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旅游驱动的传统农区就地城镇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导传统农区实现就地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社会调查方法,探究沂南县竹泉村就地城镇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竹泉村村民的职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说明乡村旅游作为绿色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传统农区转型发展的有益实践方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就地城镇化;竹泉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6-0140-02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地区全面振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根据《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到2022年,乡村旅游消费预期达到5 300亿元,年均增长15.8%。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助推乡村地区转型发展与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旅游地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重要研究方向。
  穆林斯(Mullins)通过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研究,最早提出了旅游城市化的概念[1]。格莱斯顿(Gladstone)将美国的旅游城市化分为海滨度假型和资金密集型两种类型[2]。黄震方、陆林、朱竑等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了旅游城市化的内涵[3~5]。王德刚指出,以旅游业为导向的“非工业化”城镇化模式,是一条非常重要和值得推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6]。黄震方认为,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7]。案例研究方面,黄郁成以井冈山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的模式[8]。李亚娟等透视了旅游经济作用下乡村旅游地的城镇化进程[9]。张春燕探讨了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10]。保继刚等以阳朔为例,证明了旅游发展可以有效引导乡村城市化的实现,并且是一條较为“绿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11]。
  总体来看,旅游驱动的城市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但已有研究聚焦于城市,研究内容重点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如何向旅游发展倾斜,体现了城市发展旅游的愿景[11]。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需进一步解析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机制,揭示旅游对乡村城镇化的引导过程、特征和动力机制。基于此,本文基于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的调研资料,剖析旅游引导下乡村就地城镇化的表现形式及动力机制,为山东省乡村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第一,研究区概况。竹泉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距县城12公里。全村469人,村庄建设用地约100亩,耕地约450亩,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竹泉村不仅有竹林、泉水等自然风光,还有独具特色的古村落,以及充满当地风俗习惯的民俗项目等,是中国北方少有的桃花源式村落。竹泉村景区于2009年7月开始营业,2010年10月成为沂南县第一家4A级旅游景区。2014年,竹泉村被授予“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荣誉称号。2016年11月,竹泉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近年来,竹泉村游客数量逐年上升,附近村民逐渐参与到旅游相关的经营活动中,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境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以竹泉村为例,探究乡村旅游驱动的就地城镇化现象具有典型性。
  第二,研究方法。相关数据与资料主要来源于两次实地调查:第一次实地调查从2018年1月30—31日,第二次调查从2018年5月29—6月2日,前后共计7天。调查方法主要采用访谈法,主要访谈对象是村民。对村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主要以发展旅游带来的变化、旅游发展的影响、目前存在的问题等作为访谈核心,根据不同受访者职业、年龄、性别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通过“滚雪球”的方式,直到信息饱和。针对不同受访者的访谈内容,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相互印证,以求获取真实信息[11]。
  二、竹泉村城镇化的过程及表现形式
  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发现,竹泉村从开始发展旅游至今,村民逐渐参与到旅游相关的经营活动环节中,在旅游的影响下,竹泉村的物质空间、基础设施和经济结构发生转型,具备了城镇的基本特征。
  (一)村庄转型发展过程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当地政府意识到竹泉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具有开发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对村庄进行了开发,打造乡村风景区。由于当地政府的引导、投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规划、开发和建设,大部分村民能够参与到景区工作中,在当地顺利实现了由农业种植到非农就业的顺利转型。
  竹泉村的总体定位是以沂蒙古村生态和古村民俗为优势,以“竹”“泉”“村”为依托,打造具有显著沂蒙特色、农家风情的旅游目的地。为了保持村庄原本的风貌,而又不损害当地村民的切身利益,当地政府采取了置换的方式,为村庄原住居民建设了新的房屋,竹泉村整体进行了搬迁,村民居住在与景区相邻的新村里。
  从发动村民搬迁到新房屋建设完成再到实现整体搬迁,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除了党员、村干部的带头宣传作用,主要归功于搬迁中实行的政策——让利于民。开发商本着先让村民搬入新居,再全面开发建设的原则,并无偿为村民建设新居,在法定部门对村民房产评估、村民认可签约的基础上,一次性买断了村民在古村的房产及附属物。并且,开发商对搬迁户根据施工进度确定了搬迁时间,为促进早日搬迁完成,对按照和提前搬迁的村民,在原评估价的基础上又上浮5%作为奖励。通过调研了解到,根据当时的补偿政策,绝大多数村民几乎是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住到了新房。
