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常态下的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灌区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证农业灌溉工作顺利开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需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协调好各项施工资源,更好促进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将主要致力于分析新常态下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情况,首先详细的分析介绍新常态下灌区水利建设问题,通过阐明其工程建设的工作准备、质量管理,最终实现解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我国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在新常态下的具体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灌区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新常态
  随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化发展,我国社会用水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用水量大幅度增加,进一步恶化了水资源的供需状况,造成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化,增多了生产和生活等争水的现象,因此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极为重要。
  1.新常态下灌区水利建设问题
  1.1灌區特色不鲜明
  其一,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城镇化倾向。在建设中会脱离实际建设不适合灌区的建设,包含林荫大道、水泥广场、建设喷泉等,造成公共场所地面过度硬化、大量土地被占用等问题的出现,无实际效益而荒废,维护成本增加,造成大量浪费现象的出现,增加维护成本。其二,现代灌区建设随意性增强。因不再考虑层次结构、依山傍水等因素如缺乏系统性合理性。其三,灌区聚落建设的雷同性,失去生态环境更好的田园风光。
  1.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
  在较长时间范围中,我国灌区基础水利设施为落后的状态,小型水利工程利用和完好率较低。灌区节水灌溉渠系缺乏专人维护和长期维修,依旧存在极其严重的末级渠系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基础水利设施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难以有效化解决灌区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造成严重工程闲置、农田效益低、沟渠渗漏等问题的出现,末级渠系建设、维护、更新较滞后。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不高,安全问题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逐渐凸显出水资源污染的问题,饮水安全面临水质较差的风险。
  1.3灌区污染问题严重
  并没有有效改善好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因化肥、农药等的大量使用,造成自然环境受到较大程度污染,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进入空气、水体、土壤污染物的数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因提升经济收入的需求,含有分辨、饲料的污水会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较多灌区弃水直接排到河道中,无合理有效的排水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当前社会中生活垃圾堆积得不到处理,人居生活环境脏乱差情况出现,城镇化的加快,较多城镇垃圾向灌区农村转移。不及时和不合理的垃圾填埋情况,出现滋生疾病、污水横流等问题的出现,引发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1.4水利建设投资不足
  政府划拨的水利建设资金,并未足够重视起单项投资额相对较小的水利设施建设情况,主要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在取消其他行政性收费和农业税之后,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所以很多项目因资金不足而未能开展。另外,因存在较单一的水利建设投资主体情况,主要是经地方政府配套投资,中央牵头展开水利建设,存在较少的社会、民间资本投入情况。通常情况下,难以直观显现出有公益属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降低社会多渠道资金投资积极性,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农村管理权责归属不明、利益分配不均、产权使用权界定不清等问题,均对社会资金向其水利行业的投入产生阻碍性作用。
  2.灌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准备、质量管理
  2.1工作准备
  前期工作指的是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河流规划等工作,其是后续实施项目建设管理的基础,是提出论证、评价、决策的过程,同时是整个项目建设的关键部分,对建设成功后的可靠和经济合理性,以及水利项目建设顺利与否均产生决定性影响。特别是较多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对国家一些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影响,有综合应用功能。所以在开展之前,需明确责任,准备好全面的论证证书和规划书,理顺关系,积极推进,突出此项目的重点。需保证依据综合的规划,在流域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建立全面化的项目建设的规划书。同时需保证水利项目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需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2.2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是用于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显著提升。均是应用一些系统的工程方法,从施工开始准备,之后从其施工生产到完工,集合各环节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形成高效化,以及任务明确的质量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措施、制度和素质的保证,便于质量更加的规范、标准化。在较长时间范围中,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方案,工程建设很难走向规范化。基于此,需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管是原材料的项目施工,还是设计图纸,各环节均需熟悉和掌握,不可被忽视。均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实现有效化的控制。
  3.解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3.1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为了提升灌溉效果,职能部门需完善好有关配套设施。其一,做好配套设施管理。需积极展开管理工作会议,保证广大农户有义务、责任的做好有关管理工作,实现对主要管理内容的充分了解,及时上报设施损坏问题。还需鼓励广大农户举报破坏配套设施行为,维护良好水利工程应用环境,及时响应并打击破坏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行为。其二,对配套设施的合理规划。职能部分需分析灌溉作业的实际情况,从长远进行规划,展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还需保证逐年推进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制定明确化的建设计划。
  3.2加强辖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当地职能部门需做好实地调研,积极完善各项手续,指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具体的施工情况,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加强施工细节的检查,查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需做好灌区水利工程质量宣传。当地职能部门加强宣传,提升农户对水利工程质量的认识,借助当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发放宣传手册,把施工质量当做重点,要求在承建水利工程项目时,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抽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做指导。
  3.3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加强
  当地职能部门为了改善其重建设轻管理的不良现象,需结合水利工程实际,做好积极的管理引导工作,指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组建专业管理维护队伍。需组织有水利工程经验的农户,在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站中,成立专门的维护管理队伍。需明确灌溉作业要求,做到处罚损坏水利工程的行为,完善奖罚制度,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调动广大农户积极性。不仅如此,要定期开展管理抽查工作。分析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定期深入到灌区抽查水利工程情况,制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4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职能部门为了高效完成好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致力于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选择可行性措施。其一,定期开展管理知识培训工作,深入到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站。经灌区农户组成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站人员,提升其管理水平,派遣技术人员定期深入到各管理站开展培训工作,讲解其中需注意的问题和技巧。还需分发给各管理站人员水利
  工程管理工作知识手册,便于他们学习,促进灌区水利工程管理顺利实现,提升管理专业水平。其二,针对在职管理人员,需提供思想教育加深在职管理人员对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管理专业技能和思想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同时需落实好建设管理工作,促进灌区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加强后期的运营管理,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积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宋旦.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2):21-22.
  [2]武敬佩.茨淮新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环境防治措施[J].工程与建设,2018,32(6): 901-903.
  [3]卢欣欣,潘松泉,汤明.简析现代生态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32):1467—1467.
  [4]刘建军.疏勒河灌区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47-49.
  [5]王伯元.浅谈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 (9):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9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