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经济下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区域经济下,培养企业需要和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目前高校的教育目标,高校在对人才培养制订计划之前,应该更多地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培养出能独立发展、适应社会、具有创新和能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拥有不断自我学习和提高的高质量的经济型人才。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专业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4.12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专业也越来越热门化,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也逐渐增加,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优秀的高职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一大考验,需要克服教育的壁垒,从培养的方向出发,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育的初衷。
  1 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对特定的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采用的目标、定位、政策措施等的统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成功经验的推广两者的共同结果,在区域内对各种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2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的对策
  (1)当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所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培养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上,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在对这种类型的人才在教育的时候过于理论化,未能与实践良好的结合,这样的人才在就职市场上就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导致就业率低。同时,教学知识没有实现创新,未能与时俱进,这样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会不够,另外学习到的知识都是比较表面的,不够扎实,在实践工作的时候就不能灵活应对,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时候也难以适应。还有就是高职经济管理的人才的职业素养不够,大部分的高校都是重视文化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而经济类的人才本身对职业的要求又是极高的。
  (2)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对策。第一,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高校需要深入企业的内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企业的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能对就业的现状和技能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一些往届毕业生对职业知识的选择上来设定经济管理专业的具体能力要求,通过研究一定的数据,分析出市场对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标准。
  第二,深化课程改革。在目前大部分的教学教育中,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对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未能更好地结合实践,也没有对本国的国情以及经济的现状等相结合,这样就直接导致经济管理的专业在实施中困难重重,最终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并没发挥出太大的效果,也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脱离了经济管理的实际要求。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应该在课堂上更多地升华课程改革,与时俱进,对课堂的教学任务,应该给予正确性的制定。
  第三,加强学习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让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更多的是强调技能型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培育经济人才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更需要一个实践平台,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了解到企业的具体需求,对自己日后的学习也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加强校企合作,这也是企业和学校实现人才共同培养,合作共赢的目的。一方面,在企业的具体岗位上进行实训,学生的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供求更精准。
  第四,重视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其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经济管理在职场上更需要与不同职位的人打交道,这就需要具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这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这就要求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能力之余,更多的参与团队活动,增加校外实习的机会,增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在日后的职场上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提高资管能动性,才能学以致用,得到稳定长远的发展。
  3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1)扎实基础教育。在培养高职人才的时候要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基础的应用写作、计算机、政治理论、英语等方面的知识,要得到扎实的基础知识,一方面要改革教学理念,以学生作为主体;另一方面也不要过于的百忙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透彻基础知识后,才能深入教学。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学校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当时的知识点,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也要通过不断地自学,才能在日益更新的社会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主动适应社会。
  (2)提高实践环节。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进入社会,进行就业的时候,不仅对其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有要求,还需要具有全方位的各种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这就需要在就业前比别人更进一步,在学校学习中,就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设计更多的实践课程。最好是设计实践课与理论知识课的比例是平均分配的。另外在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的筛选上也要更谨慎,其涉及的专业需求更大,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会计专业上,可采取模拟做账的方式实施教学的实践教育,可加强通过电算化会计这门实验课程,强化会计管理专业人员的财务审核做账能力,并且不断地强化。
  (3)实施个性化教育。目前的教育体系大部分都还是以老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被动的吸收,没有经过一定的思考,而这种学习方式就比较片面化和表面化,不够深刻,容易遗忘,以及没有深层次的学习。而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都是不同的个体。
  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要重视学生这一个体,实施差别化教育,在所有的专业知识得到一定的掌握的同时,更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特长等某一专业,这样将来在就业市场上,也更有明确的目标。最终学有所长,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岗位专门化训练,提升就业率。顺利就业是高职经济管理人才在校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时候也要以就业为导向,对专业人才实现专门的锻炼,在其有兴趣的岗位上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培训,也可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在培养上有的放矢。在这种课程上,也可以增加就业的演练等,加强高职经济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
  (5)动态培养,确保教育实用性。教育并不是一时的,是具有发展性的,需要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向,这样培养出來的人才才能与时俱进,符合当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政策、就业环境等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在教学中不断地调整,提前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4 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区域经济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其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需求的经济管理专业型人才,而高职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在培养上,也要不断地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其高. 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5):25.
  [2]张锡东.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相关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6):27.
  [作者简介]嘉丹(1983—),女,汉族,四川剑阁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民航服务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86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