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师生关系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我们接受教育开始,教师就对我们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这种影响甚至可以持续一生。本文从高等教育层面出发,主要探讨高校师生关系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引言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室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
  二、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
  1、大学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感情趋于淡薄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比较融洽,交流广泛而深入,学生对老师尊重、爱戴,老师也对学生比较了解而能做到因材施教。而目前大学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上课来,在课堂上教学缺乏激情,学生麻木冷淡。教师下课即走,因面临教学工作、科研任务等压力,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思想。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独 立意识的增强,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也逐渐失去向老师请教、与教师沟通的兴趣。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已经成为大学师生关系的常态。
  2、大学师生交往存在功利化、庸俗化现象
  师生关系本该是一种纯洁的、充满博爱精神的关系,但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随着高校普遍扩招,学生素质越来越低,同时师生交往出现了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现象。具体事宜我在这就不过多叙述了。总之,现在许多人将教育等同于商业服务,没有了以前的学习风气。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约弗夫(S.L.YOVEFF,1972)对28所学校中的1672名地球学专业的学生和43名教师做了调查。他发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存在正比关系。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快乐的情景是学生喜欢的、趋向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情感也会泛化到学业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建构师生“主体间性”
  师生主体间性也即教师与学生双方发挥各自主体性,积极建构和融入教育过程及活动中来,体验并分享各自所得。这种主体间性本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并且相互尊重。而且,在师生主体间性中包括了主体间的共识和主体间的互识。共识表明交往中的统一性,互识则表明交往中的差异性。对个人主体性的保留与超越,它超越了主体性的自我化倾向,倡导一种主体间的共同性,但又保留了个人主体性本身的根本特征。它不泯灭个人主动性,但又保留了个人主体性本身的根本特征和和谐性的存在。在这里,一切等级压制、思想强迫、话语霸权、人格歧视等等都让位于平等的对话和真诚的合作,森头在这种自由交往中的是真正的个性,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师生在这种交往教育中得以成果互享、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2)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品质
  正如前面说过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关系,还是一种精神的交流与沟通关系。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它实际上以个人的方式体现了他所传授的知识。同样学生也不是简单地储存他所学到的知识,每一个学生都以他特有的方式理解和体认着老师所表达的思想及其行为方式。这个过程的有效性依赖于师生双方能否以真诚的态庚和至真的情感投射到教育活动过程中去。当下的问题是由于工具理性及市场经济利益的侵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从感受和认知相互间的真诚与爱意,都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和方式拒绝着对方的给予,从而造成心灵上的隔阂与距离。“无从感受”是因为缺乏一颗敏感而虔诚的心,就如同我们总在强调“感恩”,但当无法感受(知)彼此的恩情时又如何能报恩呢?在这个意义上,强调培养师生双方的情感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更深的层面上,师生之间不应仅仅是建基于知识层面(特别是科学知识)的交往情感,更应该存在一种由于共享对方的信仰或人格完美由衷而生的交往情感。这里强调的是师生关系的情感质态,师生情不是单一平面的,而是丰富立体的。情感作为主体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教育中具有强烈的驱动力。但情感的调动并不是通过空泛的说理就能达到的,而需要以情促情。教师要用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情感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像;学生的情感体认和真诚回应则确证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意义。
  3)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责任感
  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与教师、学生对于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和体认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会认真地对待老师给出的每一个任务,虚心请教、好思善问,因而学习成绩较好;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会认真地备课上课、思考总结,积极回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疑问,不辞辛劳、循循善诱,因而受到学生爱戴。责任感源自于行为主体对特定社会关系中既定的任务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现今师生间关系恶化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于师生双方没有基于教育任务的共同承诺和各自角色的定位不清所导致的。因此有必要开展责任教育,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危机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另一方面,使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体会作为一名教师的神圣感和职业快乐。
  4)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往
  由于教育扩招和班级规模的扩大,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在各种考核、晋级评职称、生活琐事等方面的压力下,教师也放弃了甚至逃避与学生交往的各种机会,本身交往不多的脆弱的、甚至存在隔阂的师生关系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和强化,师生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心灵间的距离越走越远。学生思想感情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陷于困扰,无法解决而又不愿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及学习上的困境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学校元策,教师无奈,学生无聊”恰恰成为师生关系走低的一个根源式注解。如果教师能够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相处,从学生的言行中推论出他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多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的方式去引导和教育,那么师生关系的融洽以及由此沁出的教育意蕴必将滋养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宋立敏,理解―师生沟通的桥梁[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2]刘鑫淼,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分析[J] 江苏高教,2010(5)
  [3]李国志,论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J] 教育与职业,201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2696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