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我国航海保障工作为视角浅谈航海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海洋强国战略逐步推进,我国航海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受此影响,航海保障工作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从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对我国航海保障工作进行了探析,并结合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航海保障发展的思路,对航海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理性展望,以期有助于更好地探索航海保障事业履职方向,更好地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
  关键词:航海保障 国际海事组织 发展方向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面对庞大的海洋资源和相对有限的航海“空间”,海洋上的竞争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争夺经济利益的重要“战场”。我国作为和平崛起的海洋大国、航运大国,对海上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有着突出的需求,担负着海上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职责的航海保障工作。目前,全国沿海按海区划分设立的北海、东海和南海三个航海保障中心,均结合海区特点,有效履行着各自职责。
  1.我国航海保障事业现状
  我国航海保障中心主要承担辖区范围内海事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是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支持保障部门。目前,航海保障的主要业务有三大方向:航标、测绘和通信。一直以来,这三项工作担负着海上船舶航行安全的艰巨使命,其使命包括履行有关海上安全、防止海洋受船舶污染、便利海上运输、提高航行效率等国际海事公约;同时应对技术和世界贸易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满足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战略目标需求。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航海技术也逐渐智能化和数字化。当前,现代的航海通信技术主要依赖于GMDSS,该系统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建立的,用于海上遇险和安全通信的综合系统。其主要涵盖两个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通信系统。目前,船用通信设备使用广泛的有甚高频(VHF)电话、DSC、NBDP、单边带(SSB)通信设备、NAVTEX、AIS、EPIRB等,海上航行的船舶和保障中心通过以上通信技术来实现日常安全通信和遇险通信的传递。但是,目前的海上无线电通信技术各有优缺点,数字化和成本低的通信技术往往信号覆盖范围小,不能有效实现安全通信;而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以及覆盖范围相对较大的通信技术手段,其使用成本和通信费用又相对较高。
  2.“新时代”背景下航海保障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航海保障事业正朝着电子化、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E-Navigation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IMO认为,E-Navigation 的目的是开发具有集成先进信息化技术的新型电子导航系统。这不仅有助于航行安全、提升导航精度,还可以减少机械作业量。这是一项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要确保所有构建模块以及子系统在整个导航体系中的适用性、系统性,确保能提供符合导航以及通信技术的高要求,实现智能化全球共享的导航系统。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现有技术手段和设备条件都不太理想。以广州通信中心(也称广州海岸电台)为例,尚未能做到南海海域的全面覆盖,国际甚高频和中频值守电路只能覆盖到A2海区,约离岸150海里,而南海海域最南端可达到1200海里,即80%的南海区域无法实现安全通信保障。另一方面,据IMO统计,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设备缺陷导致的误报警高达95%以上,这不仅极大地增加了通信安全值守人员的工作量,还给海上安全通信的通道带来了负担和隐患;除此之外,船上通信设备的安装没有严格的实施标准,船上的船员在上岗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相关技术操作培训,无法完成在紧急情况下熟练使用通信系统采用多手段、多渠道方式传递安全通信,大大地降低了人员的获救概率。
  伴随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海上通信业务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为此,航保服务机构应建立标准规范的通信服务体系,加强国际最新的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共同建设智慧化综合航海保障系统。
  3.IMO对航海保障工作的新要求
  首先,在2017年12月IMO通过的2018年至2023年六年期战略计划中明确提出,各履约国应继续履行“海事组织公约”第1条所规定组织宗旨,持续开展工作,同时维持全球海事法律,确保参与国际航运的所有国家享有平等的竞争环境。
  其次,海上生命的安全、安保、环境保护和全球贸易都依赖于海事专业人员和从业者的适任能力与专业水准。另,航运规模的扩张以及高新技術的迅猛发展增大了海员的需求量。航保机构在通信服务、实施国际履约时应充分考虑到包括技能、教育和培训、人的能力、限制和需求等人为因素。IMO要求各国航保服务机构也需要全面考虑海员的需要和福利,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
  最后,海运是最环保的运输方式,每单位货物运输的碳排放量最低,因此海运是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要素。与其他运输方式一样,海运是众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促成因素,故我国航保机构应充分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实现全时、全域、全程和全天候的航海保障服务。
  4.航海保障事业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1)完善履约职能
  目前,IMO已经为各成员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只有通过缔约国及航运业间有效统一地履行、实施、遵守IMO公约,它的关键作用才能得以实现。这就需要航保工作者熟练掌握相关公约以及其发展情况,以便更好地完成海上通信履行,并通过与其他履约国的交流来分析海上通信数据以及更新海上通信设备,减少技术障碍,促进所有使用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
  为实现统一的目标,航保机构应逐渐扩大通信业务需求,从简单的遇险报警和语音通信业务向数据、图像和语音等多种综合业务发展。与此同时,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可向国际履约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和技术合作意见,促进和支持周边国家的海事履约。
  (2)创新技术,规范操作
  高新技术将会创造一个与全球供应链更加紧密结合的航运业。高新技术给船舶设计、建造、舾装和操作,以及对船上和航保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便利,提供了访问航运业海量数据的技术。同时,科技创新也带来挑战:新技术的引入需要仔细考量,以适应各国的海事组织常规框架。考量包括平衡高新技术对安全、安保的影响,对环保、国际贸易便利化、行业潜在费用、船上使用人员和航保通信人员的影响。这就需要航保机构严格遵循IMO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改进设备的硬件电路,减少误报警情况。同时,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安全通信的操作流程,缩短从遇险到救助的延时,提高海上遇险船舶和人员的获救概率。   (3)参与海洋与气候治理
  勘探和利用海洋资源除了提供给各國机遇外,亦有保留海洋空间的压力。为确保海洋空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活动必须与海洋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以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
  尽管海运是最节能的运输方式之一,并且已经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排放,但航运业将继续寻求全球范围内减排放战略。海洋治理和开发海洋空间的过程中,航保机构应积极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确保利用海洋空间不会过度限制航运,支持和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并协助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促进航运便利
  航运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达80%左右,是全球经济和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继续努力保证船舶从出港和抵港过程中不因航行的不便造成延误,同时保证在国际航行中都有充足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安全运输和国际贸易的便利化。
  海上风险方面,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等威胁可能扰乱国际贸易,威胁生命,增加海上运输的负担。此外,航运业务日益依赖于电子和数字技术,因此面临网络风险,为保障包括重要的海运航线在内的海上运输网络安全,航保机构应提高安保意识。
  海上通信方面,要使用电子技术传输海上相关信息,建立海区内的无线电信号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做好监测与维护工作,将通信质量和海上电子信息传输管理常态化。推进数字海岸电台的建设,打破传统三址式海岸电台的构架,努力实现船岸之间无缝化信息传输。
  5.结语
  航海保障工作是航海业务有序推进、有效联通、协调发展的保障基础,是航运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球经济、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关于航海保障事业的发展动向,同时充分认识我国航海保障工作的基础和特点,用坚实有力的“中国步伐”,探索并实践航海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全球航海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1]IMO.Consideration of Radio communication ITU-R Study Group matters—Digital system for broadcasting maritime safety,COMSAR16/4/3,2012.
  [2]Http://www.imo.org/en/Publications/ Pages/Home.aspx,2018.05.
  [3]IMO.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M]. London:IMO Headquarters,2012.
  [4]IMO.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M].London:IMO Headquarters,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75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