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工智能发展对未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工智能为代表新技术革命是将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科技容易替代的劳动岗位及就业两极化趋势,根据就业新形态,提出对就业重新定义和新型劳动关系界定,最后根据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综合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人类在经历蒸汽技术革命、电气技术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三次工业革命后,现在我们正在迈进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重大颠覆性、替代性的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调、群智开发和自主控制等新特征,经济领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环节将被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瓦解与重构,催生出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速推动经济社会从数字化和网络化向智能化跃升,前所未有的影响与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将就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形态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影响就业规模,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并存
  (一)就业的替代效应分析
  新一轮工业革命主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基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生产;二是基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生产,是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经济发展由人口红利将向机器人红利转变,“机器换人”已经成为生产基本趋势。人工智能取代劳动力的主要表现是制造业的“机器换人”。2012年,浙江率先实施“机器换人”战略,至2015年,已累计减少低端劳动用工近200万;山东临沂申通配备了320台智能分拣机器人,同等工作量所需人工由150人降为30人,削减岗位达80%之多;随着无人工厂、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无人快递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运用,“機器换人”浪潮正在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集聚区向全国其他地区蔓延,从传统制造业向餐饮零售等服务业蔓延,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凸显。工信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预测:2015~2020年,全国将新增约55万台工业机器人,将净减少约181万个普通就业岗位,其中,制造业将净减少约45万个。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将表现为3种趋势:一是替代的是大量的程序化、容易数字化和具有危险性的工作,比如煤炭、纺织、雕刻、消防、救灾、军事等都将是重点替代的行业;二是大部分岗位的智能化将通过人机协同方式实现,比如在会计、金融、教育、医疗等各行业,大量岗位将会重新编组,形成工作新模式,人类将负责认知性、创造性、灵活性的工作,机器人则负责体力性、程序性、重复性的工作;三是技术进步的导入期、拓展期和衰退期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替代将呈阶段性渐进式发展。
  研究发现,一个机器人平均能替换3~5个人的工作岗位,现阶段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替代作用大于其创造效应。
  (二)就业的创造效益分析
  经合组织(OECD)认为,人工智能将对生产生活的组织方式产生深刻改变,市场规模得以扩展、交易半径得以延伸,市场分工细化,衍生创造花样繁多的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创造效应有:
  一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据麦肯锡预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中国GDP每年增加0.8到1.4个百分点,经济规模扩大势必创造更多的岗位需求,吸纳新的就业人口。同时人工智能发展将产生新产品、新服务,带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衍生新市场,创造新职业、新岗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研究发现,每部署一个机器人,将创造出3.6个岗位,到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产业将直接或间接创造350万个就业岗位,制造类机器人增加了人类就业岗位的总数。
  二是人工智能发展提升了工作效率,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增加,劳动时间缩短,发现型享受型消费增多,有效总需求提高;一方面是生产成本降低,刺激了消费需求,促进了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学人》发现,美国银行职员曾因ATM机的广泛应用而大量下岗,进而降低了每家分支机构的运营成本,而为满足顾客需求银行又用节余的资金去开设更多的分支机构,其分支机构数量16年间上升了43%,银行职员的就业总数也相应增加。
  三是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经济新范式、新业态将催生就业新形态,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以大数据驱动为主流模式,需要大量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以及普通数据处理人员。高端服务行业岗位需求将会增加,麦肯锡认为,高水平医疗及教育的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的新增工作需求到2030年将达到5000万至8000万个。另外,产业模式创新也将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比如,共享单车出现创造了大量共享单车的转运调配、维修、管理新岗位。
  从短期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人数减少,“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智能发展将使企业投入成本进一步降低,将会替代更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简单重复性劳动,从中长期看,低技能劳动力被挤出的同时,人工智能发展将会创造出就业的新领域,更多高质量技能型岗位被大量创造。
  二、重塑就业结构,技术性失业和“两极化”趋势凸显
