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黑龙江依兰县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黑龙江依兰县旅游业发展和演变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目前依兰景区在人文和自然环境方面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在梳理依兰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分析依兰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相关问题,并从开發多种特色旅游项目、完善依兰旅游资源配套服务设施、加强旅游资源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依兰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 依兰县
   一、黑龙江依兰县旅游资源简介
  依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一共分为6类49个基本类型,各种山、水、林等资源极其可观;生态环境优越,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宜多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据初步调查统计,现在可以开发与利用的有河流、水库、革命遗址、古遗址、文物古迹等资源,开发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有东山怪坡、依兰四块石景区等,可形成依兰旅游产业支柱的开发项目。一是依兰东山怪坡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3公里处,呈五度斜坡,西高东低走势。在怪坡上,汽车上坡时不需要加油便可前行,而下坡时汽车需加油;该怪坡山岭逶迤,青山绿水,景色迷人;现可打造以怪坡为中心,以山、水、林为主题,增加山地自行车、射击、垂钓等旅游项目,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能力,形成依兰怪坡体验度假村。二是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依兰县北部。四块石为县内最高峰,海拔高达980米,这里山势险峻,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抗日联军第三、四、五、六、八军都在此处活动过,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该地可开发为研学旅游的重要基地,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中小学生来此地参观,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怀。
  二、黑龙江依兰县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一)依兰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依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位于松花江北岸的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在1999年黑龙江省政府命名建设的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园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曲柳、黄菠萝、云杉、红松等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为92%,可所谓是天然氧吧。园内景点分为娱乐项目和游览项目,主要娱乐项目有巴兰河漂流,该项目备受省内外游客青睐,当游客穿上救生衣,乘坐皮艇顺着河流向下漂流时,感受到从未有过惊险而刺激的体验;游览项目有一线天、抗联遗址、冰川峡谷等,峰峦叠翠,碧水青山,景色迷人;在这你可以领略到丹清河风景名胜区独特的韵味,走进森林拥抱大自然,感到心旷神怡。
  2.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依兰最初是满族的祖先肃慎族主要生活的地区,他们在这劳作、繁衍后代。自唐朝,结束少数民族部落相互不统一的状况,发展到行政隶属关系的新时期,依兰从那时起成为黑龙江的一个重要城镇,被称为德里镇。它是我国黑龙江省最古老的城镇,最先出现在中国东北的历史地图上。公元前9世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对女真族进行统一,建立金国,其国家兴盛120年之久。公元1130年北宋的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俘关押在五国城,在被囚禁期间,宋徽宗赵佶写道:“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反映了他徙居塞外时的悲惨、凄凉情景。五国城坐井观天园就是以此段历史为背景修建的。
  (二)依兰旅游资源开发劣势
  1.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足。依兰县文化灿烂,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共有三大旅游园区:三江平原以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教育基地和原生态的自然景色观光。但因这些景区宣力度及开发程度落后,省内外知名度较低,缺乏媒体报道,所以至今还未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形象。除了省内游客对“巴兰河漂流”有所了解之外,省外游客对巴兰河几乎一无所知,使其景区缺乏长久的吸引力。同时也缺少旅行社对景区的规划和宣传,经验不足,使依兰旅游发展陷入“瓶颈”。
  2.旅游资源缺乏有机组合。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旅游资源开发缓慢,景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不能使游客了解其中的内涵,导致来依兰游玩的游客对所参观的景观所承载的历史并不了解,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依兰旅游观赏路线为五国城景区观看北宋的徽宗和宋钦宗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参观依兰博物馆→参观东山大佛等景区;体验式旅游为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巴兰河漂流、东山怪坡等旅游项目,从中可看出依兰旅游产品线路比较单一,缺乏专业的旅游团队进行规划,造成旅游资源浪费,并未形成完整的旅游体系;并且在各大较火的旅游App上,也几乎搜不到有关依兰旅游线路的产品。
  (三)依兰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威胁
