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等收入群体视角下两极分化测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收入分布的两极分化是指中等收入群体萎缩导致个体向贫富两极聚集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失衡状态。根据这一理解,文章突破传统分组缺陷,不仅考虑贫富两极,也考虑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稳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测度指标。实证部分利用CHNS共9轮调查数据,测算了新指标的值,并与一些经典极化指标作比较。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自1988年起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后呈下降趋势。新指标更反映当前我国收入分布的现状。
  关键词:收入分布;两极分化;中等收入群体;CHNS数据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收入两极分化标准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视角主要有两种:一是由Wolfson(1994)从“中产阶级消失”现象出发认为两极分化是处于收入分布中间区域的个体向着两极移动后形成的一种失衡状态,以后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此类测度方式称为W型两极分化指标;另一类由Esteban and Ray(1994)从群体角度出发,认为极化是整个社会在局部上聚集成少数几个规模相当群体的过程,分配状态表现为同群体内个体认同感更高,不同群体间个体疏远感更强,对抗性群体彼此间很容易产生冲突或利益纠纷。他们对极化的理解形成研究极化的认同-疏远框架(IA框架)。此类测度方法包括后期学者衍生统称为ER型极化指标。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如Zhang and Kanbur(2001)和Deutsch、Silber and Hanoka(2007)等根据群内和群间不平等指标构造一些极化指标。
  早期国内学者理解归纳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收入两极分化是贫富两个阶级的分化,是贫富群体发展悬殊的结果,这也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收入两极分化;二是将两极分化视作严重的收入不平等;三是认为收入两极分化是动态的范畴,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分化过程。近期学者对于两极分化的研究侧重该现象的量化度量。徐现祥和王海港(2008)、顾严和冯银虎(2008)等使用非参数技术绘制收入分布演变图,从图形上观察是否出现两极分化或多极分化形态。随着标准化测度方法研究的引入,国内学者如洪兴建和李金昌(2007)、王方春(2013)以及张晓芳(2017)等都实证分析国内极化变动趋势。
  收入两极分化作为收入分配失衡的状态,与共同富裕相对立,但区别于不平等和贫困。收入分布的两极分化指处于中等收入群体中的个体朝贫富两极移动,从而导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小的哑铃性分配格局。最为严重的收入两极分化状态为整个社会只有两大群体,一个群体无收入,另一个群体平分所有收入,此时的两极分化程度最大,然而GINI系数只有0.5,所以认为收入两极分化是严重的收入不平等是站不住脚的。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准确理解收入两极分化的本质内涵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测度指标,并用微观数据测算了我国总体收入两极分化的指标值。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当出现收入两极分化时会使得矛盾激化,更多的收入群体共存时,社会状态达到平衡可以缓解矛盾。因此,警惕收入两极分化既可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也能缓解现阶段主要矛盾。
  二、收入两极分化测度方法
  (一)收入两极分化测度方法简评
  W型、ER型和基于GINI系数的两极分化测度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相同的问题,所以这些测度指标之间既存在区别也存在联系。这些极化指标都和GINI系数高度相关。当极化敏感系数为0时,ER指标等于GINI系数,可以说ER指标是GINI系数的广义离散型计算公式。基于GINI的极化指标通常是群间不平等与群内不平等程度的函数,构造方式有比值法和差值法。三者区别在于W型是在洛伦茨曲线上发展起来的,和基于GINI的测度指标原理一样,一般直接或间接的包含不平等的思想,ER型指标在5个公理基础上提出的。基于GINI系数的极化指标(例如M指標)的构造除了借鉴GINI系数的群内群间分解,还使用了ER指标的群内认同-群内疏远框架。
  在测度收入两极分化时, ER指标,W指标以及基于不平等的两极分化指标需要事先将整体划分为两个对抗性的群体,没有考虑到中等收入群体是如何分布的。在收入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时,以峰谷对应的收入划分两个群是合理的,然而当收入分布呈现单峰,中等收入群体可能具有更强的认同感,将整体强行划分为低收入和高收入两个群体并不科学。也就是说,这些指标在收入呈现单峰分布时性能并不完美,因此除了关注贫富两极,也需要考虑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健性。
  (二)收入两极分化一个新的测度公式
  规模相当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并且是减少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对抗的缓冲区。也就是说,较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能够降低收入两极分化程度,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减少社会冲突的来源。张晓芳等(2010)、龙莹(2012)等研究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动和收入两极分化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收入两极分化的测度方法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其一,收入两极分化应该赋予时代特点,现阶段我国两极分化并不明显,收入呈现右偏分布已是不争的事实,单纯的划线分群并不科学。其二,贫富两极内部认同感越强,两极之间疏远感越大,两极分化程度应当越大。其三,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越大,两极分化程度越小。
  假设X={x=(x1,x2,…,xn)|0≤x1≤…≤x ≤z1≤x ≤…≤x ≤z2≤x ≤…≤x }为收入分布向量,R=[z1,z2]为中等收入群体,z1和z2是划分贫困、中等收入和富裕群体的分界线,贫困、中等收入和富裕群体规模为n1、n2和n3,收入中位数为m。
  借鉴Wang and Tsui(2000)的研究框架度量贫富两极对收入两极分化的贡献程度,对于中等收入群体,我们用其群内的离散程度度量其对两极分化的贡献。具体公式如下:
