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势视角下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空巢老人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的问题,而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也让人堪忧,老无所依、无所养、无所居的现象是空巢老人的普遍特征,而受计划生育影响的正处于生命周期中晚期的父母,正是空巢老人养老困难的受害者。空巢老人的经济、生活、身体和精神上都能不到保障,在优势视角的理论下,着眼于他们的优势和潜能,协助他们走出养老困境,从而解决他们外在或潜在的问题。
  关键词:优势视角;社区;空巢老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66
  1问题的提出
  在1980年9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剩余一个孩子”,因此大多数家庭呈现的都是“三口之家”的状态,受八十年代“计划生育”影响的家庭中,子女的父母已经进入了老年阶段,子女的成长风险和成才风险也是困扰独生子女家庭的两大风险,除此之外,响应计划生育号召的家庭中的子女也逐渐成长为劳动力者,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独生子女大多在外务工,有点甚至長期待在外地,导致老人在家无人赡养,而具有养老能力的子女出现迁移、外出或意外事故时,就会导致空巢老人的出现,造成了严重的养老危机。孩子对中国人来说就是希望的寄托载体,而独生子女更是负担最重的一代人,现阶段的独生子女也已进入到生命周期中的中晚期,他们组成了自己的核心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在外定居的现象层出不穷,由此也会产生众多空巢老人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以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新加坡《联合早报》)本文试图从优势视角出发来探讨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从而提出措施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安享晚年。
  2社会工作理论之优势视角:理论建构
  优势视角理论的基本理论命题表现是它相信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即便是处在困境中倍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从来都不曾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它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强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优势视角认为社会工作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个人以及其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于案主自身的优势。在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优势视角强调的并不是刻意忽略其痛苦或是不足之处,而是期待以另一种角度出发,协助案主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与改变的机会,使问题对于案主或其他人较不具威胁性,当危险性降低时,案主与他们愿意解决问题的动机便会提高。
  简单来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他们的潜能和资源为出发点,协助他们从不幸和挫折中走出来,摆脱困境从而达到他们的目标。优势视角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赋权、成员资格、抗逆力、治愈和整合,将优势视角的这些理念融入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中可做以下分析:
  (1)赋权—赋予或充实空巢老人的权利和能力,积极寻找家庭、机构和社区链接资源的办法,改变空巢老人对自身能力不自信的看法,去标签化让空巢老人能够更积极的挖掘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的目标从而为之奋斗。空巢老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负面的情绪和情感,当现实生活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消极或绝望的心理,因此在赋权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赋予空巢老人权利,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充分挖掘空巢老人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激发他们的内部力量,拒绝标签性的赋权,改善消极和悲观的情绪状态,实现自我赋权,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成员资格—空巢老人也是社会人的一员,也享有自尊、尊严和责任,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将他们看成是自己同样社会的人,在实际生活中,空巢老人可能会受到社会的忽视,他们的身体技能逐步退化,经常会被贴上消极的标签,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空巢老人的地位受到更大的冲击,因此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认同空巢老人的社会地位,作为社会人的一员,他们也应拥有相同的能力和权利,受到社会的尊重。
  (3)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个人的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抗逆力是一个过程,也是空巢老人提高自身抵抗困境的能力,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Saleebey(2004)指出人们在遭遇不幸和磨难时会反弹,会努力去克服和超越不幸与磨难带来的负面效应。空巢老人在面临经济上、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境时,会产生消极的心态,社会工作者需要激发空巢老人的生活积极性,给空巢老人带去温暖,提高他们的抗逆力。
  (4)治愈和整合—治愈空巢老人的心理伤害,整合他们的各种资源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空巢老人在经济上和生活上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如果他们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的环境中不做任何改变,就会导致他们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个人与环境之间会严重失调,因此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注重空巢老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善消极的情绪,举办社区活动,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积极快乐的老年生活中,以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来度过他们的晚年。
  3优势视角下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分析
  3.1经济困难
  空巢老人通常是退休在家或者是没有退休工资的老人,他们的经济收入较低,而子女的家庭压力较大的家庭不能提供过多的经济支助,大多数只能维持空巢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人生活得会更加困难,出现身体健康问题的老人会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困难,医疗保险中一些昂贵药品使用的局限性加重了经济压力,一些具有身体缺陷的老人甚至没有经济来源,靠着低保过日子的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农村,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困难会更加突出,劳动后所留下的创伤所需要的医药费也占一定的比重。虽然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援助,如精准扶贫等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相当部分的空巢老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2生活照顾的困难