  1.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旅游收益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条件。但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环境污染、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对依兰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二者在辩证的关系中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依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该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运用科技的手段,进行集约型开发,减少景区资源的自然损耗,延长其生命周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开发中应做好保护工作,有利于旅游资源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2.旅游资源服务设施落后。依兰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发展滞后,管理机制不完善,景区的修建缺乏资金投入。同时对于景区的规划缺少专业规划意识,有些景区开发规划比较早,受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原有的景区已经不能适合现代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且与现代开发建设出现了矛盾。比如,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实地考察时发现如下问题:一是抗联遗址一些木质道路坍塌、楼梯把手会有松动现象;二是景点改变抗联遗址的原有特点,融入现代元素在里面,失去了抗联遗址本身意义;三是没有固定班车到达旅游景区,降低景区可进入性,影响景区的经济效应。
  (四)依兰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1.依兰旅游发展前景良好。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满足,旅游产业也因此而蓬勃发展。大力开发依兰的旅游资源,提高依兰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将会形成巨大潜力的旅游市场。此外,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打造龙东地区旅游节点型城市,利用哈佳铁路建成运营,依兰融入哈尔滨1.5小时经济圈的最佳机遇,为依兰与沿线地区的旅游合作提供了机会。应大力地规划依兰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今后招徕更多的游客打下良好的基础。   2.巴兰河漂流文化节成功举办。中国黑龙江依兰漂流文化节是2000年6月开始举办的,使来自省内外以及当地游客能够体验到巴兰河漂流,巴兰河漂流沿途风光美,丰富人们的文体生活。巴兰河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沿途风景秀丽,漂流区段内有9处急流、18道水湾、18处险滩、水质清澈,乘皮筏自上而下地漂流,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此后,在每年的6月15日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旅游局、依兰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漂流文化节,漂流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有摄影展、旅游商品展、巴兰河漂流竞技比赛等,吸引了省内外的众多游客。应打好巴兰河漂流节这个“龙头”旅游资源项目,提高依兰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依兰整体旅游行业的发展。
  三、深度开发依兰县旅游资源的对策
  (一)形成依兰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的代表,应该在每个旅游景区开发出与之相关的旅游纪念品,景点文化蕴含其中。[1]这就要求企业和政府在开发之前,要对依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旅游产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提升旅游产品的工作;深入挖掘依兰一批绿色食品品牌资源,利用依兰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木耳、榛子、猴头菇等土特产,精心设计产品包装,使之走向高端且绿色的旅游产品品牌之路。进行弘扬绿色旅游产品品牌,统一规划和整合旅游产品,打造一批旗舰品牌,培养依兰旅游产品走上电商之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售卖,增加当地收入,从而带动依兰旅游乃至经济的发展。
  (二)开发多种独特旅游项目
  突出独特性,关键在于立足依兰的实际情况,综合整合多种旅游资源,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依兰旅游区域特色的新旅游格局。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好总体规划,根据市场需求量力而行。在规划上,一是可把风力发电的设施与周围景区联系起来进行设计旅游景点,在观赏现代文明的同时又可以欣赏自然风光;把县城打造成多旅游线路的旅游城市,使东山的三处景点即大佛、怪坡、望江楼与城内连接起来,与观赏城郊的江畔公园、防洪纪念塔、五国城遗址、环城公园等一道形成一道精彩的旅游线。[2]二是打造新型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和体验型、观光型相结合,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将其自然资源、风土人情转化为旅游优势,打造属于依兰的独特旅游资源,提升依兰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让游客“留得下,不想走”。
  (三)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
  依托县城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应加大对依兰旅游风景区的对外宣传力度。开展动态跟踪管理,对依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综合市场客源评价,利用最直观、最快捷的宣传方式,宣传依兰各种迷人且独特的景点,在游客主要客源地高速公路的两旁、城市的地铁站、较发达的城市的公交车上进行广告宣传,向广大游客传达依兰旅游的整体形象;充分发挥电视广告、微信、贴吧、微博等媒体的优势,进行景区介绍宣传;利用依兰的文物在全中国进行巡回展覽的方式进行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划分,有选择性地介绍依兰旅游资源,以为依兰旅游资源划分属于自己的“生活圈”,提升依兰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依兰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域,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不同形式的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需求,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才能使依兰旅游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应。
  
  参考文献:
  [1]黄澄.对哈尔滨依兰县自然与民族历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思考[J].黑龙江省民族丛刊,2002(4):57-59.
  [2]葛春元.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依兰县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9(9):131-133
  [3]和振芳.浅议丽江老君山景区保护与开发[J].云南科技管理,2005(3):68-69
  [4]石永昆,周福君,车明诚.依兰旅游业资源开发与对策研究[N].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144
  [5]田苗.依托旅游资源 打造多种旅游精品——依兰县旅游产业发展[N].学理论,2009(24):92-93
  〔樊琦琪、宋伟东、杨俊新(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1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