  首先测算贫困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距离,Xpoor={(x1,x2,…,x ):0≤x1≤…≤x ≤z1}直观上看,个体距离中等收入群体越远,两极分化程度越高,同时,贫困群体规模越小,两极分化程度越小。可以采用下列公式度量:   富裕群体中个体离中位数越远,则两极分化程度越高:
  drich-middle=
  中等收入群体的集中趋势测度:
  dmiddle=
  贫困群体中个体离中位数越远,则两极分化程度越高:
  dpoor-middle=
  除了考虑两极的距离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凝聚力,还需要考虑各个群体的人口份额,对于两极,当然是人口份额越大,两极分化指数越大,对于中等收入群体,人口份额越大,说明两极分化程度越小。因此,最终构造的两极分化指标为:
  P=f(dpoor,drich,dmiddle,n1,n2,n)= + +
  公式基于WT框架,因此满足公理1和2,也满足对称性公理和标准化公理等。此外,这一指标综合考虑中等收入群体,在现阶段我国收入两极分化状态尚不明确情况下,使用该指标测度更为合理。
  三、实证分析
  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共有9年调查数据,分别为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年 ,收入指标通过CPI调整为2011年的个人居民名义年收入,剔除异常样本。本文使用该调查个人收入数据计算新指标以准确反映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及其演变趋势,同时测算5个主要的两极分化指标作为比较和参考。测度收入两极分化需要事先将群体分为三个群体,即贫困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富裕群体。本文采取收入分布的集中趋势确定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即根据中位数确定收入区间定义中等收入群体,计算新的两极分化指标PMR1(50%~150%),PMR2(75%~150%)的值。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1988~2003年,两极分化表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在1990~1992年间,W、PMR1和PMR2年均增长率为8.6%、5.1%和6.3%,增长幅度较大。1992~2003年间,W、PMR1和PMR2年均增长率较上个时期的变动趋势有所减缓,由于变动较小,基本上可以认为这一阶段两极分化变动趋势不变。到2003年两极分化程度最大,2003~2010年所有的指标都显示两极分化程度在下降,尤其是2008年后下降幅度增大。出现这些变动趋势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推行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收入分配合理性,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部分人通过机遇和能力先富起来,另一部分人收入水平保持稳定,因此1990~2003年处于两极分化程度激增的阶段。随后,更多的人开始享受经济增长取得的成果,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此时两极分化程度趋于稳定。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意识到收入分配失衡的严重性。因此,不断优化收入初次分配方案,从而促使2003年后我国两极分化程度开始下降。
  四、政策建议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消除收入两极分化不是搞平均分配,也不是靠劫富济贫,而是努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提高中等收入,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并不是限制高收入人群的致富,更不是剥夺富人的财产,而是让高收入群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鼓励他们发展社会事业。另一方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劳动和创业先富起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坚持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模式,协调好收入分配和经济效率的关系,努力提高劳动者报酬,确保企业基层员工工资正常增长,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
  参考文献:
  [1]Wolfson M C. When Inequalities Diverg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02).
  [2]Wang Y Q, Tsui K Y. Polarization Orderings and New Classes of Polarization Indic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00(03).
  [3]Esteban J, Ray D. On the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J].Econometric Society,1994(04).
  [4]Zhang X, Kanbur R. What Difference Do Polarization Measures Make? An Application to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1(03).
  [5]Deutsch J, Silber J, Hanoka M. On the Link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Kurtosis and Bipolarization[J].Economics Bulletin, 2007(04).
  [6]徐現祥,王海港.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J].经济研究,2008(02).
  [7]顾严,冯银虎.我国行业收入分配发生两极分化了吗?——来自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的证据[J].经济评论,2008(04).
  [8]洪兴建,李金昌.两极分化测度方法述评与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J].经济研究,2007(11).
  [9]王方春,魏晶晶.中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测度[J].西部论坛,2013(03).
  [10]张晓芳.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特征及影响分析——基于EGR指数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05).
  [11]张晓芳,等.收入两极分化的特征及其经济社会的影响[C].2010年计量经济学年会论文集,2010.
  [12]龙莹.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动态变迁与收入两极分化:统计描述与测算[J].财贸研究,2012(02).
  (作者单位:王方春,浙江工商大学;齐少春,东华理工大学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4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