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海南国际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而引发了各类社会问题。海南毒品问题也逐渐凸显,禁毒戒毒工作形势较为严峻,海南省积极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不断创新禁毒、戒毒工作方法,引入社工专业力量介入禁毒、戒毒服务领域。以海南X禁毒社工项目为例,梳理该项目的运行过程,并对项目的实践过程进行反思,为提升海南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南省;禁毒社工;项目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6;D9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176-02
  从2017年开始,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政法委开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为进一步发挥社工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项目以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为平台,成立由社工为主导的项目实施团队,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介入禁毒领域,协助天涯区禁毒委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戒毒康复环境,促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融入社会。
  一、项目服务对象的情况分析
  通过禁毒社工的走访调查,项目辖区内共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 161名,其中,女涉毒人员人数为67人,男涉毒人员人数为1 096人;其年龄段主要分布情况为,18—25岁占总人数的10.16%,26—35岁占总人数的26.36%,36—45岁占总人数的45.13%,46—55岁占总人数的17.23%,56—65岁占总人数的1.03%[1]。可以看出,涉毒人员年龄比重最大的是36—45岁的中年人,其次是26—35岁的青年人;60%以上的涉毒人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占25%,中专占不到9%,涉毒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毒品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导致其走进社会与朋友交际与应酬过程中容易受到毒品的影响。
  二、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现状,从涉毒人员和社区居民两个方面了解现状。一是针对涉毒人员。主要调查涉毒人员的性别、年龄、住址、婚姻状况、学历、首次吸毒时间、吸食毒品的种类、家庭境况和家庭成员关系等信息[2]。二是针对社区居民。主要涉及社区人员的基本情况、吸毒的原因、社区居民对吸毒行为的认知、社区居民对待吸毒人员态度。
  三、项目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
  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设计要以涉毒群体的需求为本,首先要了解涉毒人员的需求,在精准评估需求的基础上制定项目服务规划。
  1.需求评估的假定。社区居民对吸毒人员的态度会影响吸毒人员的行为,也是影响涉毒人员戒除毒品回归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评估项目服务对象的需求时要重点了解社区居民对涉毒人员的态度。
  2.需求评估的内容。包括涉毒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社区居民对“吸毒人员本身、对吸毒人员的行为、对自己对待吸毒人员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价。
  3.需求评估的方法。在需求评估方面主要针对涉毒人员个体和社区居民开展评估,评估方法主要采取访谈法和问卷法。通过访谈法,详细了解涉毒人员的需求和困境,并用问卷法调查社区居民对吸毒人员的态度。
  四、社区戒毒/康复群体的特征分析
  通过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调查,分析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面临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
  从对吸毒人员基本资料的统计上看,吸毒人员大部分学历较低,涉毒人员的学历层次低,对毒品的认识和了解缺乏,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而吸毒上瘾。
  (二)无业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比例较高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状态是影响其吸毒上瘾的一个重要因素,吸毒人员处于无业状态比率居高不下,反映出吸毒人员的社会适应性较差,社会对吸毒人员会有排斥。基于上述情况,一方面需要提倡政府、市场建立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帮扶机制,如建立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职业通道和职业晋升机制;另一方面要对吸毒人员进行再教育,促进其再社会化,提升这个群体社会的适应能力,以便其适应社会。
  (三)吸毒人员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2000年以后吸毒人员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这进一步说明海南省禁毒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省政府启动“禁毒三年大会战”非常必要。省政府应在禁毒工作方面加大资金、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探索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创新举措,强力遏制吸毒、贩毒等不良趋势的发展,最终降低吸毒率和复吸率,减少由此引发的犯罪案件,构建无毒、和谐社区。
  (四)毒品种类从传统毒品向合成毒品的转变
  从滥用毒品方式和滥用毒品的种类来看,直接吸食的方式占据主流;吸食海洛因和冰毒占主流;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洛因和冰毒的管控,加大惩处措施,加强刑法威慑力,同时提升社会戒毒力量。
  五、项目服务计划及成效
  (一)项目服务的计划
