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汽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适应汽车产业新人才需求,各高校须对汽车专业培养模式不断探索,紧密衔接产业需求,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本文通过提出调整一系列措施来探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调整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调整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调整专业实习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升专业教学实力等。
  关键词:汽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使整个汽车产业在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还在持续增长;且伴随着汽车产业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推出,对汽车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和综合素养提出新标准。本科高校应该顺应汽车产业发展,及时调整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以适应汽车产业新的人才需求,提高学生在激烈的工作竞争环境中的专业技能。
  1 汽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1 调整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为满足汽车产业新的人才需求,本科院校汽车专业必须尝试调整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所需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工作适应能力强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探索的途径一是通过走访、问卷毕业生及企业,了解到汽车专业需具备怎样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及时摒弃旧的方案,调整出适应新形势的培养方案[1~3]。二是通过加强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到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确定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主干专业课涵盖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发动机原理、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等。在专业课程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教材内容与汽车工业技术的同步性,对于老旧内容的教材要淘汰。选择紧跟科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教材,必要时可进行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知识的引入,从而保证教材内容与目前汽车产业现状保持同步性。另外院校每学年可组织一些专业论坛,邀请名校汽车专业优秀教师及优秀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汽车产业技术,增强学生对于汽车岗位群的适应能力,以提高就业机会。
  1.2 调整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汽车专业实验课程按照理论课来安排,有些院校注重实验报告与结果,对课程内容的验证与模仿,而忽视了实验原理与过程,没有创新性成果。如汽车构造专业实验若缺少实验的操作,将极大削减学生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与科学创新能力培养和拓展。所以各院校应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实际发展需求,增加专业实验学时,对于单科专业课实验模块可在学生掌握的水平上进行提升性实验,注重实践性、创新性的培养:如《汽车电器》实验中的汽车发动机系统的认识实验,在掌握了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三路”即电路、油路、气路之后,提高实验要求,进行发动机故障检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动机原理模块综合运用能力[4~6]。对于综合性实验模块,应设置一些专业特色显著,并具备一定实验条件的实验:如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变速器拆装实验等,即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学习、创新能力。
  1.3 调整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应安排在大一,通过参观车企生产基地、汽车4S店以及汽车保险公司等,使学生对于汽车技术发展、产业服务有一定的了解,认识汽车专业的岗位方向[7]。其他专业课的实习可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如《汽车保险与理赔》专业课程的实习,在机房模拟汽车保险投保、核保、调度、报案、勘察、理赔等一系列出险理赔流程后,可组织学生去保险公司去具体了解参观保险公司各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最后是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的调整,课程设计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二学年的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主要目的是对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之后,更进一步地掌握专业实验方法,从而对专业基础课程有更深层次理解与运用,为毕业以后的发展奠定专业基础。毕业实习可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两个月时间左右,可以是学校安排实习单位也可以是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大力鼓励学生前往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习表现优异者,通过企业的考核制度,待毕业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挑选优秀的实习生到企业就业,这样毕业实习既可以满足毕业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又能实现高等院校汽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各高校在进行专业实践环节研究中可重点考虑毕业实习企业。
  1.4 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目前各类学科竞赛是大学除常规教学外综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又一重要课堂,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科竞赛经过多年发展以及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已经在广大院校组织开展。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到学科竞赛中,应用一部分资金设立学科竞赛奖学金。鼓励参加国家级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比赛、安徽省工程训练大赛等各类比赛。学科竞赛以自身兴趣为驱使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如参加智能车比赛,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电路分析、各微机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及程序编写、软件调试、小车硬件系统的搭配、以及Keil 4、Altium Designer等软件的熟练使用。这些应用能力是常规课堂教学无法获取的,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比赛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后期的就业优势,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另外参赛团队还可以以比赛为契机创立自己的科技公司选择自主创业。所以本科院校应重视汽车专业学生融入学科竞赛,培养汽车专业创新人才。
  1.5 提升专业的教学实力
  在适应汽车产业新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提升教学实力包括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设施。首先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是学校提高人才专业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是指引学生成长、引导学生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枢纽,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学生的专业能力。目前我们国家汽车专业的师资分布不均衡,条件好的学校师资力量过剩,而部分普通院校出现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学校要想培养出专业素养过硬的人才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师能带出一批专业能力更强的学生,尤其是汽车专业,教师的技术水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技能的掌握。有关院校应该寻求办法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如高薪招聘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或者聘请企业技术人才在院校挂职,让团队充入新生力量以及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确保汽车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另外相关院校可以与教师签订合同培养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另一方面基础的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校内的各类专业教学器械,这些器械的消耗、过时淘汰很快,学校应该及时提供资金支持进行升级改造,保证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实例与对应教学设备相结合,进行产教融合,从而提升完善教学内容。
  2 结语
  伴随汽车产业的不断升级,对汽车人才的素养与技能提出新要求。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汽车人才更需与时俱进。汽车领域对于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十分严格,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与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汽车专业培养模式不能一成不变,而要不断探索、紧密衔接产业需求,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甘树坤,吕雪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35(06):14-17.
  [2] 孟浩东,廖旭晖,廖连莹,张凤娇,桑楠,陈乐乐.地方应用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8,31(03):84-87.
  [3]崔宏耀,齐晓杰,李涵武.基于CDIO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4):116-117.
  [4]趙青青,王春风.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科学,2019,10(23):30-31.
  [5]张立驰,姜彦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视角下的高职高专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7):226-228.
  [6]晏勇,赵晓雨.现代学徒制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改革与创新[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3):115-117.
  [7]尹爱勇,张安东,顾薇.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98-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9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