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通识课程中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的融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相比过去有了很多的不同,政府和实际从业者对于教育的重视度也提升了很多。比如新时期所提出的通识教育就成为了很多从业者的共识,这对于国内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和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也是重要的保障措施。在实际通识教育体系当中,学生不仅需要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完备的精神世界,因此,将民主法制观念融入到实际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试图结合高校教育来谈如何将民主法制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之中,进而为个人的成长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通识课程 大学生 民主法制观念
  1引言
  新时期,教育事业相比过去出现了很多不同,整体上效率和质量也提高了不少。在诸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中,通识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识教育中的“通”也就是精通、通达的意思,而“识”指的是见识和认知,结合着通识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整体人才体系的构建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结合通识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重要人才培养做法。
  2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2.1通识教育的内涵
  结合实际研究来看,通识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主体角度和客体角度两个维度。同时,教育的主体指的是受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群体而言,本文所指的就是高校在读的大学生。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高校在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全面发展的专业能力、健全的人格及自由的精神人生,在起跑线上基本都是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发展和进步中,由于培养模式的不同会出现很多的差异。首先,人是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哲学中所提到的那样,人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和世界做好能量物质的相互交换,将直接决定着人的发展,在此其中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这类关系的重要精神指引,只有培养正确的观念才可以将整体的事务做好,这不仅是国内学者研究的共识,早在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的三阶段灵魂理论中也提到了类似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人只有在主体角度具有较好的精神境界,才可以指引实际业务,向着正确积极的方向推进。
  而对于客体角度来讲,通识教育的课题指的就是知识层面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回答那些教育中所提出的通识范畴内的问题。对于问题的回答应当是在主题特定状态下所做出的回应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主体的角度是目的,客体的角度则是手段,手段又要服务于目的,因此,构建和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就是站在高等教育的目的上使得客体更好地服务于主体,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们既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因此在学好各类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通识内涵。
  2.2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在提出之后,已经经历了数年的发展,整体上效率相对较好,但也存在着部分的问题。比如,课程门类相对较多,学生难以取舍。通识课程,虽然在大部分高校开展起来,但由于整体的体系是借鉴和模仿其他国家的,因此还不能完全有效地与国内的教育体制相结合。通识教育的门类很多,但是学生难以取舍是其中重要的问题所在。不同高校的学科性质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也不一样,因此在设置通识课程体系时,就会因为这些要素而不能达到相关要求,这对于整体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通识内容难以达成共识,通识课程体系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科目,还没有构建起足够的共识。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体系作指引,除此之外,课程所表现出的连贯性也是欠缺的,很多有需求、有兴趣、有想法的学生没有办法系统地学习知识,也无法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思路。
  再次,课程范畴上也不够完整。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整体上的课程不仅没有满足连贯性和深度的要求,在广度上也没有和时代做好相关的结合,这对于学生整体的思路和成熟思维方式构建是不利的。除此之外,重文轻理难以平衡的制约点所在。
  3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构建的时代价值
  3.1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的内涵和特征
  依法治国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宏伟蓝图,也是人才体系培养的核心目标所在。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就需要社会群体中的各个要素参与到其中来,提升自己的法治认知,提高自我的法制观念能力,特别是对于国家发展未来的生力军大学生群体而言,必然要做好相关的学习工作。大学生法制观念指的是在大学生群体内心中构建起对于法权观、本位观、权利义务观等观念的综合价值表现模式,确立宪法法律至上、以人为本、权利本位的观念,这对于整体的社会进步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是重要的保障。因此,法制观念的构建,需要大学生主体的客观存在,没有办法单独存在或者传承。大学生群体既要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也要了解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主要精神及内容,充分地认知到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自身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来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相关的贡献,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于人才体系培养的要求。
  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法制观念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体现,在通识教育之中,只有将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才可以使得他们的法制观念逐步提升,使他们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去尊法、守法、宣传法律,这对于整体的法律发展既是精神动力,也是不竭源泉。
  第二,大学生法制观念是大学生对于法律认知的内部理解。正如通识教育的目标所提到的那样,主要的培养核心议题在于提。升个体的认知能力,因此大学生法制观念只有在内部做好相关的了解工作,去自主的思考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才可以对法律有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整体的法律观念是重要的做法。
