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品语意的大型客车导游椅形态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从产品语意学对大型客车内饰导游椅造型展开整体性的设计优化。通过分析导游椅目标用户的功能、审美和认知三大需求,收集对应的功能意象、情感意象和象征意象,并通过换喻、隐喻、提喻等设计手段将产品意象转化为造型语言,从而改善产品语意。文章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提出快速有效进行导游椅造型创新设计思路。
  关键词:产品语意学;产品形态;导游椅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61-03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大型客车作为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设计质量关系到游客的旅行体验与客车企业的品牌形象。在大型客车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车内所安装的导游椅大多采用外购形式,作为导游的工作席位,其造型单一,色彩材质与客车整体内饰格格不入,没有关注导游对产品各方面的需求。另,导游椅通常设置在车门入口处,是用户上车时第一时间接触到的视觉信息,影响整车的第一视觉形象。因此,需要对导游椅形态进行改良设计,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产品语意学突破了传统设计理论将人的因素都归入人机工程学的简单做法,将设计因素深入至人的情感、心理和精神层面[1],涵盖了功能、审美和认知三个层面的内容[2]。通过产品语意设计,可以激发用户产生关于以往生活经验和行为体验的联想,引导用户理解产品功能、自然而然产生正确的交互行为、并加深整体印象[3]。因此利用该理论从功能、情感和象征层面进行快速有效地造型改良,可以得到视觉和谐、交互自然、符合企业品牌形象的导游椅设计。文章基于产品语意学理论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研究大型客车导游椅整体形态优化。
  1 设计原理
  1.1 产品语意设计层次
  产品语意学源自于设计符号学,最早由克劳斯-克里彭多夫(Klaus Krippendorf)与郎诺何(R.Butter)提出[4]。克里彭多夫认为产品语意应包含三种模式:(1)语言模式,传达信息本身的含义;(2)沟通模式,信息交换双方建立沟通的方式;(3)文化模式,关于象征意义的传达。根据这三种模式,可以将产品语意设计分为三个层次[5]:
  (1)功能语意。产品需有效传递功能含义,操作使用需要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保证用户对产品功能理解和交互动作执行的过程自然、流畅;(2)情感语意。产品以一种符合其审美喜好和情感需求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3)象征语意。产品设计需暗示用户的社会地位,体现企业或品牌的服务意识。
  1.2 产品语意设计流程
  语意设计流程包括三个部分:归纳用户特征、产品意象搜寻和产品语意设计[4]。
  用户特征指目标用户群体的特点,可以反映目标用户的行为习惯、审美喜好和社会地位等。对于拥有不同用户特征的人群来说,其对产品语意的理解存在偏差,为了保证最终呈现的产品语意的准确性,在设计之前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精准定位用户特征。
  产品意象指可以表达相同或相似用户特征的具体事物。由于对用户特征的描述通常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文字词汇,将这些词汇直接转化为造型语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需要通过产品意象,将抽象的特征词汇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再从具体事物中提取抽象的造型元素,从而简化设计过程。产品意象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实物、事件或情景等。
  最后,从产品意象中提取出可以表达抽象用户特征的造型元素,通常包括线条、形体、色彩、材質等物理特性,利用这些特性的物理组合激发用户对产品语意的联想,达到暗示功能、唤起情感、符合用户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同。
