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对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X”证书的设置等,都是高职院校亟待研究和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1+X”证书,会计专业教学
  一、研究背景
  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这几年高职院校推行双证毕业,作为自己学校毕业生的优势,如今国家政策颁布,对于很多实践性强的专业而言,持双证甚至多证毕业将会普遍化,靠一个毕业证找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会计专业是一个职业道德要求较高、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要求会计专业要有较高的素质,原来实行的“1+X”证书,是指毕业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另外,还有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中级操作员证、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和普通话合格证等。
  国家对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视,对高质量的会计人员需求越来越大,财会类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前景及职业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基层会计岗位的日常、高频、单一的会计核算工作将被机器所取代,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有关研究预测,在未来20年里,会计专业将会是受人工智能威胁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目前,会计行业的从业人数有2000多万,但总持证人数只有722万,其中初级510万,中级196万,高级16万,再加上CPA24万,大约746万,可以看出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普通会计人才严重饱和,另一方面“管理型”的高级会计人才却极度紧缺。因此,高端会计人才将是未来国家和企业重点需要的人才。
  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意义
  (一)会计专业“X”证书体系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相结合,有利于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效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X”证书中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X”可以根据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合理确定。“1+X”证书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设计有政府认证、行业企业合作、学校自主认定三种方式。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概包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具有职称性质的证书,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颁发的职称证书,分为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以及高级会计师和正高级会计师,第二类是执业类资格,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发的,如注册会计师证书(CPA)资格证书、资产评估师证书,第三类是面向特定业务领域,是由人力資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监制、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颁发的,比较典型的是税务资格证书、资产评估师证书,第四类是具有国际化的证书,代表有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颁发的,如ACC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颁发的CMA等。
  (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意义
  随着会计行业变革的不断发生,财务机器人、共享会计、管理会计等的兴起,会计行业需要最多的是高级从业人员,例如能对公司发展起到战略规划作用的管理会计人员。自2017年11月5日开始实施新的《会计法》,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被助理会计师取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方向。“1+X”证书制度是会计专业人才的全新的出发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对教学进行改革,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并且要注重实训,针对会计专业需要设置核心课程,设定相关的等级证书,加快学历证书与会计职业技能证书的互通衔接。初级会计职称证将成为会计行业的“门槛”,高职院校顺应发展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调整,合理确定“X”证书。同时,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同时,积极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业创业本领。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合理设置课程
  针对国家会计职业化建设特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财会专业知识、技能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具有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根据统计后发现,高职院校课时有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中高数、英语等公共课、专业理论课比重过大。专业实践课程比重较小。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时,需要适时增加专业实践课程,自主设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发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根据我国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不仅需要适时跟上“1+X”证书制度,合理设置课程,如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的必考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适当减少课时,对于初级会计资格证书中的必考科目《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可以设置在第一学期,鉴于《经济法基础》中涉及大量的税法课程的内容,可以将税法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课程的课时的分配和设置时间也需要合理安排。对于有限的课时安排时,需要增加理论课时,还需要增加实践课时。让学生有有限的时间开展有效率的学习。同时,针对目前比较热门的管理会计职称资格,可以设置《管理会计基础》和《管理会计实务》等课程。
  (二)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还需要对教材结构进行优化,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特别是对于经济法中涉及的税法内容庞杂(税法中涉及的税种有18个税、费)、变化快的现象,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需要选择最新教材,且根据当前的税法变更情况及时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革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获取最新的税法信息,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税法的变更情况。《经济法基础》教材应该紧跟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避免学生再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讲,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难以适应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特点,丰富教学方法。重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创新。近年来,高职院校采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利用智慧职教云、云班课等现代信息化手段,线上布置课程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掌握课程内容、课堂上教师结合案例教学法答疑、归纳总结等方式的教学。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业务素质,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基于“1+X”证书制度[J].纳税,2019(9).
  [2]李媛媛.“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教学的思考[J].财会研究,2020(3).
  [3]王玉兆.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J].文化视野,2019(3).
  [4]毛少华.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教育管理,2020(1).
  [5]黄俏颖.智能财税“1+X”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纳税,2019(36).
  [6]宿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2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