  第三,大学生法制观念是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彰显,只有將法治精神认识到意识层面、素质层面和信仰层面,才可以对民主、自由、公正等关键的法治价值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除此之外,大学生法制观念还是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基础,只有有了信仰才可以在心理上普遍认同,进而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上有所满足。再次,大学生法制观念还是大学生尊法守法的支撑,只有满足这个基础条件才可以保障大学生个人的发展。
  3.2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构建的时代价值
  整体来看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构建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培养是坚持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也是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而新时期依法治国,对于社会各方面的进步而言都是重要的保障,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只有将他们的法制观念水平提升,使他们真正地在内心自觉地尊法、守法,才可以保障整体的建设平稳,才可以促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地位作用及价值。
  第二,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是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内在需求,这对于整体的发展,特别是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而言是重要的助推力,只有很好地树立起大学生的个人守法、用法精神,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认识,以及自主运用法律的能力,才可以促进社会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是贯彻落实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对于整体的社会发展和校园稳定及教育事业的推进,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及具体的应用措施。
  除此之外,提升大学生法制观念还是造就具有法治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期各类教育体系目标的重要需求,正如本文中通识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要求所在,只有兼具人文精神和专业素质才是合格的人才,因此结合通识课程体系来融入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4将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构建融入通识课程中的实际做法
  4.1努力提升通识教育资源质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契机
  上文中已经对高校通识课程中引入大学生民主法制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義作了相关的论述,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实际的做法开展相关的讨论。首先,作为实际的从业者和高校的管理者,应当努力提升通识教育的资源质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契机,做好相关的融合工作。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到的那样,通识教育存在着科目繁多、难以取舍、内容众多、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在课程范畴上也相对不够完整,因此努力提升通识教育的资源质量,以此来做好课程体系的明确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契机,提升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很好的融合做法。不同高校应该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特别是生源的途径以及专业培养的目标,围绕着课程体系安排和课堂教学设计下功夫,在老师提升自身修养的基础之上,提高整体的同时授课能力。
  4.2提升课程管理,完善选课制度,充分发挥课程主体渠道的作用
  对于新时期的教育体系构建而言,无论是通识课程教育的体系,或其他课程教育模式,对于学生个体的需求、特别是个性满足都是重要的追求目标,因此应当努力提升课程管理,完善选课制度,突出选的特征,可以让学生自主结合自我的意愿去做出相关的选择。在课程体系上也必须足够的完善,结合时代的热点和学生的需求,不要以某些应试教育科目为主体,也不要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这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完善自我的认知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价值。除此之外,也要在物力上对教师予以相关的保障,特别是开展相关的培训,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是重要的促进价值。要将评价体系予以更新,使得学生可以及时地对整体的课程模式予以反馈,总体的发展而言是重要的推进,也是重要的课程质量保障。
  在民主法制观念融入同时课程中也要结合选课模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主体选择权利,结合着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高校教育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实际通识课程学习中,应当将思想传播和精神塑造作为主要的途径,以此来完成培养任务,做好相关的思想塑造工作,这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是重要的推进作用。比如,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就应当提升整体的课程管理能力,完善选课制度,将语文课结合时代的特征划分为传统教学科目、现代语文教学科目,以及针对听说读写等专项能力的语文教学科目,在此其中融入相关的思想政治体系教育内容。比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爱国教育、马克思主义相关教育体系课程等,这对于学生个人特点及个性的满足而言都是不错的做法,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于法律学习的兴趣,对于培养他们民主观念的能力提升而言也是重要的做法,这也是同时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初衷所在。
  4.3提升整体教育实力,提高法治思想教育的效率
  教师需努力提升自我实力,提高整体思政教育效率,结合着同时课程体系改革,和学校实际教学的任务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做好培训工作。教师必须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树立起榜样,打造好精品课程的设计工作、启发学生、传播智慧、感染学生。特别是在民主法制观念教育课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糊弄的问题,很多的思想政治课程相对体系薄弱,整体上模式单一,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引入中,应当将民主法治课程的授课模式,做好相关的创新改革推进工作。结合着精品课程的打造,在老师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对整体的内容做重新的组织和设计,不许去照本宣科,而是应当将授课的内容和方式相互有机结合。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好因材施教,引入各类时代的热点,在充分研究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涉及多类的教育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契机,结合着信息技术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整体的课程教育效率提升和学生的积极性满足而言都是重要的保障,对于通识教育的教育资源质量提升是重要做法。
  5结语
  以新时期需求为导向来对整体的教育做相关的改革是新时期的重要做法,结合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的培养,引入到高校通识课程体系设计中,做好两者融合处理工作,对于整体的教育效率提升和教育质量保障都是重要的措施,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是重要的助推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1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