  (一)技术性失业岗位分析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工作本质,引发人力替代,重塑就业结构。可以将工作内容按照常规性程度高低分为程序性、非程序性工作,按照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可以分为体力类、认知类,见图1。从短期看,首先受到冲击的程序性的体力类工作,比如生产工人、机器操作工、物流分拣员等,其次是程序性的认知类工作,比如会计、翻译校对、机械式信息处理、办公室行政人员等,相反,非程序性的认知类工作(如研究员)和非程序性的体力类工作(如美发师)可能会受益。
  有学者提出“五秒钟法则”,即如果人对一项工作的思考与决策,可以在5秒钟内作出决定,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就可能全部或部分替代这项工作。因此,被替代可能性较大的职业有司机、新闻报道、保安、客服、财务、翻译等,可见,人工智能替代的不仅是人的体力,还有人的智力。   (二)就业结构的两极化分析
  20世纪计算机革命和21世纪人工智能发展对中等收入、中等技能的岗位需求数量减少,对高收入的认知类工作、低收入的体力劳动的岗位需求有所增加,就业人员结构发生变动,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中,美国的低技能服务业岗位和就业人数的增加,且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市场中,岗位与工资的两极分化明显,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图2 为劳动力市场两级分化指数。
  有报告显示,中国和印度面临自动化“高度风险”的工作岗位比例分别为77%和69%,高于美国的47%和经合组织(OECD)的57%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2016年发布的部分国家就业技术极化指数的预测值(图2),我国就业结构向下替代的风险很高,低技能、低技能岗位可能存在供过于求的状态,应提前关注。
  三、催生就业新形态,就业概念和劳动关系新界定
  (一)就业概念的新定义
  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将由2015年1.4万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由13%提高到48%,总就业容量从1.13亿人增长到4.15亿(国际咨询公司测算)。这意味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有数以亿计的人以就业领域新、匹配方式新、就业方式新、就业观念新的新就业形态参与到智能经济中来,大量的“零工”和“独立工人”涌现,个人拥有多个身份:程序员、网店主、主播等等,就业急需“再定义”。就业形态从雇佣关系向交易型服务转变、劳动合同向服务协議转变,就业内容向分享技能实现价值交换转变;统计就业方式创新 “平台+个人”的就业统计方式,灵活认定个人多种身份。
  (二)劳动关系的界定
  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经济时代,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平台的关系是员工还是合作伙伴?网络平台用工基本都被视为零工和独立承包人,现有的法规不承认灵活就业形成劳动关系,对“自我雇佣”和“自由职业者”保护不够,网络平台就业产生的用工关系认定存在法律空白,应当把握劳动关系“人身从属性、经济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的三个从属性判断标准,顺应新技术对劳动关系从属性的改变,调整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群劳动权益。
  四、对策建议
  由于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人工智能发展可能会对本国就业形成替代效应,对发达国家就业形成创造效应。因此,全球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一)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的创造效应
  夯实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软硬件基础;推动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识别、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的集成应用;深化发展智能制造,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构建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二)改革教育培训体制,加强人才储备
  加强人工智能领军、基础科研、中高端技术及相关人才培养,注重上下游纵向跨界和文理法横向跨界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人工智能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完善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弱化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替代效应和极化现象,避免由失业造成的社会风险和贫富差距扩大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要度重视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可能引发的风险与挑战,强化约束引导和前瞻预防,要坚持安全、可靠、可控的发展人工智能。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相关法律伦理,优先研究跨学科、跨领域的规范性法律和政策,建立智能社会法律框架,规划伦理边界,制定伦理准则,促进其和平和可持续发展,让人工智能真正的代替人、服务人、扩展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英楠,殷宗迪.人工智能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8(09).
  [2]李修全.多维度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的主要影响[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8(05).
  [3]潘文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多重影响及应对措施[J].湖湘论坛,2018 (04).
  [4]樊润华.浅析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8(07).
  [5]杨伟国,邱子童,吴清军.人工智能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2018(05).
  [6]王娟,尹敬东.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与就业[J].西部论坛,2019(01).
  [7]纪雯雯.数字经济与未来的工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06).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退出企业职工托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11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