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舞蹈产业化的发展创新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的根本,应当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文化自信对于民族兴盛的关键作用,正所谓文化强则民族强。所以,现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大力推行。各类文化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中,舞蹈作为文化产业中的典型类别,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对其产业化发展进行创新探讨。基于此,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舞蹈;产业化;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068-02
  引言
  舞蹈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中,舞蹈可视为最为重要的构成。在如今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态势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更多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其中参与与欣赏舞蹈能够满足其一定的心理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舞蹈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从各行各业的发展实情来看,产业化均为必经之路,那么中国的舞蹈产业化发展整体态势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发展创新,都是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中国舞蹈产业化发展创新展开分析,主要探究目前发展问题中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舞蹈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当前我国舞蹈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舞蹈的产业化主要是指将舞蹈中所蕴涵的艺术价值与市场进行融合,从而将艺术价值以商业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舞蹈艺术的表达去转化为商业利益,进而提高舞蹈产业的发展积极性,促进舞蹈艺术的良性发展。实际上,我国许多舞蹈活动都在政府的行政扶持与鼓励下开展的,但随着活动的资费需求水涨船高,而行政经费却逐渐减少,两者之间形成明显的不匹配[1]。事实上,舞蹈的产业化并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只需提供正确导向以及引导市场资金的注入,实现投资的开放性,便能够吸引众多资方投入,同时在良好的社会沟通下有效拓宽合作渠道。纵观我国目前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极为快速,但由于舞蹈的产业化发展有一定的眼光局限,所以资方会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于容易进入市场的品类,而艺术底蕴更高的如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杂技等受到的关注度却远远不够,这也对舞蹈整体产业的发展形成不利。因此,对于舞蹈产业化发展来讲,一定要将其视作为集合体,保证制作、运行与经营的一体化,才能形成以舞蹈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满足产业化发展需求。此外,随着舞蹈产业化发展,也能助推更多优秀企业诞生,在龙头企业的社会口碑形成下反哺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当然,目前我国舞蹈产业化发展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相关从业者一定要结合现状去深究其中问题,找出舞蹈产业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我国舞蹈产业化发展的创新途径
  (一)打破传统观念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舞蹈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必须要更新传统的发展观念,跳脱出各种固有意识与顾虑,主动拥抱市场,这才是发展创新的根本。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时代中,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因此对于艺术产业而言,必定要利用好我国健康的市场大环境,通过自身优势与市场的结合去促进相关业务的开展。所谓“艺术搭台,经济唱戏”,便是艺术主动拥抱市场的最佳尝试,也是两者同步发展的真实写照[2]。长期以来,我国许多舞蹈艺术团都基于文化市场思维去找寻自己的正确定位,貌似用全新理念去寻求多元模式的转型,但大部分团体都耗费了大量投入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资金大多数流向运作环节,将重心聚焦于投资方规定的指标完成方面,如演出场均人次需要达到多少等等,当然也有部分舞蹈团体更看重组委会肯定,争取拿到代表能力的奖杯。而实际上,不管是出于上述哪种目的,实际上对舞蹈的产业化发展都会形成负面影响,因为大多数为个人利益与面子工程,并未直接触及到艺术内核,所以在个人艺术能力为提升的基础上,是无法打响自身品牌的,即便前期利益明显,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便是目前传统思想观念的弊端所在。因此,要想推动我国舞蹈的产业化发展创新,就一定要打破这种传统思想观念。
  我们以上海某舞蹈有限公司为例,其作为我国第一家舞蹈专业公司,在早期业务開展中,同样将获得市场份额视做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为了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该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市场推广上,尽管前期能够获得不错效果,但由于对个人素质提升有所忽视,这种模式显然无法持续下去。通过大量研究,团队一致认为,市场份额固然重要,但文化艺术产业归根到底要看作品。因此,该企业将资金投入目标进行调整,聚焦于舞蹈作品的创作,从而创做出了《红楼梦》、《霸王别姬》等市场反响非常好的舞台剧[3]。与此同时,企业再次将部分资金分配到市场推广环节中,从而凭借作品积累的口碑获得了更多市场份额,不仅完善了自身产业链,也提升了品牌效益。
