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市化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目前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落实既可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从根源处解决“三农”问题,为建成全面小康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文中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同时也探讨了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维度,对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共进与发展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市化;融合思考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之后,“三农”问题也开始有了新的战略方案,“新农村”建设工作也获得了新的突破。按照新时期的发展情况来看,乡村振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乡村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各类资源的整合、现有产业的建设工作、乡村经济转型和改善收入水平;二是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前提,在优化乡村环境、构建绿色产业的同时构建一条完善的绿色产业链,为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提供保障;三是重視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在转变传统思想的同时构建一个全新的和谐环境,提高乡村振兴的综合实力。通过对这几个部分内容的落实,就可以顺利地把乡村构建成为美好、幸福的新乡村。
  2 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维度
  新型城市化理念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提出的,新型城市化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的目标;通过各类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构建出一个良好宜居的生态环境,以此来与农村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新型城市化从逻辑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把它理解为传统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乡村振兴与城市建设这两个理念拥有明显的交叉性,而且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中更加重视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新型的城市化理念是以农民利益为核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不是把人口城市化就可以了。在各类产业、居住环境以及各类基础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下,新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质的提高,不仅实现了城市与乡村共荣共建的目的,还达到了“城乡无差别发展”的目标,为城市化发展确立了新的维度。
  3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共进策略
  3.1 城乡共建理念下的共同发展
  在通常情况下,乡村产业化发展中并非只有农业产业,还涉及了其他的产业(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由于国内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只能够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虽然国内的乡镇企业也经历过一次高速发展,但国内经济发展政策的变化和调控导致乡村中的第二产业所具备的优势逐渐消失,产业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小,就算是第一产业的范围扩大到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也只能因产地问题而被局限在乡村范围内。如果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从乡村生产力的解放工作开始做起,具备足够的乡村生产力才能够保障乡村产业的顺利发展。众所周知,产业本身就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是否得以顺利发展与农村整体的经济结构、农村的科技水平以及市场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情况,而且还可以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产业城市化的推行可以加快新型城市化的推进速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即时性的调整,运用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产业城市化的延展性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脚步。一是产业城市化。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就应重视产业城市化建设,这样才能够对乡村产业结构起到优化的作用,提升农村非农产值所占的比值;二是产业城市化建设目标的实现要依托各种先进的技术水平,只有发挥出科学技术的力量才能够提高农村产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三是新型城市化建设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乡村经济建设中,既可以提高广大农户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为农村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途径。
  3.2 基于城乡融合理念构建生态宜居环境
  生态宜居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还是加快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绿色城市的定义给当前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基建质量要求,并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品质标准。生态宜居环境的构建还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内在需要:首先,按照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处在城市周边、附近的地区为我国新型城市生态宜居给予了绿色生存空间和绿色生态的支持;其次,通过人工环境的整体结构来看,生态宜居不仅关系到乡村战略发展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时也和农村经济的消费理念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在坚持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行关注,从而顺利落实绿色城市化建设工作;最后,以现阶段国内的社会环境可以看出生态宜居代表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硬性追求。好的生态文化可以培养并提高广大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构建出一个良好和谐的绿色生活圈,对于实现绿色城市化、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绿色城市化工作的落实也给乡村生态宜居带来了重要的保障。在目前国内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下,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开始建设各种功能的绿色城市化发展目标,如绿色生活区、绿色道路等。绿色城市化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渗透,乡村振兴战略也开始向着“生态宜居”方向前进,这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带有绿色环保理念的建设方式既能够为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带来保障,也能够为乡村的民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城市化建设强调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的节约,重视生活环境工程建设工作、居民的生活理念是以低碳环保为主,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劣早就成为了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新型城市化建设也可以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兼顾到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的生活环境、乡村饮用水的安全、各类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的无害处理、实现信息化全面覆盖的乡村宜居环境。此外,在绿色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民生基础相关的公共服务设备推行均等化策略,这样既不会给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造成负担,同时也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构建和谐、发展、宜居的社会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基于城乡合作的互惠模式
  城乡双向合作互惠模式的落实,不但为城市和乡村居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还能够提高民生经济,在与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深入合作的同时,实现城市共建的战略发展目标。一方面,依据现阶段国内的城乡共建情况来看,目前乡村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除了拥有区位独特之外,还包括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人才数量,各类产品的稳定供应链,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稳定、安全、高效的经商氛围等,这些优势的存在可以加快新型城市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建脚步。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市化建设是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带来了明显的创新和优化,按照县镇共进的思维模式加快乡村的振兴速度。在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战略耦合中,通过共创全新发展契机、共享双方的公共产品以及便民服务等方式,并做好各个行业的产业链之间的对接、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建等。另一方面,对于县、镇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工作予以重视,特别是一些关于民生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类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够为构建出一个宜居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产业集聚的发展理念把人力资源、资金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整合,提高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效率性和竞争性,对各个乡、镇的综合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和加强。把县级经济和乡村经济进行全面融合,通过资本投入的方式来加大城市经济的建设力度,除了要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承接工作外,还要把疏解工作的外溢效果发挥出来,形成一个完善、集中的生活圈,为广大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完善、健全的配套设备,把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目标进行深入融合,不断地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各项差距,构建出一个具有“以城带村”“城村共进”特点的全新格局。或者成立一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到国内的一些典型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了解,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为合理的城乡共建发展方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市化建设工作是一个统一化的整体,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快城市化的脚步,而是把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进行共同化发展。按照我国国情来看,当前国内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脚步开始逐渐加快,初步统计已经达到了6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乡村人口开始大量流入城市,给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农村的常住人口约有7亿,所以只要坚持科学、正确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市化建设思想,就能够为国家发展质量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群元, 宋玉祥, 张平宇,等. 東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城市化问题与对策[J]. 城市规划学刊, 2004(2):47-51.
  [2]华晶, 金洁颖. 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经济发展新态势——以哈尔滨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39(20):8-9.
  [3]王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 神州, 2018(8):254.
  [4]刘忱.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J]. 中国领导科学, 20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1895.htm