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本文对国内2000~2019年区域创新能力的SCI和核心期刊进行主题搜索,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形成机理、现有评价状况进行梳理,同时进行简要总结与未来展望。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月14日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拟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评价情况、形成机理等问题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区域创新方面的研究,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研究的可能。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涵义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国内众学者们鉴于理解视角差异,提出不同的涵义。甄峰、黄朝永、罗守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在创新过程中结合信息与通讯技术,将各个要素(知识、技术、信息等)纳入社会生产过程里的一种能力。黄鲁成观点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从而实施产品和工艺创新的一种能力。柳卸林、胡志坚认为它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吴林海强调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创新主体对资源进行集成的高技术产业的能力。邵云飞、谭劲松指出区域创新能力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发挥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将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的综合能力系统。刘强、范爱军认为创新能力存在空间区域性,创新能力破除空间局限会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重要影响。苏屹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它是由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要素构成的。
   根据文献梳理,学者们研究视角不同,对于区域创新涵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首先,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微观系统观念,它是创新行为主体的集合,同时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汇总;其次,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地域间具有较大差异性,具有独特性。最后,区域创新能力是对区域内所具有的技术、信息、知识等要素的综合表达,它不仅把现有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还可以利用创新能力催生新知识。
   二、區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国外学者对于形成机理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理论:内生增长、国家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国家创新能力理论等。国内学者也围绕这些理论框架展开相关研究。邵云飞、谭劲松、江兵、杨善林等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受到知识因子的激发和影响,知识资本(流动、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刘友金从分工发展视角进行研究,集群创新能够实现创新能力的集成,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分工条件下),就是集群式创新的形成过程。徐占忱、郝莹莹等认为形成区域创新能力可以借助于有效的创新政策。魏守华、陈丹宇等以知识资本为研究基础,观点是区域创新能力受到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市场创新网络等较为重要的影响。陈武等学者研究了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模型。研究得出了区域创新能力受到智力资本及其三个要素的影响以及影响效应系数。刘凤朝、冯婷婷通过构建国家创新能力概念框架,借助多种函数,站在宏观的视角,揭示了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龙建辉认为IFDI的溢出效应和OFDI的逆向溢出效应并未显现得那么明显。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增长而言,外源路径与内源路径具有协同效应特征,彼此关系具有互补性且较为显著。
   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首先,较为复杂,它的增长受到不同要素的影响;其次,具有动态性,它是将地区智力和内部创新资源以及创新主体介入转化为新的创新成果的动态过程;再次,由于区域内的资源集聚程度、基建水平差异,其形成过程具有不可复制性;最后,能力的提升需要借助开放性的环境来实现。
   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学者们期望构建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衡量。
   甄峰(2000)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为评价指标对沿海10个省、市(京、沪、辽、苏、粤、鲁、浙、津、冀、闽)进行评价。莫琦、刘鹏(2007)从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创新产出、区域创新基础水平方面对广东区域进行评价。王燕燕、马力(2008)以集群发展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这四个指标评价了济南的区域创新能力。侯风华(2008),徐永智、曹广喜(2009)从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两方个面分别对东部10省(京、沪、苏、粤、鲁、浙、津、冀、闽、琼)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评价。许崴、张伟(2009)选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制度创新为指标(二者第五个指标略有不同),分别对广东省和济南市进行评价。吴友军(2010),李学鑫、李高扬(2011),崔晓露(2013),赵炎(2015)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获取)、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经济绩效方面分别对东三省、甘肃、河南及全国31省份、长三角、珠三角、上海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杨凤阁(2012)以创新潜力、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为一级指标对河南进行评价。邹华、徐玢玢(2013)从区域创新主体及创新环境方面分别对东部(京、沪、粤)、中部(皖、鄂、内蒙古)、西部(蜀、青)和东北 (辽、黑)进行评价。关兵、邓生菊(2014)在创新资源与投入、技术转化、创新产出、政府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构建指标对甘肃进行评价。潘雄锋、刘清(2015)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创新品牌方面对京津冀、东北、长三角和南部沿海地区进行评价。魏阙、戴磊(2015)区域创新基础、产业集群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对吉林进行评价。曾月征(2016)从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评价。傅为忠、周文泳(2015),易平涛(2016),董勇(2018)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转化能力(第三个指标不同)分别对全国31省、东部地区11个省市及河南省进行评价。瞿辉、闫霏(2019)从知识多样性、知识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方面对福建省进行评价。姜文仙、张慧晴(2019)从科技创新效益、环境创新、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指标评价珠江三角洲区域。    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指标体系既有国家层面、也有地区差异层面的设计,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地域选择上以沿海地区(较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研究较多,沿海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等研究相对少或未涉及。
   四、结语
   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增强区域经济和提升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者们现有的理论探索实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未来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研究:
   第一,对区域创新能力从多个研究视角进行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学者们研究目的、视角、方法不同,以及区域资源分布差异,现有研究未能全面阐释区域创新能力。另外,学者自身学科背景不同,使得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持观点,因此未来基于多个视角,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整合研究很有必要。
   第二,加深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受多种要素影响的观点,以往研究者们已有共识,但对于各个要素之间如何互相作用、资源的配置方式如何、创新能力的成长模式是否存在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第三,拓宽区域创新能力的地域研究范围。首先,提升区域创新系统内协同绩效。区域内创新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区域间的资源交换及协同发展、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的系统化研究是未来应该加强探索的。其次,研究地域范围应倾向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联动周围城市资源协同发展有待研究。最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有待完善。针对我国各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其指标体系建立规范、科学才有利于客观比较;而针对某一省份或某一区域的评价,考虑到各区域创新主体特性、资源分布、经济水平的差异,指标体系需要结合所属区域的共性特點以及实际情况来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1]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
  [2]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
  [3]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4).
  [4]陈武,何庆丰,王学军.基于智力资本的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来自我国地级市样本数据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1.25(4).
  [5]龙建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增长路径及其共生机理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8.3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9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