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尬聊缺共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刚来单位时,为了尽快拉近与同事的距离,会主动跟同事请教很多问题,中午吃饭的时候也常和他们坐一起聊天,吐槽生活、工作中的种种不快。但偏偏有一个同事,我拿他真是没办法,每次和他交谈,他总能一两句话就堵得我哑口无言。尽管我尝试了各种话题,但都无法避免3句之内就惨淡收尾的尴尬。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我的过分热情让他感到不适,时间久了,我发现他与其他人聊天也是如此,经常把话题聊“死”。他自己不会感到尴尬吗? 若曦
  晓芒 孤独症康复师:
  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是害怕孤独和寂寞的,因此你的这位同事并不是真的不想与他人聊天、进行人际互动,而是缺少一种情绪能力。同时我们也得正视一个现状:不论你口若悬河或是不善言谈,尬聊都是不可能避免的。因为这种情绪能力会因为聊天对象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在分析这种能力之前,你仔细想一下,是熟人之间尬聊多还是陌生人之间尬聊多?一定是后者。再想一下当我们分别和幼儿、成年人聊天时,谁的尬聊状况比较多?你可能会说是成人,但事实上是幼儿。之所以不觉得,是因为當我们与幼儿聊天出现尴尬时,往往会一笑而过,反而觉得孩子很天真可爱,自然也不会过多地去计较。
  通过这两个例子你肯定也能发现,陌生人之间的尬聊多是因为彼此的不了解,而与幼儿的尬聊多是因为我们与孩子世界观的不同。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共情能力”,即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双方之所以会出现尬聊,是因为某一方缺乏或双方均缺乏这一能力,即不能够很好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不能处理好他人的情绪。
  对于前者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见到普通女孩时往往会心态放松,但看见心仪的女孩时则会心跳加速、一秒变怂,这就是典型的“情绪失控”。
  尬聊多是由于当事人内心的慌乱,有的人还偏偏喜欢逞强,在极短的时间里来不及反应,就会出现不过大脑的胡言乱语。往往因为一语之失,让人产生尴尬或是不悦的感受,从而毁掉气氛、情谊、机会。
  在一场聊天中,尤其是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时,我们的大脑不仅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同时还要不断处理对方的情绪,通过判断对方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当下的对话内容。
  生活中,一次高质量的聊天,可以没有实质内容,却可以获得精神享受。如果以此为底线的话,在每一次聊天中,我们最基本的就是做到让对方情绪愉快。所以,想要避免尬聊,就要学会在聊天中尽可能地放松心态,别给自己过多的心理负担。当自己没有话题时,“跟随”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保证气氛的愉快。
  其实很多尬聊都是因为自己的“抖机灵”,但有时不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让对方十分反感,其原因在于,“抖机灵”时没有为对方情绪多做考虑。因此,生活中虽然有很多笑料,但一定要选择那些对方心理能承受、感到舒适的,而不是以自己的标准为法则,否则,“抖机灵”不仅不能体现你的幽默,反而暴露出你的低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19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