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与黑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析互联网时代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对策:充分引入“互联网+农业”模式;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核心,与传统农业广泛结合,促进传统农业的发展;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层次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构建集中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0-0034-02
  一、黑龙江省传统农业现状及特点
  1.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概况。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地域辽阔,耕地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耕地占全省耕地總量的80%,有利于集约化生产。中国东北的气候适宜于雨和热。肥沃的土壤,如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被称为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和管理。
  2.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特点。首先,垦区农业生产现代化。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基本实现了现代农业的标准。一是农业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是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标准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农产品的商品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储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的商品率已经达到了现代农业95%以上的商品率标准。其次,农业科技贡献率高。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技术较强,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达53%。仅在垦区,就有19个科研院所、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9个技术推广中心和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长期从事农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再次,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 600亿元。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在黑龙江,大米、面粉、油、奶等加工企业发展迅速,粮食产业基本实现了产销一体化,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最后,外向型农业和优质农业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和垦区共同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重点是政府与垦区的合作。黑龙江省各个城市和农垦支行共同完成了黑龙江省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实现了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的区域经济的全面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模式,开创了省内全新的合作方式。
  二、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缺乏。我国农业劳动主体的文化和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文化知识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由于农村缺乏科学技术知识,很难普及和应用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实现生产工艺机械化和科学生产技术。低质量、低技能的农业劳动力过剩,高质量、高技能劳动力短缺。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工业化进程缓慢,还没有跳出小尺度、低水平、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小尺度和兼性的耕作方式导致低专业化和标准化、低产量和高质量的农产品,因此要满足大型农产品加工业的种植和养殖基地的需求很难实现。加工企业从小农手中购买农产品,大大增加了购买费用。
  3.农产品质量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高的时期。工业和城市地区的用水迅速增加,工业污染导致低质量的原材料农产品,不能满足农产品进一步加工,农业生产者受利益驱动,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
  4.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是一个专业的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综合服务。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材料、加工、劳动、金融、商业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在许多地区,不同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平衡,规模较小,服务形式单一。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项目研究、决策咨询及相关农业担保和保险等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
  三、“互联网+”创新农业新模式
  1.“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的兴起。“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跨境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农业一体化、现代农业创新互联网平台的新产品、新模式。“互联网+农业”通过便利、实时、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式,对农业生产、环节管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互联网+农业”作为驱动因素,促进了智能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实践中,“网络+农业”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进行改造。截至目前,中国已有6 000个农业网站,并进一步呈现了加速细分的趋势。近年来,农业媒体活跃,微博、微信和移动平台相继出现,农业信息化深入发展。在与传统农业产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促进、实时感知,为农业土地、农业技术、农村金融和农村管理提供准确、动态、科学的信息服务,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3.发挥农业物联网的优势。农业物联网可以代替大量的人力资源来获取准确的作物信息,并控制生产设备。对于农业产业来说,物联网可以连接农民和农产品经销商。经销商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并尽快制订采购计划。农民也可以通过物联网选择合适的经销商,并制订下一个季度的种植计划。
  四、“互联网+”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打造黑龙江省“互联网+”有机种植模式。2016年7月6日,时任省长陆昊在“互联网+农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应转变思路,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在省内建设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利用“互联网+农业”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潜力的充分释放。确保绿色食品的标准,接近和实现更广泛的有机种植标准,龙江绿色和有机食品要在价格方面反映产品价值,进一步促进和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新手段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辟农业生产新道路,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进化链的自然循环来管理和培育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的自然平衡。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发展。
  3.加快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建设。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省级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黑龙江省已整合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并建立了全面的农业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涉及农业生产、农业机械管理、绿色食品和土壤测试等。目前,省级农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基地已达226个。农产品的高质量、高安全性已得到大数据服务的推动,绿色有机食品检验合格率高达99.7%,居全国榜首。全省土壤检测、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数据采集面积分别达到1.3亿亩和3 000万亩。同时,在业务范围内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可视化等工作,形成了精准种植、质量安全、精准营销等大量数據产品,并开展了黑龙江水稻网络营销的所有信息支持服务,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创新发展“互联网+农业”市场。首先,技术创新。农业互联网作为物联网的一个分支,已逐渐应用于农业。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农业物联网的优势明显。对于农业产业来说,物联网可以连接农民和农产品经销商。经销商可以通过平台大数据,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并尽快制订采购计划。农民也可以通过物联网选择合适的经销商,并制订下一个季度的种植计划。除了解决“买卖”的问题外,物联网还可以加强农产品的供应管理,收集农产品的储存和库存,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的数据。其次,模式创新。在消费水平提高的趋势下,人们希望可以吃到更新鲜的、有品质保障的农产品。此外,消费者们也开始追求“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活体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生产、流通组织方式的变革和营销、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正悄无声息地推动着农业产业链的重构,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口碑时代,产品是入口,发掘用户的痛点,设计极致产品,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粉丝的尖叫度,这是实施“互联网+”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一步。
  5.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革。一是强化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宽带网络普及度,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发展,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相关成本。二是强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计划,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鼓励县政府结合当地市场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搞好物流和仓储规划,科学布局。建立物流资源整合平台,整合各类快递订单并挖掘分销网络。实现规模效应,完善村组间的分布,降低分配成本。三是强化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并出台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建立适应于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提升线上销售农产品的质量与品质,引导生产者改进生产和产后运销管理。
  参考文献:
  [1]  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2]  李亮.农业个性化门户服务模式研究与实现[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  朱链萍.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支付环境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17,(10):62-63.
  [4]  张建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7,(4):43-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62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