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以及有效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相对于以往传统城镇化发展的一些弊端,本文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创新模式,以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原则,并发挥城镇化的优势,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目标。有关政府部门要制定新型城镇化科学战略决策,对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和公共设施,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制度和监督层面上有重大的前进和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有效路径;分析
  引言:
  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是科技进步、社会前进和民族振兴的标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转移成城镇居民,促进经济消费,拉动内需,使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前进。城镇化的建设并不是对典型城市行政区和各种地理上的意义,而是对所有城镇居民以及多产业化的功能承载。城镇化的人口也不是典型意义上对城市人口的概括,而是相对于享受城市生活和各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的人口。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规模上,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小城镇化体系为依托的发展现状。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实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1、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对于传统型的城镇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设以及未来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特点和时代要求,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模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把人口城镇化做为核心来抓,实现内涵增长的发展。同时,要求政府以引导的方式,采用市场化的操作和运行作为工作机制,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使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步伐,确定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达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广大农民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拥有与市民一样的服务和收入要求。这些具体化的建设要求主要是,对新型紧急的发展来说,要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总背景,建设一条新型的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非常好,且对资源的利用消耗少,使环境污染大大降低,同时建立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使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消费,使劳动成本和技术管理作为先进的、主要的结构发展体系,实现城镇化经济的发展有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共同组成一种多种经济混合的大体系,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活力。
  对城镇一体的基本要求还包括对新型社会的构建,主要是以新型的社区和社会组织为主要要素,采取新型的社会化管理手段,使现代化的交往方式,以及社会联系实现国际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现代化,对城镇居民的构成多元化管理,加强对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包容,逐渐形成这种新型化的社会建设。对新型化的环境要求主要是,在以城镇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对自然美景、良好的生态系统,合理的资源节约利用要求下,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环境,实现绿色生态发展,有效使环境得到保护。
  2、新型城镇化的增长方式和坚持的具体道路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增加的方式主要是内涵集约式的增加,要提升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密度,利用现有条件和实际需求,对城镇化建设的空间布局里,加强度高密度产业以及人群的管理,使城镇化布局产业达到集群化和高效密集化的要求,使城市的土地利用达到高效利用和集约化管理。对城镇化建设的优化布局,加强农村集聚区建设。使农村和城镇在空间的布局中达到有效的联系,对资源和产业的发展和配置有效利用,并形成高效的利用。还要对城镇以及农村集聚区的功能建设和完善,提升城市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使之更好地吸引投资。要培养和发展高端产业,改变过去对传统型的物质投资和需求,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和管理,避免过度浪费资源和消耗不必要的损失,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条件,使城镇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城镇化要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在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总体思路的要求下,主要有几种具体的发展途径。要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建设和发展道路,使广发农村人口和城镇居民能够转型成功。新型化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人,城镇化的发展也是为了人,新型城镇化的所有发展都是为了人。因此,对于城镇化发展道路,其途径之一就是要实现城镇化,推进迁转俱进,让广大农村人口从农民的身份转移成市民身份,使他们住有所居,在住房、教育、养老和医疗上,充分得到和城镇居民应该享受到的服务和公共设施。建立一个和谐、宜居的生存和居家环境,拥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并提高对生态的高效清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种途径有效地使消费需求得到扩大,利于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走平摊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效使公平公正得到空间上的兼顾。要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使聚集和流动资源得到公平的分配,使经济得到快速提升。但是,如果过度地要求聚集,也会引发一些城市病,使城镇化在发展中出现拥挤和混乱。因此,对于城镇化的发展,要坚持在全国布局的空间上,发挥我国城市规模发展的具体要求,消除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一些市场分割和各种障碍,使全国性的大市场得到加强和管理,还要对城镇化的发展把握空间上的适度,使经济的发展和规模控制成本在合理的要求内。要强调大城市的发展与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协调,以区域带动整体的发展稳步推进。使城镇化的发展能够紧密结合,相互配合和补充,使城市群以及城市带的居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优势和利益。在城乡关系上,要把农业和农业,服务业和各种产业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使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作为整体,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方式。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并加快对农村的服务建设和延伸,实现对城镇化发展对贫弱地区的经济支持。
  再次,要坚持走绿色生态的城镇化发展途径,保证绿色生态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不走传统的落后发展道路,要走新型化的绿色生态道路。要实现对工业化、低碳化的发展需求和城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3、结语: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深化改革以及城乡经济的发展协调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杨久斌. 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及路径的思考[J]. 新长征, 2013, (5).
  [2]许萍. 浅析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发展对策[J]. 建材发展导向, 2014, (3):22-23.
  [3]李彦东, 刘小新.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J]. 吉林金融研究, 2013, (4):16-21.
  [4]倪鹏飞.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 江海学刊, 2013, (1):108-109.
  [5]杨仪青.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4):385-389.
  [6]隋平. 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 学术论坛, 2013, 36(8):144-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959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