  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为依托,以“2+1+1”的模式隊伍,以点带面的形式,整合高校、社区和社会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协助区禁毒委员会做好社区禁毒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戒毒康复环境,促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融入。项目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协助区禁毒委做好社区戒毒/康复的常规工作;(2)禁毒宣传和“戒毒、防毒、抗毒”环境营造;(3)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再社会化服务。
  (二)项目实施成效
  根据服务项目内容的计划,对项目范围内的19个村/居委会登记在册的1 161人全部初步建档,建档率达100%;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见面率达85%,其中有就业意向的服务对象占27.63%;在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执行率达至70.78%,在实际状态中减去有误的状态及有传染性疾病人数,剩余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执行率为83.21%。针对就业信息情况分布主要采取电访反馈、就业帮扶登记、就业情况统计等形式给予服务对象进行就业信息的发布。禁毒社工在完成项目数量指标的同时,注重服务的质量提升,立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服务。   项目服务的范围为19个社区/村委所有登记在册涉毒人员,但为了更好地开展禁毒帮扶工作、禁毒宣传工作、就业帮扶指导、资源链接等工作。经过五个月的工作,通过禁毒社工走访拓展服务,禁毒社工的成功链接到一些社会资源和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与协助,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拓展:一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展。从最开始的服务对象为涉毒人员,扩展到服务对象家庭成员、辖区内的社区居民、儿童青少年、学校和社会上的公益人士为服务对象及协助工作的志愿者,共同为涉毒人员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协助禁毒工作范围的扩展。该项目服务的各个社区/村委都存在棚改、拆迁等整改工程,导致涉毒人员居住地与户籍地与原来不一致,为此出现人户分离等现状,為了能够做好帮扶工作,禁毒社工将所收集到服务对象现居地的地址,通过电访沟通的形式与当地的派出所、戒毒(康复)中心、街道办事处或禁毒相关工作单位进行协商合作。三是社会网络支持帮扶的扩展。涉毒人员再社会化的首要条件是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核心条件是就业,社会网络支持程度决定着涉毒人员再社会化、降低复吸率的因素,四个片区禁毒工作的开展与外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市法院、中学、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六、项目服务的总结与反思
  通过该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践,海南省禁毒社工服务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该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其次,19个村委及社区和派出所的积极配合,使禁毒社工在各片区的禁毒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初步达成预期目标。
  禁毒社工在片区所开展的禁毒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对于辖区的整个形势而言,这些成效并不足以说明禁毒社工工作取得的成就,只能说明禁毒社工在这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工作服务情况与服务力度。只有经历过在一段时间的服务过后,在原来的涉毒人员的总数量的基础上看涉毒人数是否有变化,看戒断三年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数量是否增多,并且每年找到工作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比例是否增加等,只有这些指标发生了良好的变化,才能体现出禁毒社工在禁毒服务工作的成效[3]。同时,也要加强与外部资源链接的工作开展,最主要的是有关于心理辅导方面的机构,为康复(戒毒)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心理咨询与情绪疏导,让他们能够在关怀中完成戒毒康复的时间,也为他们能够再次顺利融入社会而努力。同时,积极联合各村委/社区的禁毒专干,加强对村委社区有关于毒品防范的宣传力度,争取改善群众对康复人员的刻板印象,对这个群体可以有一个正确、积极、接纳、包容的态度,进而避免康复人员在回归社会生活后,因受到歧视与排斥,对生活失去希望,而再一次受到毒品的侵害。
  根据当前禁毒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禁毒社工未来的服务工作主要集中在改善村委/社区环境,发挥社会工作者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尽可能帮扶有工作需求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找工作,并建立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减少康复人员的复吸率[4]。在解决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问题之余,通过禁毒知识讲座、校园禁毒教育活动、各村委/社区的禁毒宣传活动等形式,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青少年建设一个健康无毒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降低青少年涉毒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赵雪莲.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困境与政府购买禁毒社工服务的路径探索(上)[J].中国禁毒报,2017,(12).
  [2]  赵芳.社区戒毒社会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9).
  [3]  张俭琛.禁毒社工在社区禁吸戒毒中的作用初探[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2).
  [4]  韩丹.多元整合视野下的社区戒毒模式——一项基于江苏南京的实证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87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