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從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出发,分析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推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期待为推进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7051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严峻,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社会养老保险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加快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加快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必须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逐步构建完善、健全、现代、长效的养老保险体系。
  1我国人口老龄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严峻挑战。结合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显示,本世纪中叶,我国将会迎来老龄化的高峰。这一过程中,我国老年人口无论是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都会迅猛增加。从绝对数量的角度来看,预计202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会达到2亿人左右,而在205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会达到峰值34亿人左右;从相对量的角度分析,2010—2032年的发展中,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会增长1倍,达到社会总人口的25%,甚至更高,而在2050年这一占比将会突破31%。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将会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党和政府开始实施相关政策,2011年开始颁布实施的“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开始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出生率有所提升,但是老龄化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从现实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与经济不同步等方面的特点。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因此我国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老龄化系数居高不下。以上种种表明,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基于这一宏观背景,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
  现阶段,我国保险制度主要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三个部分组成。在养老保险机制逐步完善的推动下,我国的养老模式逐渐从家庭养老转换为社会养老和自己养老。基于此,我国养老年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要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1进一步完善混合型养老保险机制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现收现付制、基金制以及混合制哪一种养老保险筹资制度更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学术界展开了深入性的讨论与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并无定论。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累计制是将个人账户作为核心,将受益人自身在工作期间个人收入的累计满足退休标准之后去支付养老金,这种模式在理论上不存在支付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1]然而,实现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受益人从参与工作开始就要进行不断的累积,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步相对较晚,一部分已经存在养老需求的群众在之前并没有参与个人累积;并且通过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可以充分展示资本市场的风险性,累积制度也暴露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能力。而现收现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无积累的局面,具备社会连带性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扬代际协作精神,所以其对人口结构的失衡具备极强的敏感性。为了有效克服这一缺陷,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统账结合模式,开始落实部分基金制,有效引入受益人自我积累方式,从而实现资金的预留,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这一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个人账户利用的是“名义账户”的形式,也就说参保人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资金,将这一部分计入到个人账户中。而这些资金是可以立即用于养老金支付的,在个人账户当中并不存在真实的资金,只是保存缴费记录。可见这一模式可以归纳总结为统账结合、混账管理。
  结合混合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筹资方式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必须要进一步发挥“费”的灵活性与“税”的强制性,将两者整合起来,逐步实现“税费分筹”征缴模式。其一,以社会保障税的名义去征收统筹资金,充分发挥社会互济的效能,展现养老保险的政府职能;其二,对于个人账户来讲可以以“费”的名义去征收,激活缴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养老保险的个人责任。将两者协调统一、有机整合,使得两者互为补充、互为辅助,进而打造与完善可持续性的、具备双重保障的现代养老保险机制。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企分红、国有股减持也都可以作为混合养老保险模式的资金来源,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债为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筹资。当然,为了有效规避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资金支付压力以及确保扩大覆盖范围,可以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保障水平。
  22逐步构建与完善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机制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推进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年金以及职业年金制度,构筑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养老
  保险制度发展里程和解决养老危机的方式,构建起强大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非常必要的。在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巩固“第二支柱”地位的过程中必须要集中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确立清晰、规范的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另一方面需要规范企业年金机制的运行模式。从有效规避财政风险、合理控制缴费成本以及减少年金计划复杂程度的角度来看企业年金可以采取DC制度,该制度与美国所推行的“401K”年金类似,其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与DB制度相比来看收益率略高,有利于职工——雇主变更。[2]而在企业年金运行的角度上建议由企业与雇员自主性的确定缴费比例,对于已经参与到企业年金的员工来讲,其对于自己的账户具备自主投资决策的权利,并且运作过程中的风险需要自行承担,自负盈亏,参与人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承担风险的能力自主选择投资组合,而对于投资经验相对匮乏的人员来讲,企业需要寻求专业养老金服务机构提供相关服务。职业基金也是现阶段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形式,可以激发行政职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廉洁奉公,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丰厚的养老金。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做好做扎实企业基金与职业基金,不仅可以充分激活人民群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自身获取更多更好的养老保障,同时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形成可持续、长效性的和养老体系以及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3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养老金支付危机,需要发挥政府与参保人的职能,构建与完善混合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撑起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支柱,同时也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继续完善企业基金与职业基金制度,构筑坚实的社会养老保险第二支柱。
  参考文献:
  [1]许晋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9):16-17
  [2]黄亚军,李嘉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J].农家参谋,2018(14):269,2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6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