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有效提升中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应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化学中,使用精练而严谨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几乎每课都有,包括物质分类、反应类型、性质、变化、定理等内容,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以确保概念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重视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准确理解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完整的概念,对于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化学概念 应用能力
  一、化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概念本身内容。认为中考题不会直接考“死概念”,所以,对内容一带而过,只强调特点。如反应类型的教学,化合反应直接记成“多变一”,分解反应直接记成“一变多”,置换反应直接记成“换位置”,复分解反应直接记成“内项结合,外项结合”等。虽然学生能够很快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也能依据这些特点判断反应类型,但是学生却容易养成在学习其他化学知识时也大概理解意思即可的习惯,最后导致语言不规范,不严谨,甚至是词不达意的现象。
  2.忽视概念深刻内涵。对概念的教学停留在记忆概念本身内容上,如元素、分子、原子、溶解度等概念,内容较抽象,不太好解释,与其讲不清,不如不讲,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最终,学生虽然会背概念,却不见得理解了概念本身的深刻涵义,也不一定会解决实际问题。
  3.忽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物质分类概念,根据教学的進度和学生认知的需要,是安排在不同单元中先后出现的,酸、碱、盐的分类更是在下册第十、十一单元才出现的,由于时间进度关系,课堂上,教师容易就概念讲概念,而不注重概念之间的前后联系,容易使学生“前学后忘”。
  二、有效解决对策
  1.抽象概念具体化。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这一概念不仅需要原子和原子结构方面的知识基础,还需要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教材先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组成上认识元素,认识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使学生从中体会元素概念的具体应用;接着,再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几种物质的组成,说明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了讲清元素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可采用具体的例子来诠释概念。出示12C、13C、14C,160、170、180,1H、2H、3H,这三组原子的内部构成表,让学生观察不同原子内部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及元素名称。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原子可以不同,但是只要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就统称为一种元素,也更加理解了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总称”的含义。在此之后,及时提问,能不能把概念中的“质子数”换成“电子数”呢?学生结合离子的形成知识,积极思考、讨论,得出核外电子是可以得失的,所以,也就不能把“质子数”换成“电子数”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概念中“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这几个字的深刻涵义了。
  2.微观概念形象化。从化学角度认识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理解微粒的概念,掌握微粒的知识,树立微粒的观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讲分子、原子概念时,学生先自主学习,了解分子和原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不同情况,以及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课堂上,给学生出示分子结构模型,先由学生自己动手摆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两种情况,给学生以分子种类和结构的初步而直观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关系;紧接着,学生利用分子模型,展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变化过程,以及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因此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因此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样,就把微观概念形象化了,更加注重对概念含义的提示和理解,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对概念的死记硬背。
  3.零散概念系统化。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从上册的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到下册的酸、碱、盐等,涉及的单元多,内容联系紧密,但知识结构较松散,给学习、理解、记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将零散的概念系统化是一种好方法。第二单元的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有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教材只是结合空气的例子,给出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教学时再通过生活当中的实例,分析巩固这两个概念即可,不宜进一步拓展。进一步学习单质、化合物概念时,首先应当“温故”,使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是在纯净物概念基础上得出的,再从一些常见纯净物的符号人手,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进而得出相应概念。最后,着重分析混合物与化合物,找出二者概念中“物质”与“元素”的差别,强调化合物首先是纯净物,学生也就“知新”了。
  4.弱化概念不强。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阶段学习的化学,能够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一些化学的基础知识即可,有一些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材中已经弱化了相应的内容,对教学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对于这部分概念的教学,不宜强化。对氧化反应,目前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给出的概念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在教材没有修改之前,教材中的定义是“物质与氧的反应”,“氧”与“氧气”一字之差,但是含义却大不相同,对于刚刚接触反应类型的学生来说,课堂上不宜进行拓展,否则,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是一脸蒙,对于“元素”和“物质”就更加迷惘了,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对于还原反应也是如此。教材给出的概念是“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学生能依此判断反应类型即可,不宜再做进一步强化。一种物质被还原,另一种物质被氧化,还原剂有还原性,还原产物如何判断,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产物如何判断等,不妨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储备以后,交由高中的老师帮助他们学习吧。