  (二)重塑创作理念
  唯有通过良好的创作,将好的创意转变为舞蹈艺术作品,才能焕发出艺术光芒,获得市场的认可与欣赏着的青睐。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创作者而言,其思维需要保持足够活跃,不得局限于现有作品,应当勇敢地尝试一切可能性突破。从当前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来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需要认真研究观众喜好,并且要保证雅俗共赏,不得一味追求“阳春白雪”,而将自己束之高阁。此外,也有部分创作者会认为获奖是最佳肯定,当然获奖是对能力的认可,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舞蹈的产业化发展不能可以去追求艺术层面的高度,需要在保证艺术表现力的前提下去考虑市场接受度,所以不得将重点颠倒,这也是舞蹈产业化创新途径的必由之路。
  此外,在众多制约我国舞蹈产业化发展的因素中,创作者对传统中国舞蹈的认识是关键因素。许多创作者认为中国传统舞蹈不适合于叙事情节表现,所以会将重点倾向于情感与情绪的表达。而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有着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并且在情节表现方面也有巧妙构思。所以创作者需要结合舞蹈作品的创作理念与市场反馈去找到平衡点,从而以最易于市场接受的方式去表达个人艺术理念,以市场反响作为评断作品质量的主要标准。如此一来,市场投资者便会提高对舞蹈产业的重视,认可相关作品,从而为产业发展投入资金。   以上述上海某舞蹈公司为例,其制作出品的《红楼梦》舞蹈作品不仅有着极高的专业性,同时也在灯光、舞美等方面做出了创新,特别是在“黛玉葬花”选段当中,“桃花雨”的舞台效果设计瞬间吸引了观众注意力,有效提高了该舞蹈剧的可看性,也让舞蹈艺术不再像以前那样高深莫测,基于视觉享受便带给观众好感[4]。此外,该舞蹈剧以拥有群众基础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为创作蓝本,也与市场需求相符,有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三)构建营销机制
  在如今的社会新形势下,舞蹈产业的业务发展一定要重视营销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背景下,要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去主动求变,而具体应当在管理与营销方面有所改变,以利于我国舞蹈的产业化发展创新。从目前我国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的舞蹈队伍管理依旧沿用“家长制”模式,管理伴有浓重的行政化色彩,这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所以需要进行切实可行且合理的转变。
  用户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重要要素,他们不仅仅是消费主体,同时也是助推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在舞蹈产业化发展的创新之路上,一定要与观众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在积极营销下去搭建有效的交流桥梁。因此,演出经纪人作为营销机制中的关键人物,各个舞蹈演出团队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去组建自己的经纪人队伍。而经纪人的主要工作便是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获取,帮助团队实现演出市场化与产业化。正如其他行业一样,演艺界、证券界等,其发展历程早已说明了经纪人的重要性。因此,处在新时代的舞蹈艺术,要想实现产业化发展创新,则需要构建专业的经纪人团队,通过可行营销机制的制定去促进其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发展。
  (四)重视市场价值
  许多舞蹈艺术人员更加关注艺术层面的内容,对于市场化行为并不重视,甚至会心生抵触,这实际上也会制约舞蹈产业化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舞蹈从業人员需要提高对市场价值的重视,重新审视赞助商、主办方及资本的重要性,要将市场份额视作为评判舞蹈艺术的标准之一,有效促进舞蹈业务的整体发展。
  不管是舞蹈团体管理人员,还是舞蹈专业演员,或者是经纪人,都应当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去重新塑造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立足市场经济基础去指导舞蹈表演,配合市场方面去完成相应的业务指标。而对于管理人员来讲,舞蹈团队的管理模式也要顺应市场有所变化,不能沿袭过去行政化的问题处理方式[5]。同时,要多倾听市场的意见反馈,结合自身的业务开展去作出相应调整。对于舞蹈专业演员来讲,更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感受观众的体验,综合用户反馈去研究作品的展现形式,通过表演水平的提升去完善作品,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顾表演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经纪人来讲,要意识到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在向市场进行营销推广时,要协助团队做好细致化的产业化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娟.浅析中国舞蹈产业化的发展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138-139.
  [2]  张永红.小议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J].中国电子商务,2012,(17):242.
  [3]  于洪燕,代海峰.方兴未艾的中国舞蹈产业[J].商情,2010,(37):126.
  [4]  于洪燕.中国“舞蹈产业”初探[J].文艺生活旬刊,2011,(6):102.
  [5]  郭燕.逃离零下十度的蛰伏 亟待产业化的舞蹈营销策略[J].舞蹈,2013,(3):24-25.
  [责任编辑 柯 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4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