  竹泉村从2009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职能的带动下,居民逐渐实现了就地非农化。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村民没有离开他们熟悉的环境,没有发生地域上的改变。村民的身份也没有发生变化,他们依旧是农民。但竹泉村村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活动,逐渐改变了依靠传统农业生产的就业形式,通过与游客的交往,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具备了城镇居民非农化就业的基本特征。   (二)就地城镇化的表现形式
  1.职业结构的转变。在竹泉村没有发展旅游之前,绝大部分村民从事农业劳动,收入主要来自于种地和外出务工。景区建设之后,村民参与到旅游相关经营活动中,生产方式逐渐转向非农业生产,不再依赖土地。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景区营业之初,公司将年老体弱但又有一定技能的村民聘请到景区,在景区从事传统手工制品生产,除了公司每个月发放的基本工资,也根据他们平时所卖商品的多少,公司会有相应的提成。除此之外,公司在景区设立了货站,主要是为贯彻旅游扶贫政策而设立的农副产品销售点,来帮助村民宣传销售农副产品。为使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公司还成立了传统特色小吃的制作作坊,通过向游客展示其制作过程,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宣传当地的特色产品,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09年景区营业之后,在政府的引导下,出现了竹泉村在景区外的第一家农家乐餐馆。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更多的村民加入到旅游餐饮住宿行业中来,竹泉村的农家乐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旅游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步参与到旅游相关活动中来,包括旅游商品经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旅游景区内务工、旅游食宿接待等。村民依靠景区实现了非农就业,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加多元化。
  2.生活方式的转变。随着旅游收入的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观察,在穿着打扮方面,由于频繁的主客交往,受城市游客的影响,村民的穿着与城市居民相比,差异不大。在吃的方面,村民可以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饭菜,如沂蒙炒鸡、炖鸡、手工煎饼等,具有城市特征的快餐类食品也在乡村出现,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居住方面,村子整体搬迁之后,村民住进新村,路灯、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齐全。房屋质量相比传统民居有了明显提高,内部结构也逐渐与城市趋同,电视、热水器等现代家电用品和设施基本都有,部分家庭买了电脑,网络也已经进入到了村民的生活中。在出行方面,不同于以往靠步行或自行车的出行方式,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拥有小轿车。
  3.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思想观念也发生转变,这是城镇化由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提升的表现。随着游客不断将外界信息带到农村,村民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思想观念逐渐从传统、保守转变为现代、开放,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文明意识有所提升,而且村民自身的素质也逐渐得到提升。此外,村民的就业意识也发生了转变。在未进行旅游开发之前,农村没有就业机会,大部分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赚钱。如今,旅游业的发展,使村民参与旅游的机会增多,就业选择更加多元,而且景区在管理服务人员的聘用上优先选择当地村民。旅游使年轻人留在家乡,对于年轻人来说,留在家乡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帮助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
  三、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健康推进和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内源动力。通过沂南县竹泉村的社会调查发现,在市场需求、规划引导和居民参与的共同作用下,当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民就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型,收入水平提高,居民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文明意识提升,物质基础和精神层面均具备了现代城镇的特征,既是山东省乡村旅游驱动的就地城镇化的典型代表,又契合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竹泉村的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推动力,可以有效带动传统农区转型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振兴,同时避免了传统工业化驱动的乡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耕地破坏等问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有益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  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3):326-342.
  [2]  Gladstone D.L.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Urban Affair Review,1998,(1):3-27.
  [3]  黃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5):53-57.
  [4]  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2005,(4):10.
  [5]  朱竑,贾莲莲.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J].经济地理,2006,(1):151-155.
  [6]  王德刚.探索旅游导向的新型城镇化之路[N].中国旅游报,2013-01-07.
  [7]  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8):409-421.
  [8]  黄郁成,金茨萍.旅游开发与农村城市化的实现模式研究——以江西井冈山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3):76-79.
  [9]  李亚娟,陈田,王婧,等.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进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161-168.
  [10]  张春燕.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5):120-123.
  [11]  保继刚,孟凯,章倩滢.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以阳朔历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5,(8):422-434.
  [责任编辑 吴 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10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