  总之,根据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概念本身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怎样的教学方式,都应当讲清概念的关键字词,适当举例加强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引入恰当的活动探究,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温故而知新,达到熟能生巧、活学活用的目的。   [摘要]初中化学中,使用精练而严谨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几乎每课都有,包括物质分类、反应类型、性质、变化、定理等内容,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以确保概念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重视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准确理解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完整的概念,对于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化学概念 应用能力
  一、化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概念本身内容。认为中考题不会直接考“死概念”,所以,对内容一带而过,只强调特点。如反应类型的教学,化合反应直接记成“多变一”,分解反应直接记成“一变多”,置换反应直接记成“换位置”,复分解反应直接记成“内项结合,外项结合”等。虽然学生能够很快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也能依据这些特点判断反应类型,但是学生却容易养成在学习其他化学知识时也大概理解意思即可的习惯,最后导致语言不规范,不严谨,甚至是词不达意的现象。
  2.忽视概念深刻内涵。对概念的教学停留在记忆概念本身内容上,如元素、分子、原子、溶解度等概念,内容较抽象,不太好解释,与其讲不清,不如不讲,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最终,学生虽然会背概念,却不见得理解了概念本身的深刻涵义,也不一定会解决实际问题。
  3.忽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物质分类概念,根据教学的进度和学生认知的需要,是安排在不同单元中先后出现的,酸、碱、盐的分类更是在下册第十、十一单元才出现的,由于时间进度关系,课堂上,教师容易就概念讲概念,而不注重概念之间的前后联系,容易使学生“前学后忘”。
  二、有效解决对策
  1.抽象概念具体化。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这一概念不仅需要原子和原子结构方面的知识基础,还需要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教材先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组成上认识元素,认识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使学生从中体会元素概念的具体应用;接着,再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几种物质的组成,说明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了讲清元素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可采用具体的例子来诠释概念。出示12C、13C、14C,160、170、180,1H、2H、3H,这三组原子的内部构成表,让学生观察不同原子内部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及元素名称。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原子可以不同,但是只要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就统称为一种元素,也更加理解了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总称”的含义。在此之后,及时提问,能不能把概念中的“质子数”换成“电子数”呢?学生结合离子的形成知识,积极思考、讨论,得出核外电子是可以得失的,所以,也就不能把“质子数”换成“电子数”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概念中“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这几个字的深刻涵义了。
  2.微观概念形象化。从化学角度认识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理解微粒的概念,掌握微粒的知识,树立微粒的观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讲分子、原子概念时,学生先自主学习,了解分子和原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不同情况,以及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课堂上,给学生出示分子结构模型,先由学生自己动手摆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两种情况,给学生以分子种类和结构的初步而直观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关系;紧接着,学生利用分子模型,展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变化过程,以及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因此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因此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样,就把微观概念形象化了,更加注重对概念含义的提示和理解,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对概念的死记硬背。
  3.零散概念系统化。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从上册的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到下册的酸、碱、盐等,涉及的单元多,内容联系紧密,但知识结构较松散,给学习、理解、记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将零散的概念系统化是一种好方法。第二单元的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有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教材只是结合空气的例子,给出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教学时再通过生活当中的实例,分析巩固这两个概念即可,不宜进一步拓展。进一步学习单质、化合物概念时,首先应当“温故”,使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是在纯净物概念基础上得出的,再从一些常见纯净物的符号人手,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进而得出相应概念。最后,着重分析混合物与化合物,找出二者概念中“物质”与“元素”的差别,强调化合物首先是纯净物,学生也就“知新”了。
  4.弱化概念不强。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阶段学习的化学,能够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一些化学的基础知识即可,有一些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材中已经弱化了相应的内容,对教学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对于这部分概念的教学,不宜强化。对氧化反应,目前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给出的概念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在教材没有修改之前,教材中的定义是“物质与氧的反应”,“氧”与“氧气”一字之差,但是含义却大不相同,对于刚刚接触反应类型的学生来说,课堂上不宜进行拓展,否则,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是一脸蒙,对于“元素”和“物质”就更加迷惘了,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对于还原反应也是如此。教材给出的概念是“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学生能依此判断反应类型即可,不宜再做进一步强化。一种物质被还原,另一种物质被氧化,还原剂有还原性,还原产物如何判断,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产物如何判断等,不妨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储备以后,交由高中的老师帮助他们学习吧。
  总之,根据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概念本身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怎样的教学方式,都应当讲清概念的关键字词,适当举例加强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引入恰当的活动探究,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温故而知新,达到熟能生巧、活学活用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61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