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调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乡村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程度。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的推进我国“三农”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的乡村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果,从过去的先污染后治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重物质满足到重精神满足等。政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领导者带头者,为了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就必须对其职能进行调整,找准自己的位置,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落实。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地方政府;职能调整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十九大所提出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参与者和利益攸关者,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内容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地方政府要做好对乡村的引导工作,做好政府职能的转变,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做好科学决策工作,保证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和我国乡村的和谐发展。由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相对来说提出时间较晚,政府缺少相应的发展经验,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该如何进行调整,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一、乡村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
  建国以来,我国对于农村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从1950年的土地改革、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到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对我国的农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过去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因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而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关系到乡村发展的方式以及乡村发展程度。
  二、地方政府政府在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农业轻产业结构化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乡村发展以农业为主,通过种植大量的农作物来确保农村经济发展,采用这一发展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大量种植的农作物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因此就必须改变我国的当前的农村产业模式,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化发展。
  (二)农村环境质量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也为农村的农作物生产多样化以及畜牧提供了助力。但是,农村的快速发展也产生的了大量的垃圾,农村又缺少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危害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近年国家重视城市环境的治理,大量的高污染企业由城市转移到农村,也对农村环境产生了进一步的污染。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也会造成土壤的污染。
  (三)文化保护和发展职能缺位
  为了解决农村落后的发展现状,提高农村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地方政府着手于农村改造治理,建设新农村,将大量的传统村落拆除重建,鼓励农民购买乡镇的集体住房。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却打破了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文化风貌。
  (四)重管制轻治理
  由于我国独特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发生。通过这些年我国农村的发展方式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农村的发展方式走的还是城市发展的老路,是在政府管制下进行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忽视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对于农村的发展只有参与权没有决定权。同时,农村的选举制度缺失,流于形式,不能通过选举推选出能够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人。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调整
  21世纪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发展策略,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問题。十九大的召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标准。
  (一)从重农业发展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融入到农村生产建设中,我国农作物的产量飞速增加,但是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并没有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较于飞涨的物价来说,农作物价格增长的幅度偏小,仅靠农作物的增产无法满足农民的要求。因此,就必须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以农业、农民、农村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农村特色,制定完善的发展制度。
  (二)从先污染后治理到生态也是经济增长点
  前文也提到过,我国乡村发展走的是城市发展的老路。地方政府为了增长乡村的经济水平,在乡村内发展污染严重的工业,但却忽视了对乡村环境的质量,用环境污染换取经济的发展。乡村发展应该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在乡村内发展节能、高效、环保的企业,同时对已经造成的污染要及时进行治理,落实农村环境治理职能。
  (三)从重物质满足到重精神满足
  经过我国多年的发展,通过体育设施和娱乐场所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农民的日常物质需求。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大多数农民对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迫切。农民是乡村的主人,是发展农村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不能仅仅注重满足农民的物质需要,也要注意农民精神层面的提高,通过对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来推动新型乡村的建设。
  (四)从重管制到重自治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增大了农民对于发展农村的自主权,政府不再是乡村发展的领导者,政府从管制方式开始向培养农民自治的方向发展。政府不再对农村的发展进行直接经营,而是为农村发展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监管,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农村的积极性,保证乡村振兴策略得到妥善发展。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地方政府需要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准确定位战略落实中的角色,做好产业融合的引导者、绿色乡村的保护者、文化传承的带头者、农民权利的捍卫者。
  (一)产业融合的引导者
  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农村独有的自然、人文优势,着手发展旅游业,通过吸引游客来引入资金对农村进行再次建设发展。
  (二)绿色乡村的保护者
  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是一定不可取的,地方政府应该转变发展观念。首先要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避免因垃圾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最后,要倡导发展绿色农业,严格监管农药化肥市场,避免超标化肥农药的使用。
  (三)文化传承的带头者
  现代的城市模式已经无法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农村就成为了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地,农村的缓慢发展使大量的传统文化得到保留。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源泉。因此,地方政府要做文化传承的带头者,保护好我国的传统文化,并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学习。
  (四)农民权利的捍卫者
  我国目前还是以发展城市为主要工作,公共服务存在着城乡供给不平等的问题。为了保证农民的基本权利,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农民的要求做好服务工作,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乡村是我国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的不断进步,乡村的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于国家的步伐,鄉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因此地方坚决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自身的战略转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自身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的乡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敬尧,王承禹.农业规模经营: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8(4):91-97.
  [2]黄建红.三维框架: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J].行政论坛,2018,25(3):62-67.
  [3]朱茂磊.乡村振兴:新时代我国政府涉农职能的新导向[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4):12-19.
  [4]张侠.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