  对空巢老人而言,他们往往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有伴侣的老人还能相互照顾,而失去配偶的老人只能独自一个生活,日常生活的起居、打扫等劳动都需要自己来做,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还能照顾好自己,而身体有缺陷或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只能在家,处于半自理状态的老人生活已有一定的困难,而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根本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日常生活的活动对他们来说都已经是很大的困难了。老人通常被划分为生理性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处于底层,虽然我国的志愿者活动和政府对这些空巢老人的关注加大了,但是他们也只能得到定期或定时的照顾,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顾需求。
  3.3健康维护的困难
  由于老人的身体状况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变差,各种疾病或因灾祸导致的身体上的创伤会给老人带来更大的伤害,身体机能的退化是老人不可避免的,所以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会加大。因疾病长期卧床的空巢老人根本无法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只能任由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完全满足不了他们健康维护的要求,最终导致一个悲惨晚年的发生。
  3.4后事安排的困难
  对于空巢老人而言,他们已处于生命周期的晚期阶段,考虑自己的后事问题也是不可避免,在当今社会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某空巢老人在家过世半月,家里散发出臭味后才被邻居发现。这样令人动容的事件也并不是偶然事件,大多数空巢老人独自在家,相当部分的空巢老人为自己准备好了后事,而失去配偶的空巢老人更容易发生猝死在家无人知晓的状况,而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
  3.5精神慰藉的困难
  空巢老人往往是被独立的一类群体,他们独自地生活,精神上的空虚是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慰藉和能够有所依赖的精神支柱,丧失配偶的空巢老人往往会产生更大的精神伤害,而当他们初步进入老年的时候,退休后的空虚会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落差,社会地位的下降、生活能力的减弱、机体功能的降低会让空巢老人寻求其他的精神慰藉,社区活动的不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彻底和某些管理者的不作为会使基础设施缺乏,从而无法让空巢老人得到精神的寄托。
  3.6资源链接的困难
  空巢老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享受尊重和权利,但是他们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边缘化,各种各样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个人能力的不足、社会的不重视以及因年龄或身份被故意忽视而导致资源链接的困难,政府、机构以及社区的管理者分配资源时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导致资源链接本就困难的空巢老人受到了更多的不当待遇。
  3.7机构养老的困难
  机构养老是我国养老的重要模式,它主要的呈现形式是养老院,而进入养老院需要监护人或者所在街道和工作单位提供证明,这是空巢老人住进养老院的一大阻碍,他们独自生活从而缺乏监护人的签字,或是资金困难导致其无法住进他们心仪的养老院,由此可见,空巢老人所面临的老无所养的情况日益严重。
  4优势视角下应对空巢老人养老困难的对策
  优势视角理论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在优势视角下,应对空巢老人的养老困难有以下决策。
  4.1社区养老
  近年来,社区养老的模式逐渐的完善,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由家庭、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多元服务,使老人能够在自己所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居住的一种养老模式,它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贯彻落实社区养老的政策能促进空巢老人养老困难的减少。
  4.2完善经济支持系统
  经济作为空巢老人生活的重要条件是不可忽视的,从优势视角出发,利用空巢老人自身的政策照顾优势,让他们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优惠政策中,发掘自己的权利所在,以提高经济收入,如低保、精准扶贫政策等。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空巢老人合理运用养老基金,注重医疗保险机制的学习,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帮助他们走出经济困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4.3完善生活服务体系
  健康的体魄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老人已处于人生命历程中的中晚期,身体机能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会导致生活状态的不平衡,接受空巢这一现实,注重自身的生活,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的宣传,用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来为空巢老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使得他们自己能够利用老人的独特优势来生活,社会工作者要相信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积极主体。
  4.4精神慰藉支持体系
  空巢老人不仅要面对自身空巢的情况,而且还要面临外界的不合理对待,建立精神慰藉体系,让空巢老人得到精神的依赖,组织志愿者或工作者去定时看望他们,不仅有利于他们感受到久违的亲情,而且能够改善空巢老人的消极心态,能够使他们改变对空巢的看法,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如集合拥有同样经历的空巢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实现抗逆力的培养,让空巢老人能够挖掘自己的优势以摆脱困境。
  4.5链接社会资源
  随着社会组织的逐渐发展,链接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资源,重视志愿者系統的运用,不仅从生活状态上改善空巢老人的困难,而且社会工作者应该善于把握政策,积极帮助空巢老人获取更多的权利。从挖掘空巢老人自身的潜力出发,利用社会政策对空巢老人的照顾,积极链接各方面的有利资源,链接社区、社会和社会组织的资源,贯彻落实好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而为空巢老人探求更好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潘泽泉,黄业茂.残疾人家庭个案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13.
  [3]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
  [4]田华.优势视角下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服务探究[J].公共管理,2015.
  [5]刘腾飞,李贺.高龄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J].人资社科,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3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