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趋势的21世纪世界经济,各国企业纷纷向国外发展,中国企业自1987年开始尝试向世界发展。随着我国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企业国际市场和对外投资都在稳步发展。但在这种发展浪潮中,中国企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对外投资;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2073
  1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现状
  11企业投资流量高
  如今,中国投资流量规模仅次于美国、日本,对外投资额总体保持稳步增长。资料显示,2003—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始终处于正增长状态,虽然在2017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193%,但仍居于历史第二高位。截至2018年前三个季度中,中国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约460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金额8202亿美元,同比增长51%;签署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高达15451亿美元,实现营业额10899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55万人,截至9月底,常驻国外的各类劳务人员已经达到996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万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在国际上居于重要地位。
  12跨国投资企业数量多,范围广
  近年来,中国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努力提升投资效益、质量,在加强监管、指导企业防范并有效化解海外风险、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2018》中显示,中国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投资重点,于2017年对沿线59个国家进行投资,与去年相比增加了6个国家,投资额共计1435亿美元,较2016年相比增长了35%。在2018年前两个季度里,中国共对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达到5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13投资类型多元化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开展,采取“直接投资国外实体项目”“与国外合作伙伴的合资企业”和“涉及国外实体的兼并和/或收购”等几方式占据了大多数。居于首位的是“直接投资国外实体项目”,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直接在国外投资建设工厂、开发中心、销售渠道等,可以拥有企业自主权,这也是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这也侧面显示出这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强大。
  选择“与国外合作的合資企业”这种方式的理由首先是这个企业不能完全符合国外市场的准入要求;其次是这些中国企业自身独资经营跨国业务能力不足,通过和当地企业合作发展,可以学习并积累一定的海外投资和全球经营的经验;最后,相较于独资而言,合资投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中国企业的经济压力。此外,“涉及国外实体的兼并和/或收购”和“战略性收购国外资产和/或技术”等几种投资类型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
  2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中的现存问题
  21在海外发展受限
  受国外政府的监管压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额度大幅下滑,在某些敏感行业甚至无法新增项目。2017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计投资12008亿美元,虽然投资数额很高,但同比下降了294%,非理性对外投资受到政府遏制。
  22核心科技掌握少,创新能力较低
  以中美贸易战中的中兴为例,身为国内科技巨头的中兴在美国接连遭受打击和针对。虽然中兴已经是中国国内科技行业的巨头之一,但是仍有一些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手。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供应商给中兴提供了接近30%的零部件,最为核心的零部件的供给更是离不开他们。一部分重要的芯片、操作系统等的核心技术都来自美国的高通、英特尔等科技产业巨头,国内企业在短期无法生产制作出能与之保持相同竞争力的替代产品。
  在新材料领域,中国也没有掌握与发展相应的科技核心技术。气凝胶技术之前一直是美国企业的专利,中国企业在此方面很难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而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自主研发出一种全球首创的新型常压干燥气凝胶制备技术,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气凝胶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性优越,产品性价比与昂贵的美国产品相比更高,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优势。中凝公司自2015年起就开始了对气凝胶制备技术的测试,从2016年第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再到2018年成为我国单线产能最大的气凝胶粉体生产线,也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之路道阻且长。
  23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多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政府政策扶持和国际市场迅猛发展等有利因素之下,获得快速发展。但很多企业在“走出去”后,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程度,急于求成,但往往因为经验不足、对国外市场的规则了解不够等原因,经常在海外知识产权上产生纠纷。当前我国企业在商标海外维权方面仍有很多问题:①防范意识不强,②对所东道国的法律体系研究不足,③维权力量微弱。
  很多企业没有去事先了解国际上的知识产权相关规则,也没有做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具体统筹规划。也有很多企业没有对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调查,想要购买知识产权,却又因为缺乏系统的知识产权知识,这往往导致企业在一些事件中陷入被动。曾经有一个小型中国企业因为看中了某德国企业的专利技术,高价买下这个技术的整条生产线后发现他们所购买的生产线里并不包含知识产权费,只能有苦难言的不断地投入知识产权许可费用,维持生产线运行。这个例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企业自身维权意识和能力不强、了解的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相当有限、风险防范能力低下。
  24营销手段和品牌意识薄弱
  我国企业营销观念上较为淡薄,对于营销中的各种因素整合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且缺乏系统的规划。如今,想要在国际化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把经营的企业品牌化。而我国企业产品往往在品牌意识、品牌策划和品牌营销方面十分薄弱,在品牌的创立上过于依靠大规模的广告和促销是我国企业较为严重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还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   3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的改进对策
  31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建立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强大,某一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国力,我国与东道国国家的关系是否友好和企业在东道国的形象也会有很大影响。我国要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大与各国经济和技术上的合作力度,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格局。
  32提高企业科研创新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得以生存和发展,提升自己的科研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了首要关键。企业不仅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资,引进和更多的招收和培养技术人才,更要学习东道国先进的科技,培养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和品牌、管理优势,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3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积极应诉
  面对海外侵权诉讼,中国企业要反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无诉”,积极应诉。比如,2016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时,中国企业被德国本土企业针对其最新研发的产品提出侵权诉讼这一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个中国企业向中国贸促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企业马上聘请了德国本土的律师开始应诉。经过不断地沟通和协商,德企主动提出了和解。这个中国企业也成功保护了自身在国外的利益。
  我国知识产权维权主要问题包含:社会资源利用率低、公共部门主动服务范围与内容的限制多、多数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维权费等。已经有大部分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法开展了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过程援助工作。从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中,我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业可以得到启示:①借鉴美国“特殊301條款”“337条款”等具体条款和欧盟等法律中关于海关扣押和展会禁令的规定,在立法上与时俱进,处理国际贸易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和争端。②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国际谈判和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各国之间的交流协商体系,努力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方面起构建良好的环境。③构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工作体系,建立海外维权援助的联动机制。④设立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盟,提升总体竞争力,各部门分工协作,有效防范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
  34改进营销手段,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制订企业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顺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科学地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
  要针对企业产品自身的特点和企业实际实力来合理投资,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还处于多国经营阶段,能有实力全球经营的跨国公司相对较少。所以在制定经营规划时要先从多国经营战略计划开始,让企业在多国基础上发展,这样才能渐渐地向全球发展。通过研究每个国家不同的产品诉求,了解每个东道主国家的消费者的欲望需求,从每个国家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中找到共同性,这样才能制定一个总体的营销策略。由此,根据每个国家消费者的需求、购买习惯等来划分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在互联网购物发达的今天,企业也要与时俱进,多渠道的发展营销手段。但也不能忘记要在文化和习惯上贴合当地市场,这样才能促使效益和市场发展的双丰收。
  营销战略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品牌战略。品牌价值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收获忠诚度高的消费者群体,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注重企业品牌所承载的责任,全力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商标价值,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更要诚信经营,维持品牌的形象和信誉,珍惜自己的无形资产。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不仅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更要注重产品技术的开发,保质保量,这样才能提升跨国企业的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庚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浅析[J].中国企业家新天地,2010(10).
  [2]尚晓莉,王闪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1).
  [3]陈曦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9).
  [4]卢进勇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报告(2017) [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5]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如何破局 [N]. 中国贸易报, 2018-02-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8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