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定额管理在地铁运营企业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十三五”以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地铁开始成为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力,地铁运营企业作为准公益性单位,需要确保地铁的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经济效益,如何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统筹配置资源,优化维修规程、降低各项成本是轨道交通企业面临的难点。定额管理为地铁运营业务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文章就如何通过定额管理整合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系统科学地建立健全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满足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定额管理;地铁运营企业;成本控制
   一、引言
   “十三五”以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运营规模不断创新高,运营线路总长度较“十二五”末增长了26.3%。地铁运营企业作为准公益性单位,需要确保地铁的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在安全投入多、服务要求高的背景下,地铁运营企业基本依靠政府补贴维持正常运转。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2017年度运营收支比为70.1%,相比上年下降7.6%,运营入不敷出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难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经济效益,如何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统筹配置资源,优化维修规程、降低各项成本是轨道交通企业面临的难点。
   定额管理是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础,是节约能耗、合理组织各项劳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定额管理为地铁运营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在企业运营中,在成本费用消耗标准还未制定的情况下,财务部门依据成本核算数据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无法正确评价成本控制的成效,达不到事前监督的目的,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而定额标准的制定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点,在事项发生前就可以根据相应定额标准合理预估费用,对地铁运营成本支出的合理和有效性进行审查,有效促进地铁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二、地铁企业实施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
   定额管理的推行与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项费用和多种物资,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协调配合。员工对定额管理的内涵及目的理解尤为重要,公司在定额管理工作启动阶段,由于员工对定额管理的内涵及目的理解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推进缓慢。通过梳理,定额管理指标涉及19个专业,涵盖了地铁运营各个专业(车辆、通信、信号、轨道、房建、供电等),而且各专业技术性强,因此对于定额管理工作小组人员的业务技能具有一定挑战性。运营定额预计有300多项指标,其中290多项拟制定定额标准,整个过程包括指标的统计、讨论、制定、完善等,工作量非常庞大。
   (二)指标难定
   定额管理涵盖地铁运营的方方面面,如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维护定额、能源定额、费用定额、资产定额、流动资金定额配置定额等。指标的设计需可控,还要便于统计,如按价还是量、按总价还是单位价格。有些指标涉及多个部门,无法落实责任部门,如动力照明用电;对于参与定额指标设计的员工要求较高,既要了解现场,又需具备相关财务知识,从而保证制定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因此在参照国家、地铁同行业定额体系的相关资料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明确需要编制的各類定额指标名称,保证定额指标体系既符合行业要求,又满足公司运营管理需求。
   (三)标准难定
   定额标准的制定方法很多,主要包括: 经验估算法、统计分析法、技术计算法、类比法等。地铁行业的定额标准一般参照历史数据或行业标准,如果参照历史数据,由于每年的经营情况有所差别,历史数据并非百分之百可靠。加之无锡地铁运营时间不长,大部分设备尚未经历全生命周期,历史数据积累不完全。如果参照行业数据,行业无定额标准可参考,个别地铁的定额数据也对外保密。上述因素都为制定定额标准带来了难度。
   三、解决地铁企业实施定额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请专业咨询公司协助实施
   运营定额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需要让员工从思想上转变,理解定额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有限的人员、时间下,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分阶段、分时间、分批完成定额标准的编制,顺利推进定额管理工作。同时可以引入专业咨询公司协助实施,借助专业公司的技术力量、实践经验及编制方法,搭建科学、合理定额管理框架,制定合理的定额管理推进计划,解决定额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从而不断优化定额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实现规范管理、提高决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二)设计指标
   首先建立定额管理框架体系,根据定额内容,主要分为劳动定额、消耗定额、费用定额、资产定额及资金定额,运营结合实际成本类别,根据指标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运营将所有指标分为统计指标和定额指标。统计指标是指稳定性、规律性不强,会随着实际需求或业务量变化而相应变化的指标,如运营公里成本、车公里成本等经营指标,以及日常维修、更新改造等非经营指标。定额指标是指数据较为稳定,可以形成相应标准的指标。其次财务部与业务部门协作,共同制定定额。如能源定额制定时,财务部与业务部门通过沟通协商,提出能耗成本由使用量及单价组成,由于单价不可控,建议按照使用量制定定额,同时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建议电费按照定额细分至各车站及场段,形成各区域的能耗标准,明确指标责任,从而有效控制能耗成本。
   (三)选定标准
   定额编制是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协调配合,一个指标的数据整理,需要经过反复的协调和核对才能把数据准备完成。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定额标准制定方法明确为三种:一是按照国家标准、企业制度(文件)等制定,例如劳动定额等;二是参考历史数据制定,例如能耗定额等;三是相关业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制定,例如招待费定额等。按照上述方法,财务部和业务部门共同沟通协商,制定定额标准。    四、地铁企业定额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控体系
   由于现有的地铁运营成本管理目标是比较模糊化和抽象化的,地铁运营管理公司大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成本管控体系,建立健全的成本管控体系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进行成本控制,对于地铁运营企业的成本,在抓质量、保安全、提服务的基础上,将管理目标形成量化的指标要求,时时反映运营成本列支情况,不断完善优化成本控制标准,支持管理者找到安全、服务与成本优化的最佳平衡点。对于非经营性单位的成本,严格按预算进行成本控制,严格按标准进行费用审核,并通过加强管理、资源集约等方式,提高成本使用效益。
   (二)运营成本定额持续优化
   运营成本定额是根据地铁运营管理特点、参照历年的运营数据、采用一定方法编制而成的运营成本控制标准。定额作为成本执行中的控制标准,可以很好地控制运营成本增长幅度,但运营定额体系的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每年的环境、设备设施状况、企业管理要求等因素都会有所差别,导致历史数据并非百分百可靠。需要对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追踪,认真分析总结定额指标执行情况,分析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查找原因,根据运营成本变化规律,不断修订和完善运营成本定额修订,进一步优化定额管理水平,在保障地铁安全便捷运营的同时,有效地防止运营成本过度增长。
   (三)形成一体化成本管理理念
   从思维上,由成本控制觀转变为成本效益观。根据一体化成本管控模型,具体将成本管控划分为战略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三个层次。战略上运用先进技术、工艺,选用节能、耐用、安全性高的材料和设备等,降低固有成本,奠定低成本运营的基础;建设上优化招投标、项目管理、投资控制,将低成本的运营基础落地;运营上优化运营模式、流程和提升管理水平,安全而经济的运营。从不同层次展开管控,其中越高层次成本在后期运营阶段改变可能性越小,同理,通过战略层面(从源头)管控成本力度越大,效果越显著, 通过 “战略、建设、运营”一体化成本管控理念,实现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进行监督和考核,实现企业自负盈亏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01).
   [2]王保春.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管理实践与探索[J].新会计,2017(03).
   [3]卢丙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8).
   [4]马贵平.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成本控制[J].财会学习,2016(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22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