  1.3 产品语意设计方法
  从产品意象中提取功能语意、情感语意和象征语意并将这些语意赋予产品造型;这一过程需要专门的设计手段。产品的语意可以看做是一个具有多元呈现形式的超文本,其语意传达的过程具文学性,因此可以借助带有修辞色彩的设计方法进行产品语意设计,提高产品的修饰性和想象性[2]。
  方塔尼尔区分了符合关系、相似关系、联结关系,并提出了3种相应的修辞格:换喻、隐喻与提喻[2]。利用这三种修辞手法可以有效将文化背景、文化符号和时代特色等元素融于产品造型设计,让用户无需与设计者直接交流的情况下,理解一件产品背后的含义[2]。下文对这几种修辞手法进行介绍。
  换喻是一种基于逻辑上的符合关系的设计方法,常常用于表达功能性语意。例如,当需要为一个椅子造型添加“书籍存储”功能时,可以直接将书架的造型元素添加到椅子造型中,从而实现功能语意。换喻手法直接将用户的熟悉的功能性意象“添加”到产品造型中,从而达到暗示功能语意的目的。
  隐喻是一种基于用户特征与产品意象之间的相似性而对从造型进行语意赋予的设计方法,产品意象的搜寻不受最终产品的类别限制。例如美国设计师Eero Saarinen的经典设计——郁金香椅,利用了郁金香的花瓣曲线作为椅子造型的轮廓线,让用户在这把椅子上似乎看到了花瓣的“影子”,从而产生了优雅、自然的联想。隐喻手法通过将用户对于生活中熟悉事物的感受投射到陌生事物上,让用户对陌生事物产生“熟悉感”,从而达到激发联想、唤起情感的目的。
  提喻手法是一种基于联结关系的设计方法,和换喻手法类似,也是用符号的意义去代替另一个意义的表达方式。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换喻利用相近之物作为意象,而提喻则利用更具有包含性的事物作为意象。例如,通常社会意义上认为红色可以代表热情活力的情绪,而蓝色代表冷静平和的情绪,因此当一个产品需要表达热情活力的语意时,采用红色比蓝色更合适。提喻手法通过一种更为本质的信息传达方式,帮助用户更直接地理解从语意。
  2 导游椅设计实例
  基于产品语意设计流程可以将本次导游椅改良分为三个阶段,下文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1 用户特征归纳
  首先确定目标用户,然后从功能、审美和认知三个方面分析用户需求,最后归纳用户特征。导游椅是提供给导游等乘务人员的专用座椅,因此导游为本次设计的目标用户。
  在功能方面,导游作为服务性职业,有相对严格的职业规范,工作细致繁琐,即便在旅途中,能在座位上休息的时间不多,因此对舒适性要求较高。传统导游椅大多由背靠部分和坐垫部分组成,鲜有提供扶手功能,在舒适性上有所缺失。因此提高舒适性是功能特征之一。传统导游椅的交互方式为“压下坐垫”,导游通过执行“压下”动作完成折叠状态与使用状态的转换。为了不改变导游习惯的交互动作,在对产品进行整体优化时,应延续“压下”这一功能语意特征。
  在审美方面,导游是一项常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需要以温和的手段处理旅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保护旅客权益。一名合格的导游通常具有随和、责任感强的性格,更倾向于喜欢攻击性较低、保护感更强烈的形式感。因此将“柔和”与“坚定”作为情感特征。 在认知方面,我国导游资格考试规定,一名职业导游必须有能力缩短同游客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游客心目中塑造可信赖、有能力带领旅游者顺利地开展旅游活动的形象。导游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旅客观感,也影响客车企业的品牌形象,既需要展现专业的工作能力,也需要营造平易近人的服务态度。因此将“亲切”和“安全”作为导游的象征特征。
  2.2 产品意象搜寻
  针对导游的三类特征归纳待解决的设计问题,然后分别搜寻可以解决该问题的产品意象,形成意象参考图(图1),为下一阶段提供设计依据。
  在功能特征方面,待解决问题包括:(1)提高导游椅的舒适性;(2)改善状态切换语意。主要通过添加、删减、改进结构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意象类型以表达相同或相近功能的产品结构或物理形态为主。
  为提高舒适性,在原有结构上添加了“扶手”部分,置于导游椅的两侧。受限于结构空间,扶手部分的状态切换方式采用绕轴旋转的形式。以关键词“旋转”为基础词进行词意发散,并以发散所得的各个关键字为搜索词搜索意象资料,最终整理资料形成意象参考图1,为改善状态切换语意,且保证改善后的交互方式符合用户的旧有认知习惯,以关键词“压”为基础词进行词意发散,最终形成意象参考图2。
