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被盲盒终结的爱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唐玉

  采访笔记
  “几天前,我刚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和相处了一年多的女朋友分手。她没哭,我哭了。”冯盛幽幽地说着。这个90后年轻人的穿着并不时髦,神态举止极为干练,让人一望便感觉成熟稳重。
  这本是冯盛唯一且最为珍视的感情,终结的原因却是一种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盲盒。
  第六感
  社会上总是贬低90后,说我们因为生活富足而懒散无为,说我们因为应有尽有而丧失追求。其实,我和身边很多90后朋友都在拼命工作。我毕业之后一直做工业包装设计,上班3年多,从没在23点之前睡过觉,每天工作都超过11个小时,同时还读在职硕士,考各种资质证书。很多同学更拼,我们的家境只能算是中档,家教又严,从踏入社会那天起就知道一切必须靠自己。自己付首还贷款买了一个很小的精装房,每年孝敬父母的开销远比自己旅游或朋友聚会的开销大。
  我和女友是同一期应聘进入公司的,在入职培训时我就注意到她,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女孩,面孔白皙,五官精致。或许是因为眉毛稀疏的缘故,她眉纹得非常娟细,像是两条线的画眉一般,让她每次颦眉时都显得楚楚可怜。
  我们分属不同部门,唯一能碰面的机会是食堂。我在排队时会盯着门口,直到她和几个女同事身影出现,我会用余光偷偷瞄着她。
  有科学表明,人的目光会传递一种生物电,可以被对方的第六感捕获。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无论我的余光多么隐蔽,最终的结局都是她似乎感觉到什么,向这边望过来,我赶紧若无其事扭头看别的。
  我的第六感也经常捕捉到这种生物电,循着微弱的电流望去,会看到她正赶忙扭头看向别处。
  这种互相打量整整持续了近两年。
  有一天在食堂,我正和部门同事吃饭,她和她们部门的同事也过来,坐在同一桌。已经两年了,这巧合实在来得太晚。我默默吃,不看她。她也一样。
  同事们陆续都吃完,端着饭盘离开,最终,我发现桌面上只剩下我和她,还在慢慢吃。
  我抬头,说:“加个微信吧。”
  她眉毛动了一下,随后说:“好啊。”
  遭遇盲盒
  我不知道用两年的凝望走在一起,算不算一见钟情。在随后一年里,我们虽然很快乐,但因为逐渐熟悉,更多是彼此间的难以理解。或许,她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那种90后,家庭条件优渥,没有也不需要太多理想,她从不做任何长远的规划,只想尽量减少和周边人的交往,安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想做的事真的只是因为“她想”,比如她会很认真地自学美甲,买了一堆小设备之后忽然又不喜欢了,转头做别的。或者喜欢一款手游,花钱添置装备,兴致一过连账号都忘掉。再比如不停地托人从海外代购衣服和包包,回来不喜欢的就送人,喜欢的也只几天热度。
  她和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她同样不能理解我拼命工作、拼命考证为了什么,不只一次流露出嫌弃我庸俗的表情。我们之间的矛盾,在她喜欢上盲盒之后彻底爆发了。
  所谓盲盒,是指成套系的小玩偶被分散装到独立的包装里,包装上并不标明里面是哪种玩偶,只有付钱后,打开盒子才能真相大白。不同的品牌会推出不同的玩偶系列,每个玩偶系列还分为很多种主题系列,很多人为集齐一个系列中一个主题的十几个玩偶,会连续不断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盲盒。集齐后,那些重复的会被挂到闲鱼等二手市场上卖掉。
  玩盲盒在2018、2019年形成了惊人的狂潮,我们单位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兴致勃勃。在我看来,盲盒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玩偶有多漂亮,集齐一个系列有多么惊喜,而是在打开盒子的一瞬间,真相大白的那种刺激。
  当然,我和多数人一样,只泛泛玩乐一下,集不齐也没关系,大不了到网上买两个凑成一套。但女友自从“入坑”(术语,意思是爱好买盲盒)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一个套系一个套系地收集。有一天公司发工资,我和她逛街,看着她用一个多小时将一个月的工资全都买了盲盒,现场逐个拆开,还是没能赌到她想要的那款,她放声大哭。
  没办法,我只好主动献出我的工资,当我的工资被用到一半时,她期望的那款终于出现了。我在旁边长出一口气,刚想庆幸,她说,这次某某宝宝的星座款集齐了,她要开始集梦游仙境系列。听完我差点儿昏过去。
  你究竟要哪种快乐
  她的家里也成了展览馆,盲盒换来的200多个玩偶都被放在专门的架子上,这还不包括那些堆在箱子里的重复玩偶。为玩盲盒,她不断管父母要钱,一年时间花了10多万元。
  为劝她,我使出浑身解数。比如利用工业品包装设计的专业知识,给她计算每个玩偶的成本。这些玩偶从IP授权、形象设计、样稿出模型再到生产加工,一個玩偶的成本也就十一二元,到了市场上售价五六十元一个。虽然单个玩偶价格不高,但架不住是盲选,有时为凑齐一个系列要买四五十个盲盒,这样下去,不是等同于被商家忽悠着掏钱吗?
  她很怪异地看我,说:“那又怎样,你为什么每样东西都要算成本?喜欢什么也要符合成本吗?”
  我又转变方式,劝她遇到难以集齐的某一款时,到二手网上集市去买,虽然在那里,一些稀缺款式都被炒高到几倍价钱,但综合算下来,还是比如同抽彩票一样自己买盲盒拆要划算。她仍不肯,固执地说,我就喜欢“亲生的”(指自己亲手抽中的)。
  对于一个每天工作11个小时的90后而言,身边有这样一个痴迷盲盒的女朋友,已是一种痛苦。到2019年10月份,她仍深陷其中,我很真诚地和她谈了一次。
  我直言,大家都20多岁了,不用再聊什么“我就是喜欢”之类的话。说白了,盲盒实际上是一种类似抽奖、赌博的游戏,你真正喜欢的并不是里面的玩偶,而是拆盲盒给你带来的那种刺激。
  “你完全没必要陷在这种刺激里。抬眼看看四周,或者将心用在工作上,会发现现实世界中经历的一切远比这种游戏刺激。现实给你的喜怒哀乐也远比盲盒更真切。”我很激动地对女友说,你喜欢盲盒,是因为它比现实更好把握,反过来说,是因为你在回避现实社会里的挑战。
  我们都会逃避现实,但那是有限度的,不能因为逃避而进入另一个更荒唐的怪圈。
  我说得慷慨激昂,女友听了半天,回应了一句:分手吧。
  分手那天,我哭了。晚上,我给她打电话,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在整理玩偶。我说,如果我不反对你玩盲盒,我们会不会重新在一起。她说:“不会了。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也一直想问你,你为什么那么在意现实里的一切呢?你想升职、想加薪,你天天熬夜工作,你追求的目标其实也是想快乐。难道只有现实中的快乐才是快乐吗?为什么快乐对于我很简单,对于你那么难?”
  我愣住了,回答不出。到了深夜,终于想起了一句话,爬起来给她发微信:“我想要的,是真实的快乐,而不是盒子里那种。”
  信息发出去后,页面显示,我已不是她的微信好友。 
  (文中人物均用化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94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