实训平台,改进教材加强评估。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6-0249-0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较强,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应用型本科 “三本院校”在生源、毕业生的市场认可度、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而企业对既具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加青睐。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不断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要培养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注重实训教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单项实训,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验;集中实训,如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综合实训,如综合情景实训、软件综合实训等。一般情况下侧重单项实训和集中实训,而综合实训常常与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相结合。但由于学生在临近毕业期间忙于就业、毕业论文,综合实训则成了过场和形式,综合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难以有效对接。[1]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体系问题
  一是缺少相对独立、统一规范的实训教学体系。从多数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配比情况来看,学位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集中实践教学所占比例过大,这样使得综合实训的时间被压缩,影响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在实训中,单项实训多,综合实训少,使学生难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难以激发学生实训的积极性。二是缺少跨课程综合实训平台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主要是教师提出相关要求,学校统一安排,实训课之间零散且缺少连贯性,各门实训课的布局缺乏整体性,难以建立跨课程的综合实训平台,学生实训的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三是实训拓展不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跨专业沙盘实训平台或软件应用平台资源有限,学生对相关专业实务了解不多,同时,由于实训基地条件所限,实训目的难以达到。[2]
  (二)师资队伍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课的师资组成主要是本校专职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反映出师资队伍的问题,如教师数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结构还需优化、教师状况不稳定等,这些都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3]同时,由于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对现代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乏实践性的认识,在学生情景实训、软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解答较困难,使课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和贯通,导致在综合实训指导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三)实训基地问题
  由于单个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有限,很难接收大量顶岗实训的学生,要想保证学生成批同时进行校外实训,就要有一定数量的实训基地来支持;学生分散在众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训,而这些单位可能分布在不同区域或远离学校,这样对参加实训的学生指导、控制难度加大,而且不同单位具体情况不同,工作内容和要求也有差别,导致与学校的实训计划不符,对实训的教学目标有一定影响;单位方面由于涉及机密、增加负担等诸多原因,[4]有些企事业单位不愿接收学生进行校外实训,即使接收,也有很多限制条件,使学生不能参与实质性工作,影响实训效果;学校方面在人力资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困难条件下,选择实训基地的专业针对性上有时欠考虑,有的学校往往采取避重就轻的做法,重视实训基地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只要和企事业单位有合作意向就认为建立了实训基地,对单位的规模、条件、设施等实际情况考虑不多,难以保证实训的质量。
  (四)教材与评估问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方面缺乏新颖性,使学生在把握实训的各个环节上处于被动的角色。现有的多数实训教材较陈旧,课程缺少连贯性,达不到实训教材的指导作用。而教师独立编写实训教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也容易与实际脱节。在实训教学评估方面,缺少独立的、科学实训教学考核体系,无法对实训教学水平进行科学评价,而且实训教学在师资调整上具有较大随意性,实训教学的质量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监督体系。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系
  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计划作相应的调整,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经过短时间培训或实习就能独立地开展工作。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者,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单位与员工的目标和价值都能够实现。因此,在教学体系中要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各模块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规划,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课程结构科学设置。如专门开设人力资源规划实训、招聘实训、人力资源调配实训、薪酬管理实训、绩效管理实训、岗位培训实训、劳动关系管理实训等课程,以改变在各门课的课时中实训教学只占有一定比例学时的做法,把实训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师资建设
  要改变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师就要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解决此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校任教,以此提高“专家型”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这就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规划实训教师队伍,根据学校现状及发展预测实训教师数量与结构,使教师队伍呈可控状态;二是引进实训教师要有选择性,青年教师引进要考察其可塑性和发展潜质,中年教师引进要注重实践经验丰富性,同时要引入一定数量的专家型退休教师,起到一个引领作用。不同类型教师合理匹配组合,实训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整合综合实训平台
  以软件应用与情景实训为纽带把零散的单门课程实训联系起来,整合新型的跨课程综合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体系。整合方法上可以利用现有管理综合实训室、会计综合实训室、模拟银行实训室、模拟商务谈判室、ERP实训室、电子沙盘实训室等进行多功能设置,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应用相关实训软件,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情景实训与软件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实训平台。整合步骤上可以首先让学生认知模拟人力资源管理实训的各岗位和部门,然后分派到各自的实训岗位和部门,并且各部门和岗位还可以进行轮换训练。经过模拟情景角色、分析讨论角色心里、绩效考核等实训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对不同岗位和部门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实训平台上,学生进行实训应用的软件尽量与毕业后应用的一致,教师讲解专业实务操作,可适当增加实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此提高学生面对用人单位实务操作的实力,这样有利于突破限于教材的简单版本软件瓶颈。整合的综合实训平台可将岗位实训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为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就业的综合实务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改进教材加强评估
  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层次和培养目标编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教材编写组成员可以由本校专职实训教师、聘请的企事业兼职教师及相关工程人员联合编写,这样可以使教材的综合场景实训更具真实性和创新性,教学资源更显丰富。在岗位情景模拟、综合仿真训练等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的难度和深度,使教材实践指导性更强。低年级教材应侧重岗位认知,高年级教材应侧重岗位内容,体现教材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在考核评估方面,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加大实训课程学分的权重。建立实训教学相应的监督机制,从管理、检查、督导、反馈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还要建立科学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可以学生网上评价和专家现场评价相结合,就反馈结果召开联席会议,对实训教学进行评价和整改。
  四、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可缺少实训教学,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断发展,实训教学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实训教学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要从多方面改进和加强实训教学,创新模拟综合实训模式,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更好地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储田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5):130-132.
  [2] 关郁波,陈立东,倪晓楠.高校文科专业课实训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建议[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17-520.
  [3] 余 珊.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师资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2):243-244.
  [4] 应智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创新[J].成人教育,2008(2):21-22.
  [责任编辑:谭志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775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