  在情感特征方面,待解决问题为:传递随和、责任感等情绪。主要通过对产品体积、线条和纹理的设计解决问题,因此意象类型以表达相同或相近情感的产品外观、人体线条或其他视觉形式感为主。以关键词“柔和”和“坚定”为基础词进行词意发散,最终形成意象参考图3。
  在象征特征方面,待解决问题为:营造暗示“亲切感”和“安全感”的职业形象。主要通过颜色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概念解决问题。以关键词“亲切”和“安全”为基础词色彩意象搜索,形成意象参考图4。
  2.3 产品语意设计
  2.3.1 功能语意设计
  功能语意设计采用提喻手法优化扶手部分语意,采用换喻手法优化状态切换语意(图2)。
  首先,以“旋转”为基础词的意象收集后发现,绝大多数表达旋转语意的产品结构都包括圆形的造型元素。在旋转轴的起点位置添加圆形元素有助于传递给用户旋转的语意。因此在扶手部分的旋转轴起点加入了圆形的造型元素以强化扶手的功能语意。
  通过以“压下”为基础词的意象收集后,发现可用于强化坐垫功能语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为坐垫上边缘添加斜面以传递“压”的语意,为坐垫部分安装把手以传递“拉”的语意。但由于坐垫部分的侧面遮挡,使斜面语意难以被用户识别,因此采用安装把手的方式强化功能语意。用户只需要抓住坐垫部分上的把手并向下压,扭簧结构会牵引着背靠部分同时向下移动,完成状态切换。改良后状态切换不改变用户旧有习惯的交互动作,易理解性高,用户体验好。
  2.3.2 情感语意设计
  情感语意设计采用隐喻手法,對导游椅造型与表面材质分区进行设计(图3)。
  在整体造型方面,选择了“盾牌”和“鹅卵石”作为情感意象,通过隐喻的手法提取了盾牌的轮廓线作为背靠部分的造型元素,利用鹅卵石的圆润语意特征对导游椅的各个部分进行了曲率的改良。盾牌意象为导游椅提供了“坚定”的语意,体现导游的责任感。
  在表面材质方面,以“母亲的身体曲线”为意象,利用隐喻手法对导游椅的背靠部分进行了分区设计,从而创造“被拥抱”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分区使用了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纹理,使得粗糙纹理和光滑纹理之间产生了强烈对比,让粗糙之处更为柔软,光滑之处更为柔和。
  2.3.3 象征语意设计
  象征语意设计采用提喻手法,对导游椅颜色进行设计(图4)。
  通过象征意象的研究发现,冷色系更加符合安全的象征语意;低饱和度颜色对于视觉的刺激更小,更加符合柔和亲切的象征语意;高明度颜色的视觉重量感低于低明度颜色的视觉重量感,可以有效降低压抑感和隔阂感。
  最终采用了低饱和度、高明度的蓝色作为主色,辅以明度较高的浅灰色作为导游椅的配色方案,柔和干净,传递亲切感、安全感的象征语意,更加符合导游的职业形象。
  3 结语
  本次设计以用户为中心,从导游的功能、审美和认知三大需求出发,发现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归纳功能特征、情感特征和象征特征。然后快速搜寻符合三类特征的产品意象,通过换喻、隐喻、提喻等设计手法对导游椅的功能语意、情感语意和象征语意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良,在保证视觉效果协调、使用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关注导游的情感需求和形象建立。本研究旨在探索一套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导游椅形态快速有效设计的思路,结合理性和感性的设计手段,通过改善产品语意提高设计品质。
  参考文献
  [1]黄浩锋,刘祚时.产品形象语意构建研究[J].包装工程,2009 (12):248-250.
  [2]卢娜,产品设计语意的美学问题[D].辽宁大学,2011.
  [3]吕太锋,郭佩艳.具有行为激发特性的产品暗示性语意研究[J].包装工程,2017 (20):163168
  [4] Krj∞ertdorffk~. The semantic turn:a new foundation for design[M]. CRC/Taylor&Francis,2006。
  [5]郭永欣,基于用户特征与意象